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衛生事業單位對外在保障社會健康和公共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內科學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尤其是規范開展社保管理,可保障職工權益,提高職工的幸福感和工作積極性。
H單位是一家公共衛生事業單位,擁有先進的檢測設施設備和一支專業的技術人才團隊,致力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全面、高質量的公共健康服務,包括負責當地的疾病監測、疾病研究、疫苗接種,以及提供第三方檢測服務等公共衛生領域工作。然而,H單位在社保管理方面面臨一些挑戰,需要加強關注、厘清問題,有針對性地予以改進和提升。
●對社保政策執行不到位
事業單位要想高效執行社保政策,首先需要在內部開展廣泛宣傳,以確保職工了解和掌握政策內容。然而,H單位宣傳社保政策的渠道有限,宣傳覆蓋面較小,導致部分職工對社保政策存在認知上的偏差,甚至是基本不了解,進而對單位社保管理存在一定的質疑、不滿。
除了廣泛宣傳,社保政策的有效執行還離不開監督機制。然而,H單位針對社保管理的監督機制相對不足,沒有建立專門的監督部門,且缺乏有效的執行監督手段,容易引發社保管理漏洞,導致對社保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和檢查不到位,以及相關管理中的不當操作不易被察覺,增加社保資金流失和浪費的風險。
●社保登記與信息管理不善
H單位社保登記流程煩瑣、手續復雜,職工在辦理參保手續時往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和較大的精力,從而引發職工對相關管理的不滿。同時,煩瑣的流程也會占用職工本職工作的時間,進而影響工作效率。
H單位在社保信息管理中還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時的問題,如未能將職工的個人信息、工作崗位和收入等數據的變化情況及時更新至社保系統,以致損害職工權益,影響職工充分享受社保待遇。另外,H單位不及時更新職工參保信息也會帶來社保管理上的混亂,增加出錯的風險。
●社保待遇審核與發放延遲
H單位的社保待遇審核流程繁復、冗長,存在過多環節和部門審批節點,導致審核耗時長,信息傳遞不暢,職工和社保管理人員需要向多部門提交審核文件,并對來自不同部門的審核意見分別進行修改,不僅增加管理成本,也耗費職工和相關社保管理人員的精力,并且影響職工按時享受社保待遇。
除了審核流程方面的問題,H單位社保待遇發放機制也存在不足,如發放流程不透明、發放時效性差、發放準確率不高等,導致職工待遇的發放出現延遲或錯誤。例如,信息不及時更新或系統故障等,導致職工社保待遇計算錯誤或發放延遲。
●社保管理透明度不足
社保由職工和單位共同繳納,其中員工部分由單位代扣代繳。然而,H單位對于社保繳納的過程與明細并未向職工主動公開,職工對此常抱有猜疑和不滿,進而降低對單位的信任。
●加強政策宣傳和執行監督力度
1.定期組織培訓。為了提高社保管理的效率和質量,H單位需加強對職工有關社保政策的宣傳培訓。一方面,定期組織全體職工參加社保政策培訓課程,課程內容涵蓋最新的社保法規、政策變化、參保操作流程、權益保障等內容,確保所有職工都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社保政策信息;另一方面,針對不同職工在社保管理中的角色采取差異化培訓,如對于基層職工,重點向其講解社保政策對個人的具體影響和本單位社保參保、繳納等流程,對于管理層,更多地向其講解社保政策的管理要求、明確其監督責任,提高本單位社保管理的專業性和規范性。
2.建立政策執行監督機制。H單位應建立健全政策執行監督機制,以確保社保政策在本單位的有效實施。首先,H單位應建立社保管理監督小組,小組組成包括一名單位領導層成員、相關部門人員(包括財務、法務、人力資源等多部門工作人員)、若干職工代表以及獨立第三方(如外部專家、社保基金管理機構等),這樣的組成可以確保小組具有決策權、問題處理能力,并能夠代表職工的權益,保證監管的廣泛性、專業性、公正性。小組主要職責是定期檢查社保政策在本單位的執行情況,評估政策執行的有效性,并提出改進建議。其次,H單位應制定明確的政策執行監督流程和評價標準,監督流程包括定期檢查、隨機抽查、職工反饋等環節,確保覆蓋社保管理的各個方面;評價標準則根據社保管理目標設定,需要明確參保率、資金使用效率、職工滿意度等關鍵指標。最后,H單位還可以引入職工反饋機制,鼓勵職工監督社保管理全流程并對異常情況進行舉報,為職工提供安全的舉報渠道,確保他們在不受任何不利影響的情況下提供真實的反饋信息。
●規范參保登記和信息更新管理
1.統一參保登記標準。為了提高社保管理的規范性和效率,H單位需統一和規范參保登記標準,制定詳細的參保登記操作手冊,手冊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明確參保登記的環節和責任人,確保參保登記工作的落實;
(2)規定參保登記所需的材料,提供統一的參保登記表格,并明確填寫規范;
(3)明確參保登記的時間和地點,設立便捷的參保登記窗口;
(4)明確參保資格判斷標準,提供參保資格判斷參考依據。
2.完善信息更新制度。H單位應通過信息化手段,確保任何可影響職工社保變更的信息(如崗位調整、薪資變更、家庭情況有變等)都能夠被及時反饋到社保管理系統中,實現對相關信息的實時更新,減少人工操作帶來的錯漏情況,提高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另外,H單位還應建立信息更新審核機制,確保更新后的信息準確無誤。
●優化社保審核流程和發放的時效性
1.簡化審核流程。為提升社保管理的效率,H單位首先需要對現有的社保管理審核流程進行梳理和評估,識別出流程中的冗余步驟,從而簡化審核流程,如對于社保申請的審核環節,可將目前的多部門輪流審批調整為部門間協作,以簡化流程、節約時間;其次,應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如搭建專門的社保管理系統,實現在線審核,申請人上傳相關材料后,系統將自動按照既定規則對材料進行初步檢查、篩選和分類,對于符合條件的申請自動預審通過,減少人工介入,顯著提升審核效率;最后,應定期對社保管理審核標準進行重新評估,確保其符合實際操作需求。
2.提高發放的時效性。H單位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保發放的自動化流程,實現社保審批通過后,相關社保資金可自動進入發放流程。而這一過程的實現需要由穩定可靠的信息系統保證資金流轉的安全和準確。對于社保金發放至個人賬戶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H單位應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如設立專門的服務熱線或在線咨詢窗口,以便職工的相關疑問和問題反饋能夠及時得到響應。
●增強社保基金管理的透明度
為了確保社保繳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首先,H單位應當對職工加強社保知識普及,提高他們對社保管理要求的知曉程度,具體可以通過定期舉辦社保知識講座、在單位內部網站中發布社保政策解讀和繳納指南等方式實現,確保每一位職工都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社保權益。其次,H單位應進一步增加社保管理的透明度,定期公布單位整體的社保繳納情況,如繳納總額、繳納比例、繳納人數等關鍵數據,讓職工對單位的社保管理有更為直觀的了解。同時,H單位還應主動為職工提供個人的社保繳納明細,包括個人繳納部分和單位繳納部分,讓職工清楚自己的社保繳納情況。最后,為了進一步提升社保管理的規范性和可信度,H單位還應引入第三方審計機構進行年度審計。第三方審計機構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專業性,能夠對單位社保管理進行客觀公正的評估。審計結果應當向全體職工公開,這樣不僅能夠讓職工對單位的社保管理有更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可提醒單位管理者及時調整和改善社保管理中的不足之處,確保職工的社保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作者單位 廣東省生物制品與藥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