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動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體,讓孩子們開拓了視野,感受到了科技的無窮魅力,在他們幼小的心中種下了科學的種子。”7月6日,太原市迎澤區文新小學一位老師也感嘆地說。當天,該校二年級120名師生和家長,在山西省科技館進行了一場科學的奇妙之旅。
近日,不少學校陸續舉辦了形式多樣的科學教育活動,努力為孩子們打開一扇扇通往科學世界的大門。
用廢舊紙盒和電池制作出能跑能轉的小汽車;利用塑料瓶和吸管,打造出神奇的噴泉裝置;通過折紙和粘貼,做出精美的太陽系模型……暑假剛剛開啟,太原市迎澤區雙東小學一年一班的孩子們便在家長的協助下,發揮奇思妙想,用稚嫩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個令人驚嘆的科學小作品。
為培養孩子們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體驗科學的神奇與奧妙,7月7日,太原市杏花嶺區解放路小學校五年三班全體同學前往山西地質博物館,開展了“行走太原,讀懂山西”實踐活動,學生們化身地球勘探先鋒,走進歷史長河,啟程一段穿越時空的自然科學探秘之旅;7月5日,太原市迎澤區三晉小學舉辦了一場科學教育講座,向家長們普及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并特邀太原理工大學趙哲峰博士,為家長們詳細講解了人工智能(AI)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7月5日,太原市迎澤區小五臺小學開展了“科學家精神進校園”主題講座活動,深入宣傳于敏院士的杰出貢獻和偉大精神,讓更多孩子了解我國“兩彈一星”事業的輝煌歷程。
“于敏院士的愛國精神和不懈追求令我印象深刻。他曾說,‘國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科學家的精神深深觸動了我。這種精神不僅值得我們學習,更激勵我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勇于面對挑戰,不斷追求進步。”……線上觀看直播后,學生們懷著對科學家無比崇敬的心情,用一行行稚嫩的筆觸,寫下了自己的感想感悟。
7月3日,在太原科技館,太原市迎澤區山水城小學五年級的師生們觀看了講述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生平事跡的影片《錢學森》,還展開了一次沉浸式的科學探索。“互動體驗、觀看演示、聽取專業講解……孩子們親身感受到了科學的神奇魅力,流連忘返,對科學的興趣與好奇心被極大地激發。”一位老師感嘆說。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將繼續加強科學教育工作,為孩子們提供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實踐機會,助力他們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的未來棟梁之材。
在“雙減”各項措施全面落地的過程中,侯馬市紫金山街小學堅持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特別是積極推進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取得了顯著效果。
為了給學生們創造更好的實驗條件,紫金山街小學加大了對科學實驗室的投入,嶄新的實驗設備、齊全的實驗材料,為學生們的科學探索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精心挑選了一批專業素養高、富有責任心的科學教師;增加了科學實驗課的課時,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時間親自動手操作實驗;精心設計實驗課程,讓學生在實驗中感受科學的魅力。此外,該校還積極組織各類科學實驗活動和競賽,激發學生們的科學興趣,并舉辦“科學小實驗”競賽、開展科學社團活動、舉辦科技節等,給學生們提供了更多展示動手能力的空間。“科學實驗的推進,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們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
7月2日~7月5日,太原市杏花嶺區杏東小學分學科召開了期末質量分析會,全面總結本學期教學工作中的亮點與不足。科學組的老師們在分析后提出一系列改進建議:加強科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將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能力置于突出位置,讓孩子們體驗科學的神奇與奧妙,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假期可進行科學實踐活動,建議同學們通過觀察、拍照、繪畫等方式記錄過程,用心去感受科學的魅力。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將在未來社會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培養孩子們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認識至關重要。”在三晉小學的科學教育講座中,趙哲峰博士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深入淺出的解釋,向家長們展示了AI技術在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該校副校長徐靜還給家長們提出了假期開展科學活動的建議,比如與孩子一起進行戶外科學探索,引導孩子閱讀科普書籍,陪伴孩子進行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