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5日,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這次大會分組討論了上海的接管和建政問題。在討論中,有人對管理城市,特別是有“東方巴黎”之稱的上海感到沒有把握,甚至有畏難情緒,干脆提出:“是否請蘇聯專家來協助我們管理?”對此,陳毅表示不同意:“我的意見是自己準備搞城市。”會上鄧小平提出:上海解放后,由陳毅出任上海市市長。毛澤東對上海市市長人選極為慎重,就此事還專門征求黃炎培、陳叔通等民主人士的意見。
為了接管好上海,毛澤東做了一系列工作,并為上海文化接管工作定調。他親自查閱資料,多次聽取中共中央上海局書記劉曉的匯報,召開座談會,聽取接管和做好上海工作的意見。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親自起草或審查修改中央下發的政策性文件,使之成為全黨接管城市的行動準則。并特別針對文教接管批示:應由陳毅兼管文化教育接管委員會主任。
毛澤東除了讓劉曉隨陳毅一起參加接管籌備工作,還點名在上海做過地下工作的潘漢年、夏衍、許滌新等速從香港趕回北平,參加接管上海的準備工作。
毛澤東在接見潘漢年、夏衍等人時說:關于接管上海的總方針,中央已經給陳毅、饒漱石去了電報,重要的一點是盡可能完好地保存這座工業城市,不要讓國民黨實行焦土政策,上海是人民的上海,上海是全中國的上海。
(果農摘自《文史博覽》202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