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背景
萍鄉是一片紅色熱土,這里是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是秋收起義的策源地和主要爆發地之一,也是紅領巾的誕生地。在漫長的革命征程中,萍鄉走出了26位開國將軍,紅色資源豐富,紅色印記熠熠奪目。
王耀南是我國的開國少將之一,他是萍鄉市上栗縣上栗鎮勝利村人,安源兒童團的第一批團員。他出生于手工業鞭炮世家,先后參加了安源路礦工人運動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他創建工兵連,在戰斗中學習,長征路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抗戰中創造新戰法。他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應該銘記他的豐功偉績。
歷經滄桑,時空變換,那段烽火連天、不屈抗爭的歲月早已逝去。然而,我校的少先隊員對于過去那段歲月的了解并不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作為本土籍英雄人物,王耀南將軍的精神更應被家鄉的少先隊員繼承和發揚,使其富有新的時代意義。
為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紅色資源,萍鄉市上栗縣栗江小學四(2)中隊輔導員組織隊員們開展創建新時代王耀南英雄中隊活動,學習王耀南將軍的大無畏精神.將紅色種子根植于他們的心底。
二、活動思路
《少先隊改革方案》指出,將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貫穿少先隊教育全過程,堅持形象化、情感化、榜樣化、行動化。所謂形象化,就是要以兒童思維特點為基礎,為隊員樹立親切、真實的英雄形象。因此,在創建過程中,力求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隊員心中的英雄“活”起來,讓英雄光輝的形象立起來,繼而激發他們崇英雄、敬英雄的情感,自覺以英雄為榜樣,傳承英雄精神,將英雄精神踐行于自己的日常行動之中。
三、活動過程
環節一:確定中隊名稱,制訂行動計劃
隊員們在開展創建活動前,已經自主交流分享了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事跡,并將各自心儀的英雄姓名粘貼在“英雄樹”上。這些英雄,或是時代先鋒,或是國之重士,或是普通人民,但他們都有一顆金子般發光的心,都是共和國天空中最閃耀的星。
在中隊委的組織下,隊員們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集體決議將開國少將王耀南這位有“工兵王”“地雷王”“爆破王”稱號的上栗本土英雄,作為學習的榜樣,并確定開展創建王耀南英雄中隊活動。經過集思廣益、再三斟酌,還確定了英雄中隊的口號和理念——團結奮斗永向前,勇于開拓敢為先。
為使活動能夠順利開展,隊員們自愿分成三個小隊——紅星隊、火炬隊、先鋒隊,大家分小隊一起制訂了“創建英雄中隊行動計劃表”,并且共同商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了解英雄,走近英雄,還各自制訂了“創建活動踐行表”,為活動開展做好鋪墊。
環節二:追尋將軍足跡,學習英雄榜樣
確立好英雄人物后,輔導員和家長志愿者利用周末時間,帶領隊員們前往王耀南生平事跡陳列館、紅領巾紀念館、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讓隊員們身臨其境感受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感受王耀南將軍小小年紀就擁有的英雄氣概。
在研學實踐過程中,隊員們還深入了解到王耀南是如何從一名小礦工成長為開國少將的。1922年5月,中共安源黨組織將王耀南、劉玉漢等多名小礦工組織起來,成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少年兒童革命組織——安源兒童團。團員們一邊學習知識,一邊承擔著把風、放哨、發傳單等任務。經過革命風雨的錘煉,小耀南迅速成長為一名堅定的革命戰士。秋收起義前,王耀南接到黨組織發布的為起義制造一種便于攜帶、更具殺傷力武器的特殊任務。經過再三思考和實驗,王耀南最終用一根導火線代替了一尺多長的撬桿,研制出了“土手榴彈”,又稱“洋藠頭”。1927年9月11日,在攻打縣城的戰斗中,爆破隊副隊長王耀南帶領他的一支小分隊,用自制的“土手榴彈”炸得敵人抱頭鼠竄、死傷慘重。1928年黃洋界保衛戰中,有王耀南英勇奮戰的身影。1930年3月,紅軍第一個工兵連成立了,連長就是王耀南。1934年10月,在于都河上架起萬里長征第一橋的是王耀南和他的工兵連……
