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文章以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個案工作課程為例,在總結傳統課程教學中存在的重知識目標,輕素質目標的培養、實務能力的訓練,重結果考核,輕過程性考核等問題的基礎上,基于OBE教育理念,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探索,將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專業技能教學,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各類資源,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法等多元教學法,探索實時考核評價方式,實現成果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 OBE理念;個案工作;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1.045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in the Course of "Case Work" Based on OBE Concept
Abstract Taking the case study course of Ordos Institute of Applie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course teaching, such as emphasizing knowledge goals over quality goals, training practical abilities, emphasizing result assessment over process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OBE education concept, it explores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professional skills teaching, fully utilizes various online and offline resources, implements project driven teaching methods and other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explores real-tim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outcome 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 OBE concept; case study work; teaching reform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推進,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已成為目前普通高校,特別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建設的要求。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存在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契合度不高等問題,導致學生畢業后難以達到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是目前高等教育課程改革亟須解決的問題。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 ,即成果導向,強調教育者必須明確定位學生畢業時應具備的能力,并通過與之相對應的教育教學設計來保證學生達到預期成果,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圍繞學生的學習成果展開[1]。具體通過開展以畢業能力要求為基準的教學設計、以成果輸出為導向的教學實踐、以大學生能力達成為目標的教學評價體系,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學改革與實踐[2]。
社會工作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服務地方社會的重要應用型文科專業,肩負著為地方培養高技能社會治理人才的重任。個案工作作為社會工作專業三大方法課之一,是最基礎的實務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服務社會與治理社會的能力。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個案工作課程立足學院培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更加注重學生實務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經過了3版培養方案的修訂及5個教學周期的探索實踐,該課程歷經了平面教學期、立體教學期、全景教學期3個階段,教學方式實現了由平面教學期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到立體教學期的“課堂講授+實訓室模擬”再到全景教學期的“課堂講授+實訓室模擬+外出實踐”的轉變,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進行實務訓練,一定程度改變了傳統偏知識教學的問題,但還存在重知識輕實踐等問題。將 OBE 理念融入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個案工作課程教學改革中,從教學理念方面對教學目標、設計進行指導,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體,重知識、輕實務能力培養問題,對于社會工作專業學生高階能力培養具有較好的實踐價值。
1 傳統個案工作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重知識目標,輕素養目標的培養
個案工作課程平面教學期,課程目標重知識目標,即認識并了解個案工作的內容,建立起個案工作的基本知識框架。對于課程的能力目標,即學會運用個案工作理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具備基本的個案工作服務實踐能力,也專門進行了強調,但對于課程的素養目標未做太多要求。這種重知識目標、輕素養目標的課程目標設置會導致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學生的價值和素養能力培養缺失,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缺少主流價值觀的引領,學生的專業價值觀容易出現偏頗,最后導致學生在實務中缺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和滲透,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我國對于社會工作人才的要求契合度不高,難以滿足社會對其的要求。
1.2 重知識傳授,輕實務能力的訓練
個案工作課程立體教學期,課程總學時為48學時,但隨著社會工作TPR實訓中心的打造完成,個案工作課程的教學資源變得豐富。實訓中心專門配套了個案工作室、家庭工作室,可供學生進行模擬仿真訓練,提供的實訓場景也更加真實。但受課程學時的影響,實務訓練所用時間較短,對于學生實務能力的培養仍需要加大力度,整體教學仍然是重知識傳授、輕實務能力訓練。
1.3 重教師講授,輕學生主動探索學習
個案工作課程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重知識目標,輕素質目標、實務能力訓練。在教學方法上以講授為主,加之受課程平面教學期及立體教學期學時的限制和個案工作課程知識內容較多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學習有關個案工作基本知識的相關內容,并通過一定的案例分析、演示法來幫助學生理解重點內容,學會相關技巧。雖然教師會引導學生思考案例、思考問題,但是學生仍然處于被動思考、被動參與的狀態,僅在最后的實務訓練階段體現了讓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的思路,即通過個案方案設計項目,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自主完成個案服務方案的設計,通過學生自成小組,以團隊合作的方式編寫劇本、拍攝微電影等環節,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務過程中,以加強對學生實務能力的鍛煉。所以,整體教學重教師講授,對于學生主動學習、探索學習能力的培養欠佳。
