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我們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統籌抓好干部選育管用各環節工作,著力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選用干部要有“尺度”和“準度”
選好用好干部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必須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嚴把選人用人關。一要突出政治標準。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健全完善干部政治素質識別和考察機制,緊緊圍繞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考察內容,不斷細化具體標準和考察指標,精準繪好政治“畫像”,建立干部政治素質檔案,全面掌握干部政治表現,著力推動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落細落小,確保干部政治上過硬。二要突出人崗相適。應聚焦城市發展定位,積極引進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黨政、經濟、科技、農業、文旅等方面人才進入干部隊伍。同時,加強領導班子運行情況調研,通過民主測評、個別談話、實地考察等方式精準掌握領導班子總體運行情況、班子成員發揮作用情況,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三要突出實績導向。堅持“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牢固樹立“憑實績論英雄、用干部”的鮮明導向,注重將干部選用與項目業績、攻堅戰績掛鉤,提拔重用一批在項目建設、民生民本、招商引資等領域實績突出的干部,讓吃苦干部“吃香”、實干干部“實惠”、有為干部“有位”。
培育干部要有“廣度”和“深度”
好干部不會自然而然產生。成長為一名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個人努力是內因,是決定性因素;組織培養是外因,是關鍵性因素。做好干部培育工作是一項重要任務,需要健全干部培養體系,以長遠目光和戰略思維做好人才梯隊建設。一要創新學習平臺。認真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和《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統籌抓好干部調訓工作,堅持把政治訓練貫穿干部成長全周期,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教育引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同時,合理利用培訓資源,打造好黨?!爸麝嚨亍?、現場“活陣地”、網絡“云陣地”等培訓陣地,不斷豐富干部教育培訓形式。二要開設專業講臺。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加強與崗位職責相匹配的通識教育培訓,著力加強黨的建設、經濟、文化、管理、法律、保密等方面知識培訓,引導干部及時填知識空白、補素質短板、強能力弱項,切實增強干部履職本領。三要搭建實踐舞臺。要有計劃地安排優秀干部到基層治理、信訪維穩、巡察監督等急難險重崗位鍛煉,讓干部在實踐中見世面、長才干,鋪實干部成長歷練之路。要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鼓勵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高干部的工作本領。
管理干部要有“力度”和“溫度”
好干部是選拔出來的,也是管理出來的,要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讓干部“有畏”更“有為”。一要監管從嚴。全面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嚴格落實提醒、函詢、誡勉等工作,注重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重點部門、關鍵崗位的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管理監督。二要關愛從細。日常工作中,要落實好談心談話、走訪慰問等工作,全面掌握干部思想動態、工作姿態、家庭狀態等情況,主動幫助干部解決困難,讓干部切身感受到組織關懷。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加強對擔當作為干部的激勵保護,常態化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三要考核從實。注重“考事”與“考人”相結合,將績效考核工作與評先評優、職務職級、獎金獎勵、提拔調整四個方面關聯起來,為基層減負賦能,優化考核指標、改進考核方式、強化考核結果運用,讓基層干部輕裝前行。
(作者系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摘編自《中國組織人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