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兩座新建的、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的柑橘冷藏庫,出現在宜都市紅花套鎮吳家崗村產業園內?!皠偤泌s上今年收橘子,再晚一點都不行?!备涕俜N植戶王能喜興奮地說。
“有了冷庫,幾個村的柑橘可以就近入庫,做成罐頭銷往海外,再也不愁賣了!”村黨總支書記陳仁斌介紹,聯村企業豐島公司不僅帶動全鎮柑橘產業的發展,還解決了近1000名村民的就業問題。
一年前,在紅花套鎮黨委協調下,吳家崗村、周家河村、大溪村、楊家畈村等四個村統籌項目資金和人力等資源,采取村集體入股的方式與豐島公司合作建設柑橘冷藏庫,為鄉村產業振興再添新動力。
“這是我們調研時發現的一個黨委統籌、企業幫村的典型案例?!币瞬形M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正是一個個集中優勢資源、深化地域合作、拓展鄉村振興成果的探索與實踐,共同促成了“五千行動”的揚帆遠航。
山鄉好味“火出圈”
今年,點軍區橋邊鎮天王寺村的小水果“出圈”了。
“不少游客專為水果而來,村里甚至要賣斷貨了。”天王寺村黨支部書記周文興介紹,2023年,村里的小水果登上了點軍區第三屆小水果品質鑒評會的舞臺,一舉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水果。
天王寺村有9家家庭農場,種植臍橙、油桃、李子、桑葚等小品類水果,品質不錯卻鮮為人知。2023年,點軍區農業農村局和文旅局進一步擴大農副產品推介活動的規模和多樣性,同時打造“點軍好味”品牌,將各村的優質農副產品包裝成禮盒,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要全面實現鄉村振興,補短板必不可少。針對遠安縣茅坪場村的10名防止返貧監測對象,聯村單位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10位校領導與其一一結對,問需問難。
除此之外,各級政府根據地域特色做好縣市區規劃、鄉鎮規劃,為鄉村發展統籌資源、取長補短,為充分激發鄉村活力深入謀劃、大膽實踐。
“兩家企業都‘盯’上了閑置的石柱小學,想開發成為土家文化和屈原文化的研學基地。”秭歸縣九畹溪鎮石柱村黨支部書記馬金波介紹,有了宜昌市工商聯的牽線搭橋,不斷有企業帶著項目前來,為石柱村農文旅轉型發展添磚加瓦。
多年來,石柱村的傳統農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花橋香稻、泉水梨等農產品也成為秭歸縣響當當的名片,但受限于地形,始終難以形成規模。
聯村單位長江委協助打造特色村寨;縣供銷社為農產品銷售提供渠道支持;縣農技服務中心將該村納入農業產業示范村;景區開發商主動上門,洽談聯村共建一條旅游線路……石柱村脫胎換骨,逐漸成為一片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熱土。
優質資源找上門
在枝江市仙女鎮向巷村,漫坡的樹上掛滿了黃澄澄的橘子,“吉吉屋”“吉吉餐廳”里游人如織,“橘子工坊”里的主播們熱火朝天進行著講解。
“隨著鄉村文旅熱的興起,我們村開拓了農家樂、垂釣園、采摘園等農旅融合項目?!毕蛳锎妩h支部書記周代年介紹,這些項目資金全部來源于村合作社。
在“五千行動”推動下,向巷村黨支部領辦村集體股份制經濟合作社,將村里零散的柑橘種植進行整合,形成規模效益,讓向巷村成為家喻戶曉的柑橘種植村。同時,黨支部合理規劃全村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將合作社每年利潤的20%用于打造民生項目、解決民生問題、建設基礎設施,獲得了村民們的廣泛好評。
“支部領辦合作社,相當于黨支部為合作社背書,為合作社的發展提供組織保障,讓村級產業凝聚力更強,村民群眾更加信任?!敝形N⒔M織部部長李興苗說。
資源整合,產業興村?!拔迩袆印弊尭鄡炠|資源主動找項目、找機會,為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就在去年,我們村一次性獲得了一筆500萬元的貸款。”談起這件“天上掉餡餅”的事,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鄭家榜村黨支部書記鄭書金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表示,村里準備利用這筆貸款盤活村里閑置的一座別墅和20畝地,建設民宿和休閑農莊。
據介紹,鄭家榜村依靠4A級景區清江方山,一直在發展休閑民宿、農家樂等鄉村旅游產業,但資金不足一直是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掣肘。
“我們以前最大的一筆資金只有50萬,來投資的私人老板還要求村里給做擔保?!编崟鹫f,零零散散的項目和扶持資金有一些,但實在太少,可謂是“滴水難解久旱”,“我們只能有多大碗就吃多少飯,有一點錢就建一點。”
近年來,湖北三峽農村商業銀行逐步完善農村信用體系,推動“整村授信”。去年9月,該行“金融村官”來到鄭家榜村,僅用3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村授信工作,并讓村里及時拿到了這筆500萬的貸款。
文藝人才成“常客”
“青崗坪,在云上,你是人間美天堂……”2023年11月18日,這是一個令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賀家坪鎮青崗坪村村民都值得驕傲的日子,由村民們自己創作的村歌——《云上村莊青崗坪》獲得了2023年中國村歌大賽二等獎。
“我們村的廣場舞隊,唱著自己的村歌,跳著巴山舞改編的舞蹈,真給全村長臉!”村黨支部書記張啟兵說,這來之不易的成果要感謝丁曉宏。
丁曉宏是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文工團的文藝干部。去年,他主動找上村“兩委”,交流了以青崗坪的康養文化和茶文化為主題編寫村歌的想法。
作詞譜曲、拍攝MV、送作品參加初賽、指導村廣場舞隊編舞備賽……丁曉宏將青崗坪村村歌一步步送上了全國決賽的舞臺。“能在全國性的舞臺上亮相,我們值得炫耀一輩子?!贝鍙V場舞隊隊長陳秀菊說。
“五千行動”開展以來,宜昌市委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推進移風易俗,集中各文化單位人才力量下沉鄉村,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為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再添人才動力。
今年五一期間,宜都市陸城街道尾筆村一年一度的村文化節如期舉辦,舞蹈隊、大鼓隊、志愿者,就連主持人都是村里的熟面孔?!耙郧拔覀冝k文化活動,還要到隔壁村借隊伍來演節目。如今每個塆組都有了自己的文化隊伍。”村黨支部書記黃攀虹說。
陸城街道文化中心的黃瑞主任來了、宜都市老年大學的劉曉玲老師也成了“常客”……大到鄉村活動的策劃、整合培訓資源,小到每一個環節的安排、每一個節目的細節,他們不遺余力地悉心指導,幫助尾筆村舉辦了一場又一場文化活動,培育出一支支文化隊伍。
如今,尾筆村已經能獨立辦好孝文化節、稻蝦美食文化節、篝火晚會等大型文化活動,吸引了四鄰八鄉的村民前來參加。尾筆村文藝隊還被授予“文藝輕騎兵小分隊”,加入到全市送戲下鄉的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