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日令我至今難忘。那一天,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而我的入黨之路,始于十年之前。
2014年春節,在外創業的我回到老家龍潭司村,在叔叔周國恩家吃飯時,談到村里的發展,他激動地說:“等靠要換不來發展,我們只有靠自己先打基礎,不如大家一起干?!蔽液褪迨逡慌募春希髂贸?萬元進行院落改造。其他鄰里看見我們積極主動投入建設,也紛紛捐錢捐物。春節假期,院落57戶鄰居捐款達38萬元。
叔叔見狀,試探性地問我:“家鄉需要你這樣的人才,要不要考慮回來發展?”我當時在中山市開辦的工廠正處于上升期,便婉拒了叔叔的建議。但叔叔時不時告訴我村里的變化:第一期廣場成功修建,道路開始擴寬硬化;大家又在籌錢,準備修建幾個堡坎……
我知道,改造并沒有那么簡單。在農村“房子是根、土地是命”,阻力可想而知。我也問過叔叔,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叔叔總是說,“龍潭司那么漂亮,如果我們不好好建設,怎么對得起曾經在這里戰斗過的革命先輩?!薄爸灰腥说牡胤骄蜁欣婕m紛,但村里支持改造的老黨員告訴我,保持正直和公心,大家一定會理解?!笔迨宓脑捀腥玖宋?,讓我這樣長期在外的游子,開始抑制不住地想為家鄉做點什么。
2017年,我放棄了中山的工廠,毅然踏上了建設家鄉的道路,擁有信念和情懷,在農村照樣大有可為。2019年,在叔叔的鼓勵下,我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叔叔成為我的入黨介紹人。
現在,大坪寨院落修民宿、建新樓、搞產業,如火如荼,我也將創辦的大坪農家樂與鄰居的民宿聯合起來,實行抱團式發展。看著村民臉上洋溢的笑容,我深深理解到叔叔說的“子孫一代一代建,即使建得差,也一定比現在好”。我堅信村里的明天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