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疾病,影響著全球數億人的健康,它就是慢性乙型肝炎。如不及時治療,慢性乙肝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如肝硬化、肝癌等。因此,了解慢性乙型肝炎、預防其傳播以及及時治療對于保障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
慢性乙肝是嚴重的疾病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慢性乙肝,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慢性乙肝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的并發癥。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球形、雙鏈DNA病毒,其外殼由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組成。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過血液、母嬰、性接觸和共用注射器等途徑傳播。因此,避免這些高風險行為可以有效預防乙型肝炎的傳播。
疲勞、惡心、瘙癢是急性期癥狀
乙型肝炎的癥狀因病情輕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在急性乙型肝炎中,大多數患者在感染后的2~6周內會出現癥狀,如發熱、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當病情進入慢性階段后,許多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癥狀,直到肝臟受到嚴重損傷時才被發現。
●疲勞:乙型肝炎的癥狀中,疲勞是常見的表現。由于肝病炎癥導致消耗增加,人體攝入的物質因肝功能受損不能被完全吸收利用,這導致了乙肝患者易感到疲勞。
●食欲不振:乙型肝炎的癥狀中,食欲不振也是常見的表現。由于乙肝病毒對肝細胞的損害,人體代謝功能受到影響,導致消化酶分泌減少,腸胃功能減弱,從而影響食欲。
●惡心、嘔吐、腹痛:惡心可能是由于肝臟炎癥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亂,導致胃酸分泌過多,或者膽汁分泌減少,進而引起胃部不適,產生惡心、嘔吐、腹部疼痛感。
●黃疸:由于肝功能異常,導致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升高,進而導致皮膚、鞏膜等組織變黃。黃疸通常分為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黃疸,乙型肝炎引起的黃疸主要是肝性黃疸。
●瘙癢:可能由于肝臟炎癥引起的皮膚敏感性增加,導致皮膚對各種刺激的反應增強,引起瘙癢。此外,乙型肝炎還可能導致肝功能損傷,影響膽汁分泌,引起消化不良,這也可能導致皮膚瘙癢。
●肝腫大:通常是由于肝臟炎癥引起的肝細胞損傷,導致肝細胞腫脹,引起肝臟體積增大。肝腫大還可能導致肝功能異常,影響膽汁分泌,引起消化不良,導致皮膚瘙癢、乏力等癥狀。
●蜘蛛痣、肝掌:乙型肝炎若發展為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現蜘蛛痣與肝掌的癥狀,蜘蛛痣是指一種像蜘蛛形狀的、鮮紅色或棕黑色的、中心有一小紅點的皮膚結節,它主要出現在上腔靜脈回流的區域,如頸部、面部、前胸上部、手背及手指背側、上臂等處,罕見于手掌及頭皮、腋窩等毛發區域,但可發生于長胡須和胸毛的皮膚,不發生于鼻、唇、頰粘膜,很少出現在腹部及下肢;而肝掌則是指雙手大小魚際處發紅,與周邊皮膚顏色有著顯著區別。
慢性乙肝的治療
? 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治療方法,旨在抑制病毒復制,減緩肝臟炎癥和纖維化的進展。常用的抗病毒藥物有干擾素、核苷(酸)類似物等藥物。
? 免疫調節治療:通過調節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能力。常用的免疫調節藥物有胸腺肽、干擾素等,這些藥物可通過調節免疫反應,增強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復制。
? 抗纖維化治療:安絡化纖丸、復方鱉甲軟肝片、扶正化瘀片等是治療肝纖維化的有效方藥,經動物及臨床研究證實其抗肝纖維化療效確切,對纖維化程度較重、肝硬化程度較重者可應用。
? 保肝治療:甘草酸制劑、水飛薊素制劑、多不飽和卵磷脂制劑、雙環醇等都有很好的抗炎、抗氧化及保護肝細胞的作用,可能對肝臟的炎性損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在臨床中,對于有明顯肝組織炎性反應或 ALT(谷丙轉氨酶)顯著增高的病人,可適當應用上述藥物,但不建議多藥聯用。
? 生活方式調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等,有助于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量攝入蛋白質和脂肪,避免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另外,定期進行肝功能、HBV、DNA等檢查,及時了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疫苗接種是預防的最有效方法
? 疫苗接種: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青少年和高危人群。對于新生兒,應在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第一針乙型肝炎疫苗,之后分別在1個月和6個月時接種第二針和第三針。對于青少年和高危人群,應按照醫生的建議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 避免高危行為:避免與乙型肝炎患者或HBV攜帶者進行無保護的性行為;避免共用針頭、剃須刀等個人物品;避免紋身、穿耳等可能導致血液傳播的行為。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吸煙、不飲酒、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等,這有助于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降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風險。
? 定期體檢:定期進行乙型肝炎血清學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乙型肝炎感染。
? 加強衛生意識:注意個人衛生,如勤洗手、保持生活環境清潔等,有助于減少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
? 母嬰阻斷:對于慢性HBV感染者,應在懷孕期間進行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采取適當的母嬰阻斷措施,以減少新生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風險。
慢性乙型肝炎通過早期發現、規范治療和預防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質量。治療需要長期堅持,不能隨意停藥或更改治療方案,否則可能導致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