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勢,是我們黨由弱小到強大、在挫折中奮起、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發展史,是一部不斷自我檢視和自我提升的自我革命史。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建設歷程中,黨不斷探索和總結推進自我革命的方法和途徑,形成寶貴經驗,這些寶貴經驗在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偉大實踐中得到凝練和升華。
開展集中性學習教育
在全黨開展集中性學習教育,是我們黨推進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徑,也是一條重要經驗。延安時期,黨員隊伍迅速擴大,同時一些黨員的思想問題也一度凸顯出來。為此,在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的號召,他說:“看誰真正地學到了一點東西,看誰學的更多一點,更好一點。”會后不久,中共中央專門成立了干部教育部,黨員干部學習教育的熱情高漲。1939年8月20日至9月20日,《解放》周刊連續發表了由毛澤東審閱、劉少奇撰寫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公開發表后,引起強烈反響,迅速得到全黨同志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并在學習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很多參加學習教育的黨員干部,通過學習《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來反省自己、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據楊尚昆回憶:“大家認真學習它,用來對照檢查自己,從而哺育了整整一代的共產黨人。”縱觀百余年黨史,我們黨總是根據形勢任務的新變化和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堅持開展集中性學習教育,通過思想革命糾正和克服黨內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
批評和自我批評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清除黨內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是增強黨組織戰斗力、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有效武器。毛澤東形象地比喻:批評和自我批評,就好比打掃房子和洗臉一樣,是應該經常進行的。延安整風是我們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生動范例。遵義會議后,黨的路線雖然已經走上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軌道,但對曾經給中國革命事業造成嚴重危害的主觀主義、教條主義還需進一步從思想上進行認真清理。為此,從1942年春開始,整風運動在全黨普遍開展,中央領導干部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延安整風貫徹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達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團結同志的目的,實現了在新的基礎上的團結,為全黨樹立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積極、嚴肅、認真地批評,誠懇、自覺、深刻地自我批評,通過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不斷洗滌每名黨員干部的思想和靈魂。
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
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我們黨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內政治生活準則的基本內容已經初步形成,比如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堅持民主集中制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及時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把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擺到重要位置。1980年2月,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內政治生活納入黨內法規體系,作出比較全面的部署,為撥亂反正、恢復和健全黨內政治生活、推進黨的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二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將黨內政治生活的有關內容納入其中,標志著我們黨站在總章程、總規矩的高度來科學部署這一政治任務。此后,我們黨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徑,使黨內政治生活邁上正常化軌道。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嚴肅查處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完善黨內法規制度。尤其是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更是翻開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新篇章。
加強紀律建設
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是我們黨增強肌體免疫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嚴明紀律當成自我革命的生命線。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篇幅不長但多處涉及黨的紀律,彰顯了黨在建黨之初就高度重視嚴明紀律的鮮明態度。黨的二大更是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是為無產階級做革命運動的急先鋒,必須是很嚴密的集權的有紀律的。為此,黨的二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專門設立了“紀律”一章,規定了9項紀律;在《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中,又規定了7項組織紀律。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黨領導的人民軍隊踐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行為準則,形成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優良傳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們黨逐步建立健全了各級監察機關、紀律檢查委員會和檢察機關,制定了一系列黨內法規制度,不斷強化紀檢監察機關的檢查權、處分權,推動黨規黨紀走向規范化、體系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更加注重加強紀律建設,將紀律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與此同時,黨中央帶頭嚴格遵循《中國共產黨章程》,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重點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動其他各項紀律嚴起來,明確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實現紀在法前、紀法銜接,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在全黨營造了守紀律、講規矩的濃厚氛圍,使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
堅定不移懲治腐敗
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是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決心的彰顯,也是實現自我革命的重要舉措。早在1926年8月,黨的歷史上第一個反對貪污腐化的文件《中央擴大會議通告——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發布,表明了黨反腐敗的堅定決心和在斗爭中凈化自己的鮮明立場。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晉察冀邊區、晉冀魯豫邊區等先后出臺了多個懲治貪污腐敗的法令條例,使邊區政府成為清正廉潔的模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先后開展了全黨整風運動和整黨運動,并和“三反”運動相結合,嚴肅處理了一批貪污、受賄等腐敗墮落分子。尤其是被稱為“新中國反腐第一案”的劉青山、張子善案件,更是向全國人民表明中國共產黨絕不允許黨內存在貪污腐敗現象的堅定決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逐漸形成了標本兼治的反腐敗斗爭方略,將反腐倡廉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開展了史無前例的反腐敗斗爭,“打虎”“拍蠅”“獵狐”多管齊下,充分彰顯了黨中央以雷霆之勢、霹靂手段懲治腐敗的堅強決心,反腐敗斗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正風肅紀反腐成為新時代黨推進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黨的建設全面加強,黨的執政基礎全面鞏固,黨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總而言之,黨的自我革命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的任務,需要我們不斷深入總結歷史經驗,不斷深化對黨的自我革命的規律性認識,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摘編自《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