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綠道邊坡景觀因其獨特的資源條件及空間分布特性,一直以來都是城市綠地中寶貴的景觀資源。然而目前國內關于綠道邊坡管理的相關研究仍較缺乏,并且在實踐中以粗放式管養為主。以深圳市綠道邊坡為例,選取了全市10個區共121處邊坡進行實地調研,從景觀形式、綠化養護現狀、坡面維護情況、支護結構及防排水設施維護現狀,以及日常管理情況等方面進行綠道邊坡現狀分析。最后,針對上述的調研現狀總結存在的問題,并從建立統一臺賬、設立專項資金、邊坡分級管控、建立巡查機制、群眾共管、制定指引等方面提出綠道邊坡管理建議。
Abstract
Because of its unique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urban greenway slope landscape has always been a kind of valuable landscape resource in urban green spac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relevant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of greenway slopes, and current management is mainly extensive. Using the greenway slopes in Shenzhe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elects 121 slopes in 10 districts for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reenway slope from the aspects of landscape form, greening maintenance status, slope maintenance status, supporting sf92ZcO9u+gX0ZcTTpHwP/A==tructure and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facilities maintenance status, and daily management status. Finally, in view of the above-mentioned investigation statu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concluded and suggestions on greenway slope management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a unified ledger, setting up special funds, slope grading control, establishing inspection mechanism, co-management by the masses, and formulating guidelines.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 A DOI:10.12233/j.gdyl.2024.02.016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lutions of Greenway Slope Management in Urban Hilly Areas: 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Greenway Slopes
LI Guojian,JIANG Ruijuan*,WENG Enbin
基金項目: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科研項目(編號:ZCFW200960)
文章亮點
