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夏偉斌
遼寧以勒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從事律師工作二十余年,擅長處理合同糾紛、公司業務、建筑工程等民商事訴訟,并擔任多家企業法律顧問。
小李是一名在校學生,就讀于XX 中學。小李自稱下午課間休息打球時,同學小強追著小李跑,追上后用力按住小李頭部將其摔倒在地,導致小李面部著地受傷。
于是,小李向法院起訴,要求小強、XX中學承擔自己的醫療費、交通費、營養費、誤工費、物品損失費、精神撫慰金等共兩萬余元。
審理結果
法院審理后認為,小李與被告小強均系限制行為能力人,小李在打籃球時拽小強的褲子,將小強激怒,小強追小李至球場邊并將小李推倒,對小李受傷的人身損害后果,小強應承擔主要責任,同時,小李拽小強褲子的行為是導致雙方發生肢體沖突的直接原因,其對自身損害后果亦有過錯,故法院確認小強應按80%責任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因小強系未成年人,其行為后果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擔。此外,因損害事實發生在課間籃球場,小李小強均屬于正常課外活動,小李受傷并非是學校的職務行為造成的,小李的受傷后果與學校無因果關系,且小李及小強均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學校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故對小李訴請XX中學承擔責任的主張不予采納。法院最終判決小強的監護人賠償小李醫療費、交通費、損失費的80%;駁回其他訴訟請求。
專家解讀
學生在校期間受傷,學校是否有責任,主要取決于學校是否盡到了教育、管理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如果學生在校期間受到傷害,學校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除外。具體來說:
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通常指8 周歲以下的兒童),如果在學校受到傷害,學校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即學校需要證明自己已盡到教育、管理職責才能免除責任。如果學校不能證明,則應承擔侵權責任。
對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通常指8 周歲至18 周歲的青少年),如果在學校受到傷害,且學校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學校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如果學生在校內打架受傷,學校是否擔責主要看學校有沒有過錯。如果不能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學校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學校在承擔責任后,如果傷害是由學校以外的第三人造成的,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法律條文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蛘咂渌逃龣C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零一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承擔補充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