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化寫作是一種篇幅短小、語言精練且內容精湛的文體形式,受限于“字數200—300”的硬性要求,學生必須用簡短的文字創作出結構完整、主旨清晰、情深意長的小作文。而相比于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微型化寫作短小精悍、重點突出的教學內容更有利于教師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重要的知識。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初中語文微型化寫作教學的具體策略,意圖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提升學生語文素質創造有利條件,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提升綜合寫作水平。
一、創新微型化寫作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其中,微型化寫作導人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微型化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一些簡短的寫作任務,讓學生通過寫作來預習和了解所學內容。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通過微型化寫作導入,教師可以減少煩瑣的理論講述,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學內容。同時,微型化寫作導入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熱愛生活,熱愛寫作”中,教師可以運用微型化寫作導入進行教學。七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存在學習目標不明確,整理、分析、歸納能力有所欠缺的問題。在寫作學習中,學生畏難情緒較高,作文內容貧乏、干澀、枯燥無味是較為突出的普遍性問題。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直面寫作:“同學們,大家覺得寫作難嗎?有這樣一副對聯,上聯是‘苦坐苦想苦不堪言’,下聯是‘愁事愁情愁眉苦臉’,橫批是‘寫不出來’,這是我們大多數同學寫作的現狀。其實老師以前也是一樣,不知從何寫起。同學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新認識寫作,好嗎?”教師借助一則“征稿啟事”進行微型化寫作情境創設:學校參加了《都市快報》的“尋找最美校園”評比活動,特向全校學生征稿。征稿內容是描寫校園風景;征稿要求為語言生動,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字數120左右。同學們,請尋找“校園最美風景”踴躍投稿。這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課前導人的情景展開思索,以鍛煉思維能力。學生閱讀教材的同時思考問題:“我們寫作文時可選擇哪些方面的內容?要寫出內容充實的作文,平時應養成怎樣的學習習慣?”接著,學生相互交流找到答案。微型化寫作導入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更加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這種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二、豐富微型化寫作教學活動,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
調查研究表明,豐富的課堂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環境當中,讓課堂充滿活力。而微型化寫作有利于反映學生真實的語文素養,教師可以利用微型化寫作的教學方式進行多樣的課堂活動創設,提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并在課堂活動中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放任”。此時,學生可以對探討的內容保持一定的探索欲望并進行實踐,極大激活其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初中語文微型化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微型化寫作下真正體驗到知識學習,探索寫作的樂趣所在,增加學生寫作動力,激發學生寫作潛能。
例如,在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布局謀篇”微型化寫作教學過程中,“布局謀篇”與第二單元的“審題立意”和第四單元的“修改潤色”構成了寫作的程式化訓練體系。本課教材對“布局謀篇”概念及方法有明確講解,還提出了文章開頭、結尾、過渡的要求,并提供了常見方法。因此,教師可以整合初中三年所學的寫作知識,讓學生通過學習寫出一篇中心突出、結構完整、修辭手法靈活多變而富有創造性的文章。教師可以提問“什么是謀篇布局呢”,讓學生讀概念,找關鍵詞。學生知道“布局謀篇的第一步是材料組織——圍繞中心梳理材料”,并進行思考,如怎樣才能突出中心。此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提出任務:“請你以小組為單位,看著這張思維導圖,講一講你眼里的家鄉吧,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也可以再詳細地介紹一下。當然,你認為不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跳過。”在這一寫作活動之中,教師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為學生引入了不一樣的微型化寫作,通過語言輸出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寫作思維。這雖然解決了學生“微型化寫作思維僵化”的問題,但后續的寫作學情顯示學生又出現了“寫作內容邏輯性不強、寫作語言表達不夠豐富”的情況。為此,教師可以布置如下微寫作活動任務:學校團委趙老師想選出一篇體現“最美校園精神”的宣傳稿,投稿《都市快報》。請你幫他從中選出你認為最合適的一篇并進行修改。這一活動任務既是學生需要完成的“修改潤色”作業,又是充分認識微型化創作內容的機會,能有效防止學生混淆普通寫作和微型化寫作。
三、落實微型化寫作評價反饋,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
微型化寫作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學生的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寫作更加便捷,教師為了使得這一教學模式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必須要篩選整理課程中相關的評價內容,并且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而如何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就需要教師以反饋評價的方式展開實踐,學生通過自評、互評以及教師的評價全面了解自己對初中語文微型化寫作知識的掌握情況,并且進行充分利用,分享微型化寫作帶給學生知識學習的便利,加快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進程。
例如,在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有創意地表達微型化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在評價活動中充分進行反思、增強寫作能力。教師先為學生布置了有創意地表達這一微型化寫作任務,學生通過“看(外形)”“聽(敲柚子的聲音)”“聞”“摸”“吃”柚子等動作,充分參與到本節課的微型化寫作活動中,調動了學生的感官,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由于教師引入了比較多的合作活動,所以需要學生進行匯報,才能夠滲透相關評價活動。幫助學生收集一些評價反饋,才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之下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升發展。教師可以提出任務:“請大家摘抄與分享書中的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心理描寫等好句好段,并在欣賞美文的過程中仿寫自己在參觀春天的校園時的所見、所聞、所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評,就自己最后輸出的內容以及創作過程之中所擁有的表現進行評價。自評后,小組內部相互評價。其中,評價項目主要包括寫作目的、讀者意識以及相關的描寫要求,例如,是否能夠有創意地進行表達,并且讓讀者也能夠感受到其中的創意所在。當學生完成評價之后還需要對照評價量表修改全文,引導學生對寫作成果做自我反思與修正。在教師評價環節,教師則需要關注學生的自評和互評環節,開展整體的修改和提出建議。
四、結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需要分析初中語文微型化寫作的教學方法,以拓寬學生知識面、陶冶學生情操為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增強寫作能力、整合學科知識。教師應當巧妙創新初中語文微型化寫作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借由微型化寫作拓寬語文學習的視野,培養綜合素養。
(責任編輯: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