1)對深圳市綠道邊坡的維護及安全性進行了調查;2)對綠道邊坡的日常維護提出了相關建議;3)對指導綠道邊坡維護具有實際意義。
文章編號:1671-2641(2024)02-0108-11
關鍵詞
丘陵山地;綠道;邊坡管理;邊坡安全;邊坡維護
Keywords
Hilly area; Greenway; Management of slope; Safety of slope; Maintenance of slope
收稿日期:2023-10-30
修回日期:2024-01-29
城市丘陵山地因其獨特的地形風貌與資源優勢,一直以來都是城市綠地中寶貴的景觀資源。隨著城市建設不斷深入推進,以及城市居民對親近自然的需求日益增長,城市中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功能的綠道已逐漸成為綠地建設的核心組成,并且越來越多的綠道選線穿行于城市的丘陵山地。但綠道的開發建設也產生了大量裸露的山體巖石和土壤,若對其不加管理與維護,長期的自然侵蝕會造成邊坡水土流失、石塊崩落、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的發生[1]。目前關于綠道邊坡的研究主要涉及邊坡景觀設計[2~4]、邊坡生態修復[5~6]、植物配置[7~8]等方面,重點在于邊坡景觀初期的營建和改造。而關于綠道邊坡長期所處的養護期,相關研究文獻仍然比較缺乏。
深圳市當前的城市綠道邊坡管理以粗放式為主,由于管養措施不當和缺乏足夠的重視,相當一部分的綠道邊坡已出現植被退化、坡面土重新裸露等現象[9],嚴重影響了城市綠道邊坡的景觀空間品質,更構成了潛在的邊坡安全隱患。綠道邊坡的養護狀況既與前期邊坡建設、植物配置選擇密切相關,也對后期邊坡的穩定性有重要影響。因此,研究綠道邊坡的日常維護狀況以及邊坡的管理方式,有利于維持綠道邊坡景觀的長期良性效果。本文以深圳市綠道邊坡維護管理為例,探討當前城市綠道邊坡管理所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建議,以期為深圳市綠道邊坡相關管養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指引方向,并為當前國內的綠道邊坡管養提供借鑒。
1 城市丘陵山地綠道及其景觀邊坡
綠道作為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提供多種社會和生態效益[10],其串聯著城際及市內的各類自然和文化景觀資源,通過連接綠色斑塊起到生態廊道的作用,是穿行城市空間類型最多的線型復合景觀[11~12]。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親近自然、娛樂、集會和戶外騎行的需 求[10],提升城市生態功能,以及凸顯城市風貌[13],丘陵山地地形的城市利用自身特有的生態格局,建設穿行于丘陵山地間的綠道,從而形成了丘陵山地綠道。丘陵山地綠道以統籌平面與立體多維空間視角的營造方式打造線性景觀序列,故對此類景觀資源的規劃與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12]。目前,我國的丘陵山地綠道已日益增多,漸成規模[13~14],國內學者對丘陵山地綠道開展的研究逐漸增多,如基于不同的規劃目的、場地特征對山地綠道系統的設計進行深入探 討[1,15~16];對山地綠道選線資源進行評價[11,17]。然而長期以來,我國關于綠道建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區,對于丘陵山地這類特殊地理單元缺乏相關的考量和研究[18]。
近年來,隨著城市用地的不斷擴張,城市綠地中的丘陵山地越來越多地被建設為公共綠地,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娛樂、健身等多種服務。其中,丘陵山地的自然邊坡因其地形起伏多變,景觀空間多樣,水環境、土壤環境、風熱環境等各類生境因子呈現明顯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時空分布差異[19],多成為城市綠道邊坡景觀主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由于地形改造、園路建設的需要,部分山體在建設過程中被開挖或堆填而形成人工邊坡,這些邊坡往往需要進行專門的邊坡設計,以保證其坡體結構穩定以及自然與生活環境保護等效能的恢復[4, 20]。它們在形態構成、植被組成等方面都與自然邊坡存在明顯差異,形成另一種獨特的景觀類型。因此,綠道邊坡景觀不僅包含了未開發過的自然邊坡景觀,亦有相當一部分為城市綠地中因人工修造支護而成的建筑邊坡。
