摘 要:大數據技術的廣泛運用為各個領域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轉機,其中事業單位績效管理也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優勢,創新績效管理模式,提高事業單位績效管理水平。文章基于大數據視域下,從事業單位績效管理創新的意義入手,明確績效管理創新對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價值,同時分析以往事業單位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的績效管理創新路徑。
關鍵詞:大數據 事業單位 績效管理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7-276-02
前言
在21世紀的信息化浪潮中,大數據技術的崛起與廣泛應用,不僅重塑了商業領域的競爭格局,也為公共管理和服務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事業單位作為國家公共服務的核心組成部分,其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民生的改善。績效管理作為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關鍵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傳統的事業單位績效管理模式,受限于數據收集、處理和分析的能力,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和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大數據技術為事業單位績效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通過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可以洞察員工行為與組織績效之間的深層關系,為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有效提高事業單位績效管理效率。
一、大數據視域下事業單位績效管理創新的意義
(一)促進績效管理方式創新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全面發展,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先進的技術手段憑借自身優勢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在事業單位績效管理中,表現出高效的信息處理效率和廣泛的覆蓋面等特點,但同時對于績效管理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實現事業單位績效管理方式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廣泛應用于事業單位的績效管理中,不僅提高了績效管理工作效率,并且精準發現各類潛在問題,規避事業單位績效管理風險,實現科學化的管理流程,提高事業單位職工的積極性。
(二)強化人才隊伍綜合實力
在大數據視域下,事業單位績效管理的創新對于強化人才隊伍綜合實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需要事業單位擁有一支具備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能力的專業團隊,這就促使事業單位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從而提升整體的人才隊伍實力;其次,通過大數據的分析,事業單位可以更準確地評估員工的工作表現,為人才培養和職業規劃提供科學依據,進一步提升員工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最后,大數據的應用還有助于事業單位構建更加公平、公正的績效評價體系,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為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提高事業單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在大數據視域下,事業單位績效管理的創新對于提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具有顯著作用。首先,通過大數據技術的運用,事業單位能夠更精準地分析業務運行狀況,發現潛在問題,優化資源配置,降低運營成本,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其次,大數據的應用有助于事業單位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進而提升社會效益;最后,事業單位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市場需求,調整服務策略,拓展業務領域,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二、事業單位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績效管理模式相對滯后
績效管理模式作為決定事業單位績效管理成效的關鍵,科學的績效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績效管理工作效率,規避各類人力資源風險,但傳統的事業單位績效管理模式存在滯后的問題。第一,當前部分事業單位的績效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傳統的階段,缺乏與大數據時代相適應的創新性和靈活性。這導致事業單位在績效管理中難以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業務需求,影響了績效管理的實際效果[1]。第二,滯后的績效管理模式往往過于注重短期目標的實現,而忽視了長期戰略發展。這種短視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事業單位的持續健康發展,也難以激發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第三,滯后的績效管理模式還可能導致事業單位在人才激勵和留用方面存在不足。在缺乏科學、公正的績效評價機制的情況下,事業單位難以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制約了事業單位的整體競爭力。
(二)績效輔導機制匱乏
績效輔導機制是事業單位績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有助于員工理解績效目標,提升工作技能,增強工作動力。然而,現實中許多事業單位卻忽視了績效輔導機制的建設。第一,事業單位往往缺乏專門的績效輔導團隊或人員,導致員工在面臨工作難題或挑戰時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和指導。第二,事業單位在績效輔導方面缺乏系統的計劃和流程,使得輔導工作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這可能導致員工對績效目標的理解不清晰,工作技能得不到提升,從而影響績效管理的整體效果。第三,由于缺乏有效的績效輔導機制,事業單位在員工個人發展規劃和職業成長方面也存在不足,員工難以在事業單位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可能產生職業倦怠和離職傾向,對事業單位的長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績效指標體系不健全
績效指標體系是事業單位績效管理的核心,它直接關系到績效管理的效果和員工的激勵程度。然而,當前許多事業單位的績效指標體系存在不健全的問題。第一,績效指標設置過于籠統,缺乏具體性和可衡量性,這使得員工難以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和責任,也難以對績效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同時,過于籠統的指標可能導致員工在工作中產生“摸魚”現象,即只做表面文章而不深入實際工作,從而影響事業單位的整體績效。第二,績效指標與事業單位的戰略目標脫節。一些事業單位在制定績效指標時未能充分考慮自身的戰略需求和發展方向,導致指標與戰略目標之間缺乏緊密聯系。這種情況下,員工即使完成了績效指標也可能與事業單位的戰略目標背道而馳,無法實現真正的績效提升。第三,績效指標體系缺乏動態調整機制[2]。事業單位的運營環境和業務需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但一些事業單位的績效指標體系卻長期保持不變,無法及時反映這些變化。這可能導致績效指標體系與實際工作需求脫節,失去其應有的指導意義。
(四)績效反饋機制缺乏
