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護理的知識、態度、行為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方法選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烏魯木齊市8所三級甲等醫院的182名腦神經科護士為研究對象,調查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態度、行為現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182名護士腦卒中早期康復知識維度得分(72.57±6.79)分,得分率72.57%,處于中等水平;態度平均得分(89.62±2.94)分,得分率89.62%,處于較高水平;行為平均得分(62.08±21.50)分,得分率62.08%,處于中等水平。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年齡是護士早期康復知識及態度維度得分的影響因素(P<0.05);職稱、親友中是否發生過腦卒中是護士早期康復行為維度得分的影響因素(P<0.05)。結論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態度積極,但對護理措施實施較少。建議開設康復護理培訓班,鼓勵護士進行知識更新,加強自我學習,從而改善護理行為,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腦神經科護士;腦卒中;早期康復;認知;態度;行為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21.017
Analysisofcognition,attitude,behaviorstatusandinfluencingfactorofneurologicalnuqKpfmbYc3evPppc3QMXK/Q==rsesforearlyrehabilitationofstroke
LIYufeng,LIUDandan,ZHANGJuanjuan,YUANYifang,XUJufang
DepartmentofNeurosurgery,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830063,Xin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cognition,attitude,behaviorstatusandinfluencingfactorofneurologicalnursesforearlyrehabilitationofstroke.MethodsAtatolof182neurologicalnursesfrom8tertiaryhospitalsinUrumqi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subjectstoinvestigatethecognition,attitudefromDecember2022toJune2023,andbehaviorstatusofneurologynursesforearlyrehabilitationofstrokeandanalyzetheirinfluencingfactors.ResultsThescoresof182neurologicalnursesduringearlyrehabilitationofstrokewere(72.57±6.79),thescoringratewas72.57%,whichwasinthemiddlelevel.Theaveragescoreofattitudewas(89.62±2.94),andthescoringratewas89.62%,whichwasatahighlevel.Theaveragescoreofbehaviorwas(62.08±21.50),andthescoringratewas62.08%,whichwasinthemiddlelevel.Multivariate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agewastheinfluencefactorofnurses’earlyrehabilitationcognitiondimensionandattitudedimension(P<0.05);Theinfluencefactorsofnurses’earlyrehabilitationbehaviorweretheirprofessionaltitleandwhetherstrokehadoccurredamongrelativesandfriends(P<0.05).ConclusionNeurologicalnurseshaveapositiveattitudetowardsearlyrehabilitationofstroke,buttheydonotimplementnursingmeasuresenough.Itissuggestedthatrehabilitationnursingtrainingcoursesshouldbesetuptoencouragenursestoupdatetheirknowledgeandstrengthentheirself-learningsoastoimprovenursingbehaviorandimprovenursingquality.
[Keywords]Neurologicalnurses;Stroke;Earlyrehabilitation;Cognition;Attitude;Behavior
腦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50%~7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1-2]。為最大限度地幫助患者減少后遺癥,改善運動功能,早期康復干預是必要的。早期康復指在急性腦卒中后2周內開始的干預措施[3]。研究證實,在腦卒中發病的最初2周內開始康復策略是有益的[3]。這可能與腦卒中早期存在“窗口期”、在此期間的神經可塑性大及對大腦損傷的反應增強、康復效果好有關。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腦卒中的最佳治療量或劑量仍未被確定,卒中后更早和更頻繁的活動不影響生活質量[4-5]。神經科護士在腦卒中早期康復中作為主要的參與者、指導者及咨詢者可發揮廣泛的作用,包括評估、識別和監測、康復及心理支持[6]。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及生存質量與護士早期康復的知識、態度及行為息息相關。因此,本研究通過調查腦神經科護士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態度和行為現狀并分析影響因素,為改善護士腦卒中早期康復護理水平提供科學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烏魯木齊市8所三級甲等醫院的182名腦神經科護士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有智能手機,會微信操作;②可獨立完成量表,無表達及溝通障礙;③工作1年以上;④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①由于病假、事假、產假等原因在調查期間不在崗或實習的護士;②不為患者提供直接護理服務的護士。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包括性別、年齡、工作年限、是否為康復專科護士、所在科室、最高學歷、職稱、婚姻狀況、生育情況、親友中是否發生過腦卒中等10項。