國內業界有關城市山地景觀邊坡的研究起于21世紀初,學者們的關注點集中在以下3個方面:
邊坡治理方法。自20世紀90年代我國引進邊坡綠化技術手段后,邊坡噴播復綠技術逐漸應用在我國各種山體復綠中,并出現相關的技術探討與研究,如早期有魏志成[2]研究公園山體道路邊坡綠化的技術方法。隨著邊坡綠化手段及應用的不斷普及,業界陸續出現關于廢棄采石場等復雜巖石邊坡場地的綠化修復研究,以及關于鋼筋混凝土框格懸梁、液壓噴播、客土噴播法等不同邊坡綠化手段的應用探討[21]。之后的研究以柔性網系統(Soft Net System,SNS)邊坡防護手段在邊坡綠化中的應用為主[22~23]。
邊坡綠化植物配置。相關研究主要包含邊坡植物的應用種類、配置作用和綜合應用評價等方面,有學者篩選多漿植物、藤本植物作為邊坡植物[24~25];翟寶黔等[26]從對高速公路上的司乘人員影響的角度研究邊坡植物種類的選擇;謝偉文等[27]從生態性、適應性及觀賞價值3個準則層與10個指標因子構建評價模型,對邊坡地被植物進行篩選評價。
邊坡管養實踐。一方面,國內有學者對邊坡的植被管養進行研究,提出坡面植被的相關評價標準[19]。另一方面,學者們也對邊坡安全維護開展研究,探討不同環境、不同質地坡面的維護方式和安全性養護標準[28~29]。
但目前國內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邊坡的初期治理及植物配置,而關于邊坡后期的維護管養研究仍較為缺乏。
2 深圳市綠道邊坡管養現狀
2.1 研究區域概況
深圳市是丘陵高地眾多、綠道網密布的城市,至今綠道建設工作已有10余年,目前已建成綠道全長超2 000 km,其中省立區域綠道長約342 km[30]。在綠道的規劃建設過程中,為了能更好地銜接與串聯不同的優質自然資源及人文資源,營造良好的娛樂休憩場所,綠道已穿行或途經多個森林公園、水庫、自然林、人工林等丘陵山地,形成多種不同類型的綠道邊坡景觀。
2.2 調研方法
此次調研在2020年11月2日至12月1日進行,調查團隊以具備地質學、土木工程學等相關專業背景、高級工程師職稱的課題組成員為主,各區綠道邊坡管理單位負責人為輔,總人數共20名。調研范圍包括深圳市管轄范圍內10個(新)區,團隊從各區抽取存在較多邊坡問題的綠道2~3條,然后從抽取的綠道中選取調研邊坡10~15處(盡量選取該綠道中所有存在問題的邊坡)。此次調研所涉及的綠道共25條,總長度約148 km,調研綠道邊坡共121處(表1)。
在實地調研過程中,調研人員根據提前設計的《深圳市綠道邊坡安全狀況調研表》,主要從綠道邊坡的景觀形式、坡面維護情況、綠化養護現狀、防排水設施維護現狀、日常管理情況等方面展開調研(表2),以期從多個方面對現有綠道邊坡的管理現狀進行分析。
2.3 調研結果
本次調研對全市121處丘陵山地綠道邊坡的養護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圖1)。
2.3.1 綠道邊坡景觀形式
目前深圳市綠道邊坡景觀形式以自然生態型為主,工程型邊坡較少(圖2)。生態護坡形式占比超過50%(圖3),而采取工程防護手段的邊坡偏少,但邊坡治理手段較為多樣化。其中,采取錨桿(索)框格型占16.53%,柔性防護型占12.40%,擋土墻或護面墻防護型占9.92%,錨噴防護型占6.61%,砌石防護型占1.65%。
2.3.2 綠道邊坡綠化養護現狀
深圳市綠道綠化養護管理力度較大,當前綠道邊坡的綠化養護工作基本到位,在調研中未發現嚴重裸露現象,但有少部分邊坡的植物出現生長不良及枯萎的現象。在植物修剪維護方面,超過90%的邊坡(111處)植物修剪得當,對綠道通行安全基本無影響,僅有10處邊坡的植物可能存在侵擾綠道的現象(表3)。
2.3.3 綠道邊坡坡面現狀
綠道邊坡坡面維護現狀基本良好,大部分坡面未出現嚴重變形情況。少量坡面出現小面積的變形情況,其中,淺表溜坍現象占比最多,占25.62%;其次為坡面沖刷,占比24.79%;另外有少量邊坡出現落石或風化剝落現象(表4)。
