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彰顯新時代組織工作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我們要緊跟黨的步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組織工作會議精神,不斷激發黨員干部創先爭優的積極性,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著力打造政治上絕對可靠、對黨絕對忠誠的組工干部隊伍,在新時代新征程擔當新作為,為建設現代化地質湘軍、擘畫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奮力譜寫組織工作新篇章。
舉思想之旗,把牢理想信念“總開關”。組織是“形”,思想是“魂”,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既需要“造形”,更需要“鑄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思想的“旗幟”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一是錘煉堅定理想信仰。理想信仰上的堅定是加強和改進組織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始終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根本遵循,抓好科學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準確把握黨中央、省委各項決策部署,通過三會一課、黨建大講堂、廉政警示教育等方式豐富學習內容。堅持結合工作學、聯系實際學、帶著思考學、融會貫通學,引導黨員干部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把“兩個維護”作為最大的政治。二是創新黨建工作模式。遙感所黨委堅持黨對基層組織的全面領導,把準正確政治方向,加強政治引領,在“六個一”工作法的基礎上創新提出“七必講”:領導到基層必講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作風建設、業務重點工作、信訪維穩、安全生產、談心談話,堅持從思想上鞏固黨員的團結、壯大黨員的力量、純潔黨員的隊伍,以理論武裝強化凝心鑄魂,助推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
夯組織之基,發揮黨建引領“源動力”。黨建引領是組織工作的方向保證,只有方向正確了,才能在政治立場、政治道路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不會行差踏錯,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是從嚴建強班子。嚴格落實黨的政治生活、組織生活制度,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開好主題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推動黨員領導干部過好雙重組織生活,學在先、做在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抓好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選拔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優良的支委班子,做到“建好一個班子、帶好一支隊伍”。二是從嚴干部管理。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開展干部述職述廉暨民主測評,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解決自身問題;領導班子勵精圖治、團結奮進,帶頭珍惜崗位、珍惜機會,做好示范引領,帶頭破陳出新管大局,樹立有“位”就有“為”、有“職”就有“責”的理念,營造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和諧氛圍。三是從嚴陣地建設。利用單位現有資源,打造集學習教育、宣傳展示、會議活動等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黨建活動室,建設“美在金秋”離退休老黨員之家,不斷豐富黨建活動載體,構建積極健康的黨內組織生活。
強隊伍之本,鍛造德才配位“先鋒隊”。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其中之一是“以鍛造堅強組織、建設過硬隊伍為重要著力點”。一支本領過硬、業務精湛、擔當作為的組工干部隊伍是我們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源泉,組織優勢需要通過隊伍優勢充分彰顯。因此,需要牢固樹立有“位”就有“為”、有“職”就有“責”的理念,突出抓好干部隊伍建設,準確把握“三個區分開來”,用好考核“指揮棒”,比干勁、比擔當、比業績,有組織、有計劃地將干部放到投標引資、項目建設、信訪維穩、基地服務等關鍵吃勁崗位鍛煉,讓干部在實踐中彌補知識缺陷、能力短板、經驗弱項,努力成長為行家里手、內行領導。建立組工干部后備人才儲備機制,著重在儲備年輕干部生力軍上發力,嚴進寬出動態調整年輕干部儲備庫,對“好苗子”實行建檔立卡、一人一帶精準培養政策,由領導班子成員定期聯系服務年輕干部,健全年輕干部實踐歷練、培養提拔的良性機制,練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興調研之風,練好實事求是“基本功”。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制勝法寶,正確的決策制定離不開調研,同樣政策的貫徹落實也離不開調研。以進一步深化主題教育成果鞏固和轉化為契機,堅持“四下基層”,推動“走找想促”落實落細,圍繞黨建工作、人才建設、產業發展、經營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由領導班子領題調研,深入一線項目、聯點支部察實情、謀實策、出實招、辦實事,提出切實可行可操作的對策措施,修訂完善相關制度,并及時固化經驗做法,以解剖一個問題,建立一套制度,推動解決一類問題。
謀為民之策,做好民生實事“加減法”。組織工作說到底就是以人民至上,必須以“走好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始終厚植為民情懷,踐行正確的政績觀,從思想深處解決好“政績為誰而樹、樹什么樣的政績、靠什么樹政績”的問題,以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根本評判標準,在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做“減法”,在群眾迫切需求回應上做“加法”,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職工心坎上,在“顯績”上顯民生溫度,在“潛績”上顯民生厚度,為推動組織工作發展夯實民生基礎。
聚人才之力,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智力支持和關鍵所在。高質量發展需要在人才引育留用上握指成拳,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強所戰略,樹立國際視野,著眼科技攻堅,注重改革創新,突顯組織關懷,在“優選、精育、活用、關愛”上下功夫。既要重視職務干部,也要用好專技人才,強化“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思想認識,充分挖掘現有人才資源潛能,積極培養各類科技人才專家,立足科技研發,根據單位的產業發展需求廣納高精尖人才;聘請行業領軍人物作為單位專家顧問,定期組織培訓和交流;推進導師履職評估制度,進一步發揮傳幫帶作用。借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為支點,以“人才高地”賦能“創新高地”,突出強化現代化復合型人才的支撐作用,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人才,加快產業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答好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命題。
(作者單位:湖南省遙感地質調查監測所黨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