1.2.2腦卒中早期康復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問卷查閱相關文獻,自制調查問卷展開調查。Cronbach’sα系數為0.887。①康復知識測評問卷:包含10道題目,從“完全不熟悉”到“完全熟悉”,每道題計1~10分,總分100分;<60分為不熟悉,60~85分為基本熟悉,>85分為完全熟悉。②康復態度測評問卷:包含20道題目,從“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每道題計1~5分,總分100分;<60分為較差,60~85分為較好,>85分為好。③護士執行康復護理的行為測評問卷:包括良肢位擺放、協助患者進食、洗漱、更衣、如廁、洗澡、床上主動運動、患肢被動運動、康復用具(拐杖、輪椅)的使用、平衡訓練、體位轉移訓練、步行訓練、上下樓梯訓練、肺康復訓練、吞咽功能訓練、語言功能訓練、認知功能訓練、心理干預、給家屬做康復訓練指導、給患者做康復訓練指導等共20道題目,按“沒有做、1次/周、2~3次/周、1次/d、>1次/d”分別計1~5分,總分100分;<60分為不好,60~85分為較好,>85分為好。
1.3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在調查前取得相關醫院的同意及配合,對參與調查的腦神經科護士解釋并說明調查的目的與調查內容,使護理人員能夠積極配合問卷調查工作,并如實填寫護理認知情況,保證調查結果的科學性及合理性。調查過程中總計發放200份問卷,回收18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1%。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態度及行為采用頻數及均數±標準差()描述;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知識、態度及行為的單因素分析使用t檢驗或F檢驗;以知識、態度及行為維度的總分分別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態度及行為現狀
182名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態度及行為維度得分分別為(72.57±6.79)分、(89.62±2.94)分、(62.08±21.50)分,見表1。
2.2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態度及行為的單因素分析
不同年齡、工作年限、職稱、婚姻狀況、生育情況的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維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態度維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工作年限、職稱、婚姻狀況、生育情況、親友中是否發生過腦卒中的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行為維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態度及行為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以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態度及行為維度得分作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賦值見表3。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是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知識維度及態度維度得分的影響因素(P<0.05);職稱、親友中是否發生過腦卒中是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行為維度得分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4。
3討論
3.1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態度及行為現狀分析
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態度普遍較積極,但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與行為有待進一步提高。本研究中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得分為(72.57±6.79)分,處于中等水平,表明腦神經科護士對早期康復相關知識掌握程度不高,與國內研究結果相似[7]。本研究中,絕大多數腦神經科護士認為早期康復實施時間應在48h后,甚至推延至更晚,而最新研究指出腦卒中患者一旦臨床穩定,應立即開始康復治療,包括床上被動運動、良肢位擺放等[8]。相關研究指出,根據血流動力學穩定性和安全性標準,開始早期活動的最佳時間是>腦卒中24h,建議動員時間在15~45min,每天分為1次、2次或3次,早期活動應側重于坐姿、站姿和行走活動[9]。護士對知識的熟悉程度是腦卒中患者在早期自主實施康復鍛煉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醫院管理者應開展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水平。本研究中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態度得分為(89.62±2.94)分,處于較高水平,說明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態度普遍積極,表現在提倡醫、護、技多學科協作,渴求康復知識、理論及技能。相關研究指出,態度上的轉變是促進行為改變的關鍵[7]。本研究中的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具備積極向上的態度,這為開展腦卒中患者康復鍛煉、改善護理行為打下良好的基礎。本研究中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行為得分為(62.08±21.50)分,處于中等水平。本研究發現,如果沒有醫生的醫囑,護士在日常工作中極少對患者主動實施早期康復。從長遠看,超過30%的患者有持續的殘疾和相應的服務需求,早期康復應從急性期開始,并持續到社區,為腦卒中患者的長期健康提供支持和信息[10]。但腦神經科護士往往更注重在醫院腦卒中單元的康復訓練及知識教育,忽略腦卒中患者對延續性康復的需求,導致康復訓練的落實率較低。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長期康復護理需求,護士可通過強化患者對康復效果的了解,從而提高患者對康復的依從性;同時,醫院應強化腦卒中康復護理建設,提升康復實施效果。
