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國民素質的提升,而提升國民素質的一個有效手段就是推進全民閱讀。黨報副刊作為宣傳文化的一個獨特且有效的渠道,要明確自身所承擔的時代責任,充實副刊內容,探索融合模式,加強文化宣傳,推動全民閱讀。
【關鍵詞】全民閱讀;黨報;文化副刊;時代擔當
閱讀能夠給人帶來長久的影響,可以讓人學到知識,開闊眼界,從而獲得進步。從2006年起,我國就積極推動全民閱讀,自2014年開始,全民閱讀已連續10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全面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在全民閱讀背景下,黨報尤其是黨報副刊要充分利用其獨特作用,明確自身使命和擔當,辦出亮點與特色,助力全民閱讀深入每一個人心中。
一、推進全民閱讀,是國家發展戰略
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有利于優秀文化的傳承、有利于國民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創新意識的培育、有利于文明理念的傳播;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文化強國,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培植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貢獻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我國在發展過程中,推進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大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否實現的戰略問題。因此,推進全民閱讀,是國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戰略。
一個人的精神成長與其閱讀歷程緊密相連,閱讀史成為塑造個體精神的鏡子。同樣的,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受其成員的閱讀水平和閱讀歷程的深刻影響。因此,民族和國家的創造力、競爭力和凝聚力都與國民的閱讀力緊密相連。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的素質不斷提高,我國也逐漸進入全民閱讀時代,推進全民閱讀有利于建設學習型社會與學習型大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助力。
二、發揮媒體優勢,營造閱讀氛圍
“書海茫茫,媒體領航。”媒體自覺行動,積極助力全民閱讀,作為推動書香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應主動發揮自身優勢,肩負起傳播閱讀文化的使命,引導正能量閱讀,竭誠服務讀者群眾,為營造濃厚的社會閱讀氛圍貢獻力量。在引導讀者、受眾“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閱讀價值上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重視媒體宣傳優勢
2020年10月,中宣部印發《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提出,全民閱讀工作的重點任務,包括加大閱讀內容引領、組織開展重點閱讀活動、加強優質閱讀內容供給。[2]媒體,作為輿論的引導者,具有顯著的優勢和巨大影響力,在引領閱讀內容和豐富優質閱讀資源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報紙和新興媒體不僅是推動、推廣全民閱讀活動廣泛傳播的主要宣傳工具和渠道,而且是實施全民閱讀計劃的關鍵平臺。特別要突出報紙的獨特優勢,積極尋求創新,將傳統的、刻板的閱讀模式轉變為富有創意的、多元化的、個性化的閱讀模式,引導廣大民眾通過閱讀報紙獲取知識、培育道德情操。
《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提出:“重視和發揮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主流媒體和各類媒體的重要作用,形成強大宣傳合力,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3]必須充分利用并整合廣播、電視、報紙、新媒體等各種媒介資源,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新媒體宣傳矩陣,以最大化地提升傳播效果。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并采用網絡直播、H5海報、短視頻等新穎的宣傳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廣覆蓋地構建全民閱讀的宣傳格局,從而營造濃厚的全民閱讀氛圍,推動書香社會建設。
(二)發揮黨報輿論引導作用
媒體是輿論主陣地,主流媒體應該做正確輿論引導的表率,而黨報對于推動全民閱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深入推廣全民閱讀是黨報的重要責任和擔當之一,為了促進全民閱讀的深入發展,黨報應積極為全民閱讀營造良好的氛圍和提供有力的支持,發揮其宣傳引導作用。通過精心策劃和組織,黨報大力宣傳全民閱讀的重要性,提高公眾對閱讀的認知和興趣。同時,黨報應堅持以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公眾,營造積極向上的閱讀氛圍,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推動全民閱讀的關鍵在于發揮黨報的輿論作用,引導群眾提高閱讀自覺性。黨報不僅是宣傳黨的思想的主要陣地,更是凈化思想和匯聚力量的關鍵工具,應當積極成為全民閱讀的實踐者和推動者,將閱讀的力量傳遞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現在,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黨報應該充實內容,創新形式,立足長遠,健全機制,深入、持久地助推全民閱讀,以此強化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創新能力,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展現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影響力。
三、黨報副刊在全民閱讀中的時代擔當
