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中國京劇藝術的別樣韻味,培養孩子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6月13日,梅蘭芳藝術研究所所長肖迪將京劇文化帶進課堂,攜手渾南區朗日幼兒園、沈陽新聞攝影家協會、婦女雜志社共同舉辦“京劇娃娃”攝影展,共同定格國粹之美。
“京韻流芳鏡中傳奇”之“京劇娃娃”攝影展是梅蘭芳藝術研究所“紀念梅蘭芳先生誕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誕辰90周年”的系列紀念活動之一。
作為梅葆玖的親傳弟子,梅派藝術第三代傳承人,肖迪表示:“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傳承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通過在幼兒園舉辦戲曲人物攝影展,可以讓孩子們從小接觸和了解京劇,從而培養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興趣,豐富孩子們的藝術體驗,提升美學教育和美育教育,激發孩子的創新思維,提升綜合素質。今天的活動,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創新、多元的活動形式,能夠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在兒童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活動中,肖迪用深入淺出又富有趣味性的語言對京劇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使孩子們對京劇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讓他們現場嘗試了京劇臉譜的妝面體驗及京劇造型裝扮。濃郁的藝術氛圍感染著每一位師生。華麗的戲服、精致的妝容、優美的身段與手勢牢牢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們臉上頂著一張張京劇臉譜,洋溢著歡快的笑容,爭先恐后地跑到鏡頭前“打卡”留念。女孩們學著肖迪比劃著蘭花指,男孩們則一邊介紹自己的角色,一邊擺出各式各樣的造型。氣氛十分活躍。孩子們紛紛表示自己很喜歡京劇,也想學京劇。更有調皮的男孩子對著現場的攝影師大喊:“我今天扮演的是丞相,我愛京劇,我覺得我很酷!”一時間現場氣氛達到高潮!
朗日幼兒園園長王玲女士表示:“培養幼兒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育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幼兒園活動中京劇藝術美的應用,可使幼兒園美育獲得理想的效果。在京劇藝術美的影響下,幼兒可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京劇藝術的魅力,使幼兒可以理解美、欣賞美及創造美。”
教師王慧同樣深有感觸:“要把京劇的藝術元素轉化為教育的元素,將京劇與教育嫁接,將藝術與幼兒對接,這是需要精心探索的。讓幼兒了解京劇、感知京劇可以提升幼兒對自然、藝術、語言、生活等方面的‘感受力’。”
這不是肖迪第一次將戲劇帶進校園。自2012年,梅蘭芳藝術研究所創立以來,肖迪每年到十多所高校、中小學進行京劇藝術公益講座、演出、培訓等活動,受益學生達數萬人次。
5月28日,肖迪應邀到清華大學,以《新時代梅蘭芳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為題為清華學子作講座。
據了解,此次攝影展是今年梅蘭芳藝術研究所的“紀梅”活動之一,后續還將從梅派藝術繼承、發展、創新、普及方面推出系列舉措,其中包括舉辦梅派藝術繼承與發展國際研討會、“紀梅”國際藝術音樂會,出品梅派經典大戲《玉堂春》和專著《梅派傳統劇目賞析》,并重點推出新時代梅派京歌《梅派傳人》,同時開展梅派京劇藝術進校園、進基層展演、講座等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