2.3.4 綠道邊坡防排水設施維護現狀
目前綠道邊坡防排水設施整體維護狀況處于中等水平。其中有29.75%的邊坡未發現有任何防排水系統,坡面漏水嚴重(表5);有44.63%的邊坡雖然設有防排水系統,但設施不完善,僅設置地面排水溝,而無截水溝,同時由于防排水設施清理不到位,存在無法將坡面水全部排出的問題。
2.3.5 綠道邊坡日常管理情況
目前各區的綠道邊坡管理情況不一,各管養單位根據自身的實際管養需求和條件進行邊坡管理,采取了一定的管理手段,但專業性不足,管理不到位。據調查,僅30%的管養單位設有專門綠道邊坡管理臺賬(圖4),其余部分單位會在綠道臺賬上記錄綠道邊坡的日常管養情況,而部分單位則無相關記錄。綠道邊坡日常巡查頻率大體為2~3 h/次,與道路巡查合并完成。巡查內容包括坡面保潔、森林防火、坡面植被養護,不同行政區的綠道邊坡管養水平存在差異。僅有10%管養單位會進行定期維護,清理邊坡各個結構,而其余管養單位則為不定期清理,邊坡坡面植物大部分有進行日常養護。
3 綠道邊坡管理維護存在問題
3.1 部分綠道邊坡植被管養不當
當前大部分綠道邊坡綠化養護效果較好,基本上能保證邊坡植被的水分、養分供給,因此長勢旺盛、適應性較強的植物基本生長良好。然而,部分綠道邊坡由于綠化養護投入較少,綠化養護工人數量少且水平較低,容易出現部分植被因管養不及時而生長不良甚至枯萎的現象。同時,綠道邊坡的養護工作仍以均一化、粗放式為主,而部分邊坡土壤條件較差、有機質含量較低且土層淺薄,這對于對光照、溫度、水肥條件要求較特殊的植物種類來說不太合適。
3.2 邊坡坡面防護不到位
當前城市綠道邊坡的坡面形式以生態防護為主,工程支護為輔,整體景觀效果自然優美,但仍有部分坡面產生較為嚴重的變形問題,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自然式護坡對于巖質邊坡或部分高陡土質邊坡效果不佳,坡面經雨水沖刷過后往往因缺乏適當的支護結構而發生溜坍、植被被破壞甚至落石掉塊等現象。這不僅會嚴重影響綠道邊坡的觀賞性,也會產生邊坡安全隱患。
2)圖紙設計不當或施工質量較低[31],會導致坡面護面出現錨桿固網脫落、鐵絲網下墜等問題。
3)部分高陡的自然邊坡缺乏防排水設施,容易在暴雨季節因受雨水強烈沖刷而產生坡面坍塌、落石掉塊等現象。
3.3 綠道邊坡維護不全面
管養人員日常以綠道為單位進行管理,綠道道路為主要管養對象,而綠道邊坡則被作為附屬設施進行連帶管理。管養人員對綠道邊坡主要負有巡查、監測責任。然而,少部分管養單位有綠道邊坡地質災害隱患巡查簡報或整治記錄,大部分管養單位僅設有綠道管理臺賬,未建立專用的綠道邊坡管理臺賬,缺乏對隱患邊坡進行長期跟蹤記錄。綠道邊坡日常巡查以簡單巡視為主,主要巡查邊坡是否存在明顯的崩塌現象,無其他細化、針對性較強的邊坡巡查內容,巡查效果較差。日常養護內容包括邊坡坡面保潔、森林防火、坡面植被養護,但對其他重要結構設施基本無清理,容易造成隱患。
3.4 邊坡支護結構及相關設施維護不完善
現有綠道邊坡管養工作主要由具有綠化資質單位的相關人員操作執行。因此,在日常邊坡管理養護作業中,養護人員重點關注植被綠化養護,較為缺乏邊坡支護結構的養護相關經驗。邊坡支護結構及防排水設施密切影響著邊坡的穩定性[32~33]。支護結構對邊坡的坡面及坡體穩定有直接的影響,防排水設施則對防止雨水滲透軟化坡體起到重要作用。支護結構維護不當容易造成支護效果部分或整體失效,存在邊坡崩塌隱患。防排水設施堵塞、清理不到位,則可能導致坡體在降雨時被無法及時排出的地表水軟化,進而發生滑
坡[34]。因此,綠道邊坡的支護結構維護不當及防排水設施的清理不到位的問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3.5 邊坡安全防護措施不足
大部分綠道邊坡與游客間的距離較為接近,若綠道邊坡由于養護或設計不當,存在安全隱患,則邊坡植被、坡體土塊、巖石等均有可能傷及過道行人。目前,部分綠道邊坡缺乏足夠的安全防護措施,尤其是存在安全隱患邊坡缺乏警示圍護措施,對潛在的安全風險的防范不足。
3.6 管養經費不足
當前深圳各區各級綠道行政管理部門為業主方,綠道邊坡管養實際由第三方管養公司進行。綠道邊坡管理部門包含了各區城管局、住建局、國資局、街道辦等。綠道管養經費標準系依據2019年深圳市市屬公園和市管道路綠地管養定級調價方案執行,規定中僅依據綠地等級、綠化面積進行經費測算,無專門列明綠道邊坡的專項維護管養經費,如邊坡巡查、監測、養護、維修等費用,故無法有相關經費投入以保證各項綠道邊坡管養項目正常開展。
