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是人體一個重要的器官,承擔著身體的血液運行,確保身體健康。心臟內科疾病種類較多,包括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包疾病、心臟瓣膜疾病等,心臟疾病在發生之后需要及早進行治療,否則可危及到生命安全。
心臟內科疾病的治療
對于心臟疾病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 藥物治療:心臟病種類的不同則選擇治療藥物也是不同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可選擇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他汀調脂類等藥物。對于瓣膜關閉不全引起的心臟疾病可給予地高辛等強心劑治療。各種藥物的作用不同,利尿劑可將體內多余液體排出,有利于心臟負荷的減輕;β受體阻滯劑的作用是減緩心率,可明顯降低心臟耗氧量。藥物治療要根據患者身體的實際狀況進行選擇,主要是對輕度心臟疾病或者是病情相對穩定的心臟疾病患者進行治療。
? 介入治療:針對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進行治療,包括冠狀動脈狹窄、心臟瓣膜病變等,將導管經血管進入心臟之后進行修復或者矯正,可促進心臟血液供應正常,對心功能進行改善。
? 手術治療:介入治療難以滿足治療要求或者是病情嚴重的患者,可選擇手術治療,包括心臟移植術、經皮球囊擴張術、心臟搭橋手術等。
心臟內科疾病的預防
●飲食調理 在日常飲食方面要盡量清淡,保持低鹽低糖低脂肪的飲食原則,盡量不吃辛辣刺激、生冷堅硬、油膩煎炸的食物,如燒烤、蛋糕、肥肉、咸菜、動物內臟、油條等,不喝濃茶、咖啡以及碳酸飲料等,按時進餐,采取少食多餐的進餐原則,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建議食用瘦肉、脫脂牛奶、魚蝦、大豆及豆制品、各種水果蔬菜,可經常喝綠茶,食用油不要長時間吃一種,盡量少吃或者不吃松花蛋、魚子醬、動物肝臟等高膽固醇的食物。
●改善生活習慣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早睡早起,不熬夜,堅持適量的運動鍛煉,增強自己的體質,促進身體健康。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衛生,定期進行消毒殺菌,可在室內放置適量的綠色植物,多去戶外活動,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盡量居住在舒適安靜的環境,避免環境噪音的污染影響到日常睡眠質量。
●疾病控制預防 對于存在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的患者需要遵醫囑堅持用藥,不可隨意增減藥物或停止服藥,使血壓、血脂等水平處于正常范圍之內。在疾病發作的時候要立即臥床休息,避免運動,在病情穩定之后需要及早進行下床活動,并逐漸增加運動量,可咨詢醫護人員相關的康復訓練,從而改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