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自改革開放后,我國的醫療衛生體制得到了全面發展和改革,尤其是受企業管理模式的影響,我國醫療機構在醫院管理方面迅速發展,實現了跨領域、跨專業、跨學科、跨行業的突破,成為現代醫療衛生改革、健康照顧服務管理的重要內容。
那么,醫院管理中的“管”究竟是管什么呢?
醫院管理中的管,其實質是醫院管理的范疇或基本內容。從內容上劃分,醫院管理主要分為兩大類,即流程管理與綜合管理。
所謂流程管理,就是指管理醫院醫療服務的流程,其包括對“疾病”診斷、治療、康復過程的管理。在流程管理中,醫院管理的范圍主要局限于醫療服務領域,或者說主要局限在醫院內部。由此可見,醫院管理的基本范疇就是醫療服務管理。同時,醫療服務管理既是醫院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醫院管理的目標。
所謂綜合管理,也就是全面組織管理,其管理的范疇除了對“疾病”實施預防、診斷、治療、康復過程管理以外,還包括從全面組織管理和更為廣泛健康照顧服務體系的角度界定的管理內容。這種管理的特點就是除了注重疾病治療的整個過程以外,還注重醫院內部的醫療服務,以及整個社會環境對于醫療服務開展的要求和社會環境和醫療服務間的關系。現代醫院管理和以往條條框框的醫療服務不同,現代醫院管理將作為社會組織的醫院培訓放在健康服務系統中進行考察。
在現代醫院管理中,其管理模式存在著不少弊端,如缺乏健康管理理念、醫院管理活動偏離社會發展需要與方向、醫院作用無法發揮等。落后的醫院管理理念,導致醫院管理的核心目標是以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主,忽視了醫院作為醫療服務機構的健康照顧服務社會的作用,導致醫院在開展醫療服務時,只注重疾病治療,忽視了病人的需求。此外,醫院管理的主要內容都集中在醫院內部,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過于經濟化、商業化,缺乏法規政策和社會性管理。
現代醫院管理的基本范疇與管理核心,應該以社會健康需要管理為主。社會健康需要既是衛生政策框架和醫院管理活動的價值基礎與理論基礎,又是衛生資源分配、確定健康服務優先領域的原則。
以社會健康需要管理為范疇和核心的醫院管理,不但符合社會發展、衛生事業發展基本規律與方向,還能明確醫院在健康照顧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指明醫院管理的發展方向。
第一,社會健康需要管理強調的是健康需要評估,以確定人們的身心健康狀況和目前的處境為內容,幫助人們摸清自身的健康需要,并提供適合人們健康需要,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健康服務。
第二,社會健康需要管理的目標就是及時滿足社會認可的健康需要。醫院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切不可過分追求自我目標,要和社會政策目標保持一致,避免與國家宏觀社會政策目標相互脫節,成為實現社會健康需要目標的社會工具。
第三,社會健康需要管理的對象是國民的健康需要,要注重“病人”服務、注重“普通公民的健康需要”服務,讓我國國民處于醫療健康服務的中心,取代傳統醫院管理的疾病和醫療服務。
第四,社會健康需要管理的范圍,已經超出了傳統醫療服務的范圍,其內容更加廣泛、更加繁多。在評估健康需要要素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評估健康資源。摸清有多少資源可以用于健康服務,以促進和維持健康,治療各種疾病。(2)測量健康狀況與健康問題,摸清現存服務狀況。(3)最大化健康收益。醫院管理要跳出醫院的小圈子,從公共衛生角度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醫療服務重點,用有限的衛生資源獲得健康狀況,最大限度滿足大眾的健康需要。
第五,社會健康需要管理的基本手段,并不是企業管理手段和經濟學方法,而是以流行病學、人口統計學和衛生經濟學為手段,獲取健康服務成本、人口疾病負擔、死亡率水平等信息。
(作者單位:山東省蒙陰縣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