4 綠道邊坡維護管理對策與建議
4.1 建立統一臺賬
隨著城市開發力度不斷增強及綠道建設越來越多,城市綠道將不斷延伸,綠道邊坡也必然增多。因此,城市管理者需對綠道邊坡進行統一臺賬管理,將每段邊坡的具體情況登記在冊,并記錄具體坐標定位;將對邊坡的日常管理包括整治、日常巡查、養護等信息一并記錄于臺賬中。臺賬設定專人管理并及時更新,規范綠道邊坡管養操作。有條件的城市,建議建立數字坐標圖冊,以便查閱。
4.2 定期評估,分級管控
綠道邊坡的安全狀況各不相同,為更有效地管理綠道邊坡,更科學、合理地進行養護資源分配,應對綠道邊坡進行統一的安全風險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邊坡進行統一分類。對于不同安全狀況的邊坡應采用不同的巡查頻率及管養措施,存在隱患的邊坡應有相應的監測、整治等措施指引。對邊坡的風險源進行識別后分類、分級,按風險源的大小采取科學、合理的分級管理控制措施。劃分為重大風險源的邊坡可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前備案,多方聯動,實現綠道邊坡養護全覆蓋動態管理,及時消除邊坡安全隱患。
4.3 建立定期監測、巡查機制
邊坡監測能較準確地把握坡體變形、應力變化以及地下水活動等動態特征和發展規律,由此分析判斷坡體的穩定性狀態及發展趨勢。其是邊坡防護加固或整治工程效果評估與預測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前,管養單位對綠道邊坡監測手段運用并不規范,甚至缺失,應確保邊坡監測的投入,保證對失穩邊坡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測,為進一步的邊坡防治工作提供依據。同時,為更好地管理維護邊坡支護結構,保證支護結構長期穩定有效,應設置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3種巡查預防手段[35]。對于在檢查中發現的隱患邊坡,應采用監測、維修或專項加固等方式進行隱患消除。
4.4 建立風險應急管理機制
由于綠道邊坡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和突發性,為了對綠道邊坡災害險情實施科學管理與處置,管理部門應建立應急管理機制,建立和完善綠道邊坡災害應急搶險體系,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專項應急預案演練,確保邊坡出現險情時能及時進行應急救援,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綠道邊坡災害應急搶險體系應包括險情發現報告、啟動應急搶險預案、應急搶險組織、應急搶險實施工程效果評價以及綠道日常開放養護等主要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等,從而規范風險應急處置。
4.5 引入信息化監測體系
綠道邊坡管理應側重對可能發生的塌方、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實時監測與提前預警,主動管控。為有效提高隱患邊坡治理效率,建議有條件的管理單位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對綠道邊坡動態進行實時遠程信息化監測。根據邊坡的類別,分別采取不同的監測儀器及監測手段,建立自動化監測體系,并根據系統所給出的相應隱患邊坡處理方案,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利用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新的工作方式,為綠道邊坡監管、應急調度、決策等提供信息支撐。
4.6 群眾參與,共治共管
