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于屋頂,就是接受苦難的神。
沒人塵土,就是被拋棄的衣袍。
它也曾像母親的臂彎一樣,為我們擋風,為我們遮雨。
而現(xiàn)在,它只是青苔寄宿的一片破舊之物。
在歲月的車轍里,瓦不再是瓦。當一片,或者數(shù)十片、數(shù)百片從屋頂?shù)袈洌鼈兊拿\,已經(jīng)成為石子的一部分。
沒有瓦庇護的屋子,形如枯槁,聳立在建筑美學里的傲骨,在雨水的侵蝕中,將靈魂的棲居地化為烏有。
當風灌滿破舊的屋宇,沒人地面的瓦片,是房屋掉落的骨頭。在頹敗來臨之前,它事先安葬了自己的靈魂。
木頭
當我們繁忙的雙手,觸摸不到故鄉(xiāng)的柴火,她們的苦難也剛好萌生,冬天的寒冷,會讓這種艱難持久彌新。
火爐中燃燒的木塊,照亮的只是兩張毫無波瀾的臉龐。在清晨的煙霧中,她們坐在小板凳上,面對面喝茶。木塊代替碳火,在爐膛里發(fā)出灼亮的火焰。蒼老的雙手,是柴的另一種形式。
有時,早起的麻雀代替兩個人的對白。
有時,一聲咳嗽打斷了此刻幸福的寒暄。
拐杖安靜地放在門口的角落,像一個身披霞光的守護神。
木門、木桌、木梳、木沙發(fā),在清晨的序列中緩緩睜開眼睛。
木頭的靈魂,在懺悔中得到了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