績效反饋機制是事業單位績效管理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它能夠幫助員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現,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改進計劃。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許多事業單位卻缺乏有效的績效反饋機制。第一,事業單位往往忽視了績效反饋的重要性,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反饋流程,導致員工難以獲得及時、準確的績效反饋,無法及時了解自己的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及改進方向。第二,事業單位在績效反饋過程中往往存在溝通不暢的問題。一方面,事業單位可能沒有設立專門的績效反饋渠道,導致員工無法便捷地獲取反饋信息;另一方面,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可能缺乏溝通技巧和意識,無法有效地傳達反饋意見,導致員工對反饋結果產生誤解或不滿。第三,事業單位在績效反饋方面缺乏后續跟進措施,即使員工獲得了績效反饋,如果沒有相應的跟進措施來幫助他們改進,那么反饋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這可能導致員工對績效反饋產生消極態度,認為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三、大數據視域下事業單位績效管理創新路徑
(一)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優化績效管理模式
第一,為了提升績效管理的精準性和效率,事業單位應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對大量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挖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員工的工作表現、工作習慣、工作難點等,從而為績效評價提供更為詳實、客觀的依據。這不僅可以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提高評價的公正性和準確性,還可以幫助管理者更加精準地識別員工的優點和不足,為后續的培訓和提升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第二,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優化績效管理的流程。傳統的績效管理模式往往依賴于繁瑣的紙質文檔和人工操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錯。通過引入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績效管理的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簡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3]。例如,可以通過建立員工績效數據庫,實現對員工績效信息的實時更新和查詢,方便管理者隨時掌握員工的工作情況;同時,還可以通過自動化工具對員工的績效數據進行分析和評估,減少人工干預,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提升績效管理的戰略價值。傳統的績效管理模式往往只關注短期目標的實現,而忽視了長期戰略發展。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員工的績效數據進行長期跟蹤和分析,發現員工績效與事業單位戰略發展之間的關聯性和趨勢性,從而為事業單位的戰略規劃和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時,通過對員工績效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還可以發現事業單位在人才結構、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問題和不足,為后續的改進和提升提供依據。
(二)構建自動績效輔助系統
針對事業單位績效輔導機制匱乏的問題,本文提出構建自動績效輔助系統的策略。第一,構建人機協同績效管理體系,通過引入智能化技術,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來輔助績效管理工作。這一體系能夠實時監控員工的工作狀態,分析工作數據,為員工提供個性化的工作建議和指導。同時,人機協同績效管理體系還能有效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績效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第二,建立信息互動共享平臺,促進員工與管理層之間的溝通交流。該平臺可以發布最新的績效政策、培訓資源和工作動態,讓員工隨時了解績效管理的最新要求和發展趨勢。同時,員工也可以通過該平臺反饋工作問題、分享工作經驗,與管理層進行互動交流,共同推動績效管理的改進和提升。通過人機協同績效管理體系和信息互動共享平臺的雙重策略,事業單位可以構建一個全面、高效的自動績效輔助系統,為員工提供全方位的績效輔導支持。這將有助于員工更好地理解績效目標,提升工作技能,增強工作動力,實現個人與組織的共同發展。
(三)創新績效指標體系,客觀反映職工真實狀態
在事業單位中,績效指標體系是評價員工工作表現、激勵員工積極性的重要工具。然而傳統的績效指標體系往往存在設置籠統、與戰略目標脫節、缺乏動態調整機制等問題,難以客觀反映職工的真實工作狀態。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事業單位需要創新績效指標體系。第一,指標設置應具體、可衡量,確保員工能夠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和責任,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4]。第二,績效指標應與事業單位的戰略目標緊密相連,確保員工的工作方向與單位發展方向一致。績效指標體系應具備動態調整機制,根據運營環境和業務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保持其指導意義。通過創新績效指標體系能夠更客觀地評價員工的工作表現,激勵員工積極投入工作,推動事業單位實現戰略目標。
(四)創新績效反饋機制
第一,為優化績效反饋機制,事業單位需運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全面的員工績效評估系統,實現員工績效數據的實時跟蹤和準確分析。這不僅幫助管理者了解員工的實際工作狀況,也能確保績效反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第二,事業單位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強化績效反饋的溝通環節。通過構建在線反饋平臺,員工和管理者可以更方便地進行交流和互動,及時分享工作進展和困難。同時,通過數據分析,管理者可以掌握員工的溝通偏好和風格,從而采用更為合適的溝通方式,提升反饋效果。第三,大數據技術可以幫助事業單位建立有效的績效改進跟進系統。通過分析員工的歷史績效數據,管理者可以為員工量身定制個性化的改進方案,并通過定期的反饋跟蹤來確保改進目標的實現[5]。這種持續性的反饋和跟進,不僅有助于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也能增強員工對績效反饋機制的認同感和滿意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視域下,事業單位績效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事業單位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的優勢,不斷優化和創新績效管理模式。通過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優化績效管理模式、構建自動績效輔助系統、創新績效指標體系和反饋機制等策略,事業單位可以更加全面、客觀地評價員工的工作表現,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推動事業單位實現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 邱麗媛.淺談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策略[J].中國產經,2023(23):179-181.
[2] 李鈺.行政事業單位部門績效管理的創新實踐[J].財會學習,2023(31):134-136.
[3] 吳晨華.新時代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創新思路[J].大眾投資指南,2023(21):71-73.
[4] 陳秋芹.淺析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創新[J].人才資源開發,2023(18):44-46.
[5] 邵宇.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淺析[J].財會學習,2023(13):52-54.
(作者單位:濱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山東濱州 256600)
(責編: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