1.4 重結果考核,輕過程性考核
個案工作受傳統考核方式及課程內容設置偏理論的影響,在傳統教學期及立體教學期,終結性考核仍占較大比重,且遵照傳統的考核方式,終結性考核的方式為期末閉卷考試,主要用名詞解釋、選擇、簡答、案例分析等客觀、主觀題的方式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程度。此部分的考核成績占整個課程成績的60%,剩余的40%是過程性考核,包括平時的課堂表現、平時作業、實務訓練環節方案設計、劇本編寫及電影拍攝環節的成績。雖然課程的考核既體現了過程性考核,又體現了結果性考核,考核方式符合傳統重知識內容的要求,但無法考核學生技能目標、素養目標的達成情況,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與現實要求脫節,不符合社會對于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要求。
2 基于OBE理念的個案工作課程改革與探索
課程組基于產出導向,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個案工作課程改革的探索,具體改革內容如下。
2.1 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專業技能教學,實現既教書也育人
個案工作課程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具備初級實務能力。同時,在“大思政”背景下,在專業課中融入思政元素,達成課程的素養目標也至關重要。這也是成果導向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培養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于本土社會工作人才的重要一環。因此,基于OBE理念,課程組重新設計了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同時具備個案知識應用能力、個案實務操作能力和達成課程思政目標,同時對應了人才培養方案的畢業指標點。關于課程思政目標,要結合中國本土實際,充分挖掘課程思政資源,建立課程思政資源庫,有效將專業知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及倫理守則,理解社會工作對公眾幸福和社會福祉的社會責任,讓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開展實務工作,實現既教書也育人,進而達到教學的高階目標。
2.2 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各類資源,實現知識與能力合二為一
基于OBE理念的成果導向教學過程中,教學資源的使用是重要一環,特別是在目前廣泛推廣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倡充分利用線上及線下資源進行教學的情況下。對于個案工作課程而言,理論加實務、知識與能力并重的性質致使課程教學中教學資源顯得尤為重要,直接影響教學的開展及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資源不僅包括多媒體,還包括各類平臺、實訓軟件及模擬仿真實訓室。因此,基于OBE理念的個案工作課程教學充分利用各類線上教學資源,如學習通、慕課課程、美亞聯創社會工作資源庫、個案工作實訓平臺等線上資源,輔助開展基礎知識的教學及實務能力訓練;通過利用線下資源——社會工作TPR 實訓中心進行模擬仿真實訓,通過與市內養老院、福利院等校外實踐基地合作進行實地實踐,全面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與素養。
2.3 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法等多元教學法,實現翻轉課堂
傳統教學中,教師講授為課程教學的主要環節,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不能得到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被動學習。OBE 理念注重以學生的“學”為教育核心,努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3]。在課程的立體教學期,課程組重新設計了教學內容,將課程內容分為理論知識與集中實務訓練兩個模塊,第一模塊為理論知識模塊,每一部分的學習都被設為一個項目。課前,教師通過學習通、慕課等平臺發布任務,學生按要求完成課前預習任務;課中,教師采取情景教學法、體驗教學法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通過邊體驗邊練習邊學習的方式完成課中知識的學習;課后,學生通過實訓軟件知識。針對第二模塊開展集中實務訓練的教學,包括個案工作實務軟件應用、個案工作微電影拍攝、個案工作實地實務訓練 3 個實訓項目,主要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法,教師提前布置項目任務,學生以個人或者小組的方式進行集中模擬或者實地實務訓練,其實踐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
2.4 探索實時考核評價方式,實現全過程考核
基于OBE理念,改變傳統的終結性考核方式,堅持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雙向推動、知識和實踐考核同步推進且更加注重實務能力考試的理念,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由平時考核成績、實踐環節成績及期末考試三部分組成,所占比例分別為10%、40%、50%,其中平時考核成績由課堂表現、平時作業、課堂筆記和隨堂測試組成,通過學習通平臺考核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參與度、知識掌握程度等。實踐環節成績包括實訓操作、實訓模擬和實訓報告,所占比例分別為10%、40%和50%,分別對應五個項目,即項目一二個案會談技巧練習和實訓軟件練習,項目三四個案工作微電影拍攝,項目五實地個案服務。期末考試則以閉卷考試的形式重點考核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此考核方式全方位考核學生多個環節的表現,全面展示學生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同時在考核內容方面各有側重地考查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素養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而考查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是否達到了人才培養方案中畢業要求指標。
3 基于OBE理念的個案工作課程改革實施成效
課程組基于OBE理念,對個案工作課程進行改革探索,從教學大綱、計劃、教案等材料著手進行完善,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評價等方面全方位落實OBE理念,取得一定成效。個案工作獲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2022年校級優質課程。個案工作作為重要的實踐課程主體,通過自身的改革推動和完善了社會工作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四元聯動整合’實踐教學模式培養應用型社會工作人才的探索與實踐”獲2022年校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在學生培養方面,2020、2022 級學生深入養老院進行實踐,得到了養老院領導和老人的一致好評。連續三年學生的考試成績穩步提高,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較高且學生收獲頗豐,達到了預期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泊平.基于學習產出的教學媒體技術教學改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6(S1):104-105,111.
[2] 殷婷婷,路越.財經素養教育背景下金融投資實踐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基于OBE教育理念[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5(6):761-767.
[3] 曹海艷.基于OBE理念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創新——以設計心理學課程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4,10(4):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