3.2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知識、態度及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腦神經科護士的年齡是腦卒中早期康復知識維度及態度維度的影響因素,與國內外相關研究一致[11-12]。新入職的護士由于在校期間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腦卒中早期康復知識學習,工作時間較短,腦卒中康復的臨床實踐經驗少,加之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理論知識專科性強,導致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理解力低,在康復訓練的實踐中融合度及契合度不足,常常表現出消極的態度,護理事件差錯率較高。而年齡較大的腦神經科護士,有更多的機會參加康復培訓學習,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了解患者對康復治療的需求,康復知識豐富,并能在腦卒中單元中熟練地運用早期康復技巧,不斷更新康復新知識,提升康復工作能力,進而提高腦卒中早期康復的護理質量。因此,實施的層級培訓、教學查房、品管圈、醫生及照顧者共同參與模式等,可促進新入職護士的快速成長。在臨床工作中逐漸內化于心是最好的實踐方式,護士在深化早期康復訓練重要性的同時應熟練掌握康復訓練技術,從而更好地開展康復護理工作。職稱、親友中是否發生過腦卒中是腦神經科護士早期康復行為維度的影響因素。職稱的高低是腦神經科護士工作能力及整體素質的重要指標,掌握的康復訓練相關知識越細致、廣泛并有深度,對護理工作的態度與能力水平就越高[13]。親友中發生過腦卒中的腦神經科護士,首先會激發學習腦卒中相關知識的動力,主動尋求幫助,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較高,進而促使其更積極的健康行為;其次,在對有多種危險因素的腦卒中患者進行康復評估時,可進一步強化及鞏固康復知識,提升關注度,積極指導及參與康復訓練,增強腦卒中幸存者的康復能力和康復潛力,減少不良事件發生[14-15]。
綜上,腦神經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的知識及行為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年齡、職稱、親友中是否發生腦卒中是影響腦卒中早期康復知識、態度及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開展系統性及專業化的康復培訓,建立一個由醫生、護士、康復治療師、患者及其照顧者協同的康復護理模式及拓寬腦神經科護士的康復知識領域,對提高護理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宋美璇,趙春艷,李剛,等.腦卒中后運動功能恢復預測模型的研究進展[J].上海護理,2023,23(12):60–64.
[2] 符曉艷,甘小婭,王敏,等.肌力分級的功能訓練視頻宣教對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重慶醫學,2023,52(24):3770–3774.
[3] COLEMANER,MOUDGALR,LANGK,etal.Earlyrehabilitationafterstroke:Anarrativereview[J].CurrAtherosclerRep,2017,19:59.
[4] BELAGAJESR.Strokerehabilitation[J].Continuum(MinneapMinn),2017,23:238–253.
[5] CUMMINGTB,CHURILOVL,COLLIERJ,etal.Earlymobilizationandqualityoflifeafterstroke:FindingsfromAVERT[J].Neurology,2019,93:e717–e728.
[6] CLARECS.Roleofthenurseinacutestrokecare[J].NursStand,2020,35:68–75.
[7] 左紅梅,薛文星,段愛旭,等.神經科護士腦卒中早期康復護理知信行現況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2):163–169.
[8] THOMMESSENB,WYLLERTB.Hospital-basedrehabilitationafterstroke[J].TidsskrNorLaegeforen,2007,127:1224–1227.
[9] MARIANAMJ,MENDESBV,BAZANR,etal.Earlymobilizationinacutestrokephase:Asystematicreview[J].TopStrokeRehabil,2023,30:157–168.
[10] DWORZYNSKIK,RITCHIEG,PLAYFORDED.Strokerehabilitation:Long-termrehabilitationafterstroke[J].ClinMed(Lond),2015,15(5):461–464.
[11] 王賽男,朱伊黎.神經外科護士對腦卒中早期康復護理知信行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22,60(36):91–95.
[12] PETRUSEVICIENED,KRISCIUNASA.Evaluationofactivityandeffectivenessofoccupationaltherapyinstrokepatientsattheearlystageofrehabilitation[J].Medicina(Kaunas),2008,44:216–224.
[13] 李陽,成毅.神經內科護士的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認知、態度、活動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3,8(23):5–8.
[14] IMURAT,NAGASAWAY,FUKUYAMAH,etal.Effectofearlyandintensiverehabilitationinacutestrokepatients:Retrospectivepre-/post-comparisoninJapanesehospital[J].DisabilRehabil,2018,40:1452–1455.
[15] 胡艷紅,陳晨,廖文藝.反饋式早期康復護理對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22,20(2):163–165.
(收稿日期:2023–12–22)
(修回日期:202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