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出口已經連續三年實現高速增長,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正在進一步增強中國汽車在新賽道上的全球競爭力。
中國海關數據的最新顯示,今年1-4月,我國汽車出口182.7萬輛,同比增長33.4%,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42.1萬輛,同比增長20.8%,基本延續了高速增長的態勢。而且這幾年我國汽車出口呈現出企業多元化、市場多元化、產品多元化的特點,也間接體現出我國車企的綜合競爭實力在不斷提升。
2024年面對越發內卷的國內市場,面對國際市場對汽車進口的安全、政策門檻的加嚴,中國車企加快本地化生產銷售的步伐。而以吉利汽車、奇瑞、比亞迪、長城汽車為代表的汽車企業,也已開始了全球的動力布局。
事實上,近幾年很多中國品牌的汽車動力已經率先開始技術輸出。比如,比亞迪很早就與豐田、奔馳展開電動汽車領域的技術合作;吉利去年就與雷諾集團成立動力總成合資公司,與在不久前舉辦的第四屆車用動力系統國際高峰論壇上,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透露,寶騰汽車已經在寧波前灣新區成立了首個海外技術中心,其研發體系將進一步與吉利技術體系深度融合,此外企業也在與雷諾、奔馳、波蘭電動汽車等歐洲企業一起合作。“吉利將堅持車用動力系統的多元化戰略發展方向,做到能源形式的不設限,與全球伙伴深度共創,共同推動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發展。” 淦家閱表示。
車企出海,必須認識到海外市場的差異性需求,因地制宜開拓市場。比如,純燃油車、HEV車型在海外仍然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而純電動汽車在東南亞等區域市場也備受青睞。當然更重要的是,中國汽車出海,還必須有過硬的技術、可靠的質量、有競爭力的成本和優質的全球化服務體系保駕護航,才能切實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才能讓海外市場行深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