對王耀南將軍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隊員們也紛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繼續開展活動。隊員們有的觀看了有關紅色電影,有的閱讀了紅色書籍,有的上網搜集了紅色故事,還有的相邀一起來到王耀南將軍后代家中,近距離了解將軍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觀影、閱讀、尋訪等活動開展后,隊員們迫不及待地寫下自己的活動感想,由衷地抒發對將軍的敬意。有的隊員還由此聯想到上栗那些具有團結奮斗和勇于開拓精神的“煙花人”和為我們上栗文明城市創建忠于職守、默默奉獻的人們,這些都是有著和王耀南一樣精神的上栗人。
環節三:傳承將軍精神,爭當英雄傳人
作為一名新時代少先隊員,應該如何傳承和踐行王耀南精神呢?各小隊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紅星小隊的隊員們和自己的爸爸媽媽或其他中隊一起共讀《王耀南回憶錄》這本書,讀后自主交流感受。大家自發利用周末的時間走進社區、街道、廣場等地進行紅領巾義務宣講。他們借助信息技術開展英雄中隊創建活動,齊心協力創立了班級紅領巾電視臺,隊員們聲情并茂地講述王耀南將軍的故事。他們還利用中隊微信公眾號,通過新媒體的方式在公眾號進行推文,并發動親朋好友轉發至朋友圈,讓更多人了解王耀南的光輝事跡,充分發揮新媒體時代“智慧隊建”的作用。
火炬小隊號召隊員們一起前往王耀南將軍的墓地前祭掃。在墓地前,隊員們獻上花籃,虔誠地祭拜先烈,緬懷共和國的英雄,并舉起右手,握緊拳頭,許下了“振興中華,誓做棟梁”的錚錚誓言。他們積極行動,將英雄精神落實到學習、生活的小事中,在學校“日進一步”,在家里“日盡一責”,在社會“日行一善”,時時處處以王耀南將軍為榜樣,以身作則、嚴于律己,使自己成為向上向善的好少年、好公民。
先鋒小隊在中隊長的幫助下,成功地舉辦了主題手抄報比賽,隊員們通過收集資料、設計制作主題手抄報的活動,進一步了解英雄,緬懷英烈,弘揚英雄的精神。他們自主制作了王耀南將軍事跡的宣傳書簽,贈送給其他中隊的隊員們,號召更多隊員了解王耀南將軍的事跡,學習英雄的精神。隊員們還別出心裁以歌曲《紅星歌》的曲調為旋律,自己編寫歌詞,創作了《王耀南中隊之歌》。一首自創的隊歌,既能宣揚英雄精神,號召更多人傳承英雄精神,又能凝聚中隊力量,推動中隊文化建設。
環節四:舉行命名儀式,授予中隊旗幟
經過一段時間的創建活動后,四(2)中隊全體隊員決定向學校少工委提出申請,舉行命名儀式。大家邀請王耀南將軍的后代黎爺爺為隊員們授予“王耀南英雄中隊”旗幟。在授旗儀式上,全體隊員們一齊向英雄中隊隊旗敬了標準的隊禮,大家用隊禮表達自己的心聲。對王耀南將軍深深的敬意,也表達著隊員們牢記和踐行王耀南將軍身上所具有的精神的堅定決心和信念。
后期,我們中隊還打算建立中隊英雄角,布置英雄中隊環境;向學校少工委申請將我們中隊的紅色文化列入校園宣傳墻;利用節假日開展“學英模,進社區”主題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并領悟英雄的精神,使王耀南將軍的精神得到更好的傳承與踐行。我們堅信英雄中隊的旗幟在星星火炬照耀下將更加熠熠生輝!
四、活動反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應當引導隊員學習英雄精神,宣傳英雄事跡,用英雄的精神激勵他們前進。
這次創建王耀南英雄中隊活動,隊員們積極參與,通過調查訪問、閱讀書籍、網絡助力、觀看影片、紅領巾宣講等多種形式,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研學、拓展、踐行,創造性利用本土紅色資源,傳統性與創新性相結合,本土資源與網絡資源相結合,多渠道開展創建王耀南英雄中隊活動。未來我們還將進一步深化紅色基因的理論研究,不斷完善傳承方式和途徑,以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讓英雄煥發時代的力量,讓英雄的精神閃耀時代光芒,我們一直在路上。
(責任編輯: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