綠道邊坡與市民、游客的距離較近,應在市民較頻繁活動的邊坡地帶設立警示牌或警示標志,提醒市民注意安全;也可通過二維碼向市民展示綠道邊坡基礎信息、各級負責人員聯系信息、日常管養記錄等。此外,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邀請市民及時在平臺反饋發現的問題,為管養單位的日常工作提意見建議、出謀劃策,形成多方參與、多方共管的體系。
4.7 設立綠道邊坡維護專項資金
鑒于目前綠道管養經費中未涉及綠道邊坡的巡查、監測、養護、維修等專項管理費用,無法有效保證綠道邊坡維護工作的正常進行,建議市有關主管部門設立綠道邊坡維護專項資金,以保障綠道邊坡管理工作能落實到位。
4.8 制定綠道邊坡的專門管養指引
綠道邊坡管養與城市其他綠地管養存在明顯區別,主要差異在于邊坡支護結構、防排水設施等特殊管養內容。為解決當前綠道邊坡巡檢機制不清、巡查內容不明確等邊坡日常管養問題,應對綠道邊坡制定專門的管養技術指引,明確綠道邊坡日常管養的巡檢次數、巡檢內容等。同時應注重培養綠道管理人員的邊坡安全維護意識,對養護工人進行邊坡支護結構維護及防排水設施清理等相關知識的培訓,規范管理綠道邊坡。
5 結語
丘陵山地綠道是城市中的一種特殊綠地類型,但其維護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深圳市綠道邊坡為例,通過抽樣調研了全市各區的121處綠道邊坡,對其景觀形式、坡面維護情況、綠化養護現狀、防排水設施維護現狀、日常管理情況等方面進行調查。調研結果反映出,目前城市綠道邊坡的維護管理工作仍比較粗放,以均一化為主,導致綠道邊坡存在植被生長狀況不佳、坡面坍塌、支護結構清理不全等邊坡維護問題。針對上述發現的問題,本文從臺賬管理、分級管控、機制建立、共治共管、專項資金保障等方面提出實際可行的對策與建議。
同時,為規范綠道邊坡管理,目前課題組根據發現的問題,已制定相應規范性文件,以規范深圳綠道邊坡的管理工作。綠道邊坡管理維護不僅關系到綠道邊坡景觀效果,更與綠道邊坡的安全狀況密切相關。因此,應注重提高綠道邊坡管養人員的養護水平與安全意識,規范相關的邊坡管理作業,具體細化落實綠道邊坡維護管理工作。
注:圖片均由作者自攝自繪。
參考文獻:
[1]李方正,張云路,李雄. 基于山水資源保護的城市綠道系統構建方法探討——以冷水江市綠道規劃為例[J]. 中國園林,2014,30(8):51-54.
[2]魏志成. 淺談公園山體道路邊坡綠化[J]. 廣東園林,2000,22(3):33-34.
[3]古文強,張建文. 東莞大屏嶂森林公園道路邊坡綠化設計[J]. 草原與草坪,2005(4):70-71.
[4]樓曉梅. 探討公園山體道路邊坡綠化設計及施工方法[J]. 城市建筑,2020,17(14):152-153.
[5]楊浩. 門頭溝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山體道路邊坡生態恢復措施探討[J]. 國土綠化,2013,30(9):36-37.
[6]林文明. 基于生態景觀視角下山地郊野型綠道綠廊系統生態修復探析——以三明市區城市綠道建設為例[J]. 四川建材,2018,44(4):206-208.
[7]李西,羅承德,陳其兵. 巖石邊坡植被護坡植物選擇初探[J]. 中國園林,2004,20(9):52-53.
[8]蘇龍. 廣州科學城保利林語山莊邊坡支護綠化工程的實踐[J]. 廣東園林,2013,35(4):75-76,82.
[9]閆金玲. 昆明機場高速邊坡綠地管理初探[J]. 現代園藝,2016(22):154-155.
[10]HORTE O S,EISENMAN T S. Urban greenway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typology[J]. Land,2020,9(2):1-22.
[11]高大偉,杜萬光,劉明星,等. 北京小西山綠道綜合評價與規劃研究[J]. 中國園林,2019,35(12):80-83.
[12]李運遠,饒成之,馮君明. 華北地區淺山區綠道規劃設計研究——以石家莊市鹿泉區山前大道綠道規劃設計為例[J]. 風景園林,2017,24(12):93-100.
[13]程智鵬,陳茜. 基于適宜性評價的深圳梅林云步道選線研究[J]. 廣東園林,2023,45(2):75-81.
[14]許傳明,王文奎,黃貝琪. 基于居民使用特征的山水城市休閑慢行系統提升策略[J]. 廣東園林,2023,45(1):59-64.
