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蘊含著改革的主題、改革的目標主線、改革的方式方法、改革的價值導向與根本保證等思想邏輯,我們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這些思想邏輯,保持戰略定力,弘揚實干精神,把準方向、守正創新、久久為功,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落到實處,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
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
每一個時代的改革主題都緊密圍繞該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黨的歷屆三中全會的主題,都是針對當時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本次全會的主題,是新征程上凝聚全黨全軍全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旗幟。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
以制度建設為主線
我國改革開放經歷了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完成體制機制和制度性變革重塑是深化改革的關鍵。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會闡明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邏輯主線,即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調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這一系列部署,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保障。
以全面依法治國為基本方式
治國理政離不開法治,法治化既是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范性、協調性,從而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改革與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要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改革的基本經驗,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鮮明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改革的基本方式。當前,我們黨面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和巨大的矛盾風險挑戰,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系列部署指明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的方向,為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提供了新思路。
以人民至上為價值導向
人民是歷史的主人,歷史靠人民來書寫。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才能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刻揭示改革的動力來源及其目的與歸宿,是人民至上價值導向在深化改革工作上的具體體現。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始終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健全社會生活保障到豐富人民的文化精神生活,從保障人民生產安全到提升人民群眾生活環境等,全方位全領域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的初心使命與責任擔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著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都是為了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決定》指導動員黨員干部將實踐創造作為源頭活水,及時發現、總結、集納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實踐經驗,使之上升為理論和政策,開展新的實踐,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以黨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
在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中國共產黨居于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改革必須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中國共產黨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堅強領導核心。堅持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才能讓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在革命性鍛造中變得更加堅強有力,讓黨的領導更加適應實踐、時代、人民的要求,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強政治保證。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保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不斷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作者:重慶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