[15]江松霖,李西,付而康. 山地城市綠道規劃策略探討[J]. 林業資源管理,2020(3):26-31.
[16]時薏,李運遠,戈曉宇,等. 華北地區城市淺山區海綿綠道設計方法研究——以石家莊鹿泉區山前大道為例[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7,39(11):82-91.
[17]張小凡,成正亮. 山地型鄉村綠道構建評價體系及選線布局模式——以浙江臨安市為例[J]. 中國城市林業,2019,17(4):78-82.
[18]李和平,王卓,王敏. 基于綠廊與視廊聯動的山地城鎮綠道系統研究——以重慶巫山縣江東組團為例[J]. 中國園林,2018,34(9):79-83.
[19]侯慶賀,袁旸洋,劉潤,等. 城市山地公園水環境優化設計方法研究[J]. 風景園林,2020,27(12):98-103.
[20]楊喜田,曾玲玲. 邊坡綠化工程的效果評價與維護管理[J].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6(S1):126-129.
[21]黃敬軍. 廢棄采石場巖質邊坡綠化技術及廢棄地開發利用探討[J].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6,17(3):69-72.
[22]黨志強,劉洋,陳明新,等. 主動柔性垂直綠化防護在巖石邊坡工程中的應用[J]. 草原與草坪,2009(4):50-52.
[23]梅本志. SNS柔性防護網在黃山風景區公路邊坡防治中的應用[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12,(7):152-154.
[24]劉超,盛杰,馮果,等. 多漿植物在高速公路邊坡綠化中的應用——以壟茶高速公路為例[J]. 湖南林業科技,2014,41(4):66-69.
[25]高麗霞,吳煥忠,劉水,等. 藤本植物在邊坡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應用[J]. 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06,25(1):23-24,38.
[26]翟寶黔,王尚堃,徐濤,等. 高速公路綠化工程建設現狀與植物配置研究[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7):108-110.
[27]謝偉文,馬綿英,譚廣文. 廣州白云山風景區園林邊坡地被植物調查評價[J]. 廣東園林,2023,45(2):93-97.
[28]陳錦亮. 廣東省新興縣百合山生態公園邊坡穩定性分析[J]. 建材與裝飾(下旬刊),2008(3):173-174.
[29]秦曉富. 淺談道路邊坡穩定與維護[J]. 技術與市場,2012,19(4):136.
[30]彭雁. 深圳市省立綠道沿線植被景觀空間格局探究[J]. 現代園藝,2019(10):108-109.
[31]黎國健,黃蕾,趙爽. 園林綠化工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析[J]. 現代園藝,2019(20):213-215.
[32]徐國民,楊金和. 邊坡支護需考慮的因素與支護結構形式的選擇[J].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3(4):51-57.
[33]LEE R W H,LAW R H C,LO D O K. Importance of surface drainage management to slope performance[J]. HKIE transactions,2018,25(3):182-191.
[34]周勇,王棟良,王鑫. 強降雨條件下框架預應力錨桿柔性支護結構整體穩定性影響參數分析[J]. 工程地質學報,2015,23(2):233-244.
[35]王喆. 山區高速公路高邊坡養護與管理探討[J]. 價值工程,2020,39(7):141-142.
作者簡介:
黎國健/1974年生/男/廣東肇慶人/碩士/深圳市方格生態環境有限公司(深圳 518041)/高級工程師/專業方向為城市綠地與生態修復景觀研究
(*通信作者)蔣瑞娟/1985年生/女/ 湖北襄陽人/本科/深圳市方格生態環境有限公司(深圳 518041)/一級注冊建造師/專業方向為城市綠地與生態修復景觀研究/E-mail:597594200@qq.com
翁恩彬/1993年生/男/廣東普寧人/碩士/深圳市方格生態環境有限公司(深圳 518041)/中級工程師/專業方向為城市綠地與生態修復景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