深化全民閱讀是黨報的使命擔當,其中黨報中的文化副刊因其獨特的優勢,更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2010年1月27日,在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上,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曾說:“充分發揮報紙副刊在推進全民閱讀及公共文化服務中的獨特作用,采用專欄、專題、征文、圖書連載等多種形式,倡導全民通過閱讀優秀書、報、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等,汲取優秀精神食糧。”[4]主動、積極地發揮黨報副刊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對加強群眾閱讀文化的宣傳,提高讀者自覺閱讀、深入閱讀的意識,有著重大意義。
(一)紅色擔當——推廣紅色閱讀,傳承紅色基因
黨報姓黨,政治性是黨報副刊的首要屬性。紅色為副刊指明方向,“紅色閱讀”理應成為副刊推動全民閱讀的首要板塊。
全民閱讀中的“紅色閱讀”近年來備受關注。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我們需要始終牢記的文化印記。在全民閱讀背景下,黨報文化副刊要有“紅色擔當”,讓群眾了解更多的紅色文化,了解黨為國家發展所作出的努力。副刊應以此為契機充分挖掘和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
《欽州日報》副刊長期開設紅色閱讀專欄,如“紅色記憶”“紅色小故事”等,深入挖掘當地革命歷史素材,通過散文、漫畫、報告文學、自述等多種形式講述紅色故事,實現對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在“好書推薦”欄目中,連續推薦有意義的紅色書籍,并配合刊登讀者的讀后感。《欽州日報》副刊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推出原創連環畫《白石水武裝起義》連載,講述張世聰等共產黨人的英勇事跡,追尋他們光輝的足跡,傳承和發揚他們的革命精神,以他們為榜樣,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二)文化擔當——打造文化陣地,增強文化自信
文化性是黨報副刊的重要屬性。副刊是報紙中具有文學氣息、文藝氛圍的版面,包括散文、詩歌、小說、隨筆、特寫等讀者喜愛的體裁。
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副刊作為傳播文化的有效渠道之一,要堅守文化陣地,承擔文化擔當。許多黨報副刊通過開設讀書欄目、舉辦線上線下讀書會等方式,讓讀者感受閱讀之美、文化之美。《欽州日報》從2018年起,打造“紅樹林·悅讀”這一副刊讀書版塊,每周一期,致力于推廣讀書內容,開展了一系列有意義的讀書活動。如配合市文聯、市作協開展讀書會,以座談、圍讀等形式品讀經典作品,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致和作家的文學創作力,并以此培養大眾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的深入發展,營造出濃厚的閱讀氛圍。這樣的氛圍不僅有利于個人的精神成長和知識積累,更能在全社會范圍內構筑起一個充滿人文精神與智慧的家園。
在全民閱讀時代,與本土文化融為一體是報紙副刊的優勢之一。因此,黨報副刊還要注重對當地閱讀文化的傳播。每個地方都孕育著獨特的閱讀文化,正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黨報副刊的發展過程中,優勢之一在于對地方人文資源的深厚積累與巧妙運用,將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本土特色文化融入其中,能夠為讀者帶來豐富的閱讀體驗。欽州作為有著千年文化歷史底蘊的城市,千年來涌現了許多文化名人,著名文學家馮敏昌是其中之一。馮敏昌一生有詩作兩千余首,著有《小羅浮草堂詩集》等文著,還纂修多種志書,共約200多萬字。《欽州日報》“紅樹林·文化”副刊抓住這一文化亮點,多次策劃、刊發與之有關的散文、書籍和研究成果。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在當地文化圈中掀起閱讀和研究的小高潮,讓更多讀者了解本地文化,促進和激發讀者的閱讀欲望甚至寫作欲望,進一步感受歷史文化價值,增強本土文化自信。讓外地讀者在閱讀副刊文章后,有興趣去關注這片土地,去欣賞其獨特的韻味。
(三)融合擔當——媒體優勢互補,閱讀蔚然成風
深化全民閱讀,黨報副刊要正視自身的缺陷,強化融合觀,主動適應讀者新的閱讀習慣,積極推進與新興媒體的優勢互補,做到一體發展,承擔起融合的責任,努力形成推動全民閱讀的媒體矩陣,讓閱讀氛圍更濃郁、更強勁。
媒體融合是現代傳媒行業的發展趨勢,黨報副刊在發展過程中,應加強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不斷創新,生產出更多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作品。首先,黨報副刊要以用戶為中心,以技術為支撐,以體驗為重點,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其次,副刊要關注新媒體平臺的用戶習慣,實現精準推送,提供個性化服務,吸引更多的讀者;最后,副刊要加強對大數據的應用,建立智能化工作平臺,實現各項工作的自動化處理,提供便捷高效的工作支持。黨報副刊與新媒體相融合,可以構建以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賬號、客戶端等為一體的新格局,吸引更多用戶。
黨報副刊要發揮自身作用,讓更多的讀者閱讀副刊,一方面要提高內容的可讀性和可看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有效宣傳。與新媒體技術的融合,使得副刊可以以“圖片+文字”“圖片+文字+視頻”“圖片+文字+音頻”“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只需要點擊便可以獲得全方位的圖文及影、像、聲的演繹,這樣,不管是從閱讀感受,還是從傳播效率來說,都遠超于傳統的紙質版。[5]此外,可以對讀者的閱讀需求進行分析,然后實施個性化推送,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閱讀需求。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上設置一個文化專欄,然后再將文化專欄劃分為多個板塊,包括讀書感悟、紅色文化、讀書故事等,然后將相關報道以“音樂+圖片+文字+視頻”“音樂+圖片+文字”“圖片+文字+視頻”等方式推送給讀者,為讀者提供良好的閱讀體驗。
2018年,欽州日報社、欽州市廣播電視臺融合掛牌為欽州新聞傳媒中心,是廣西首個地市級全媒體機構。在這一背景下,《欽州日報》副刊積極應對挑戰,于2019年初創新性地結合報紙、電視臺、電臺和網站等多個部門的工作特點,推出了“傾聽此刻”這一全新欄目,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加多元化、深入的內容體驗。讀者可以通過掃描副刊隨文刊登的二維碼,收聽到文章的朗誦,作者可以通過手機將鏈接轉發到朋友圈,這是副刊與新媒體的融合新突破,也是媒體融合背景下為推進全民閱讀邁出的新步伐。2022年11月8日,欽州新聞傳媒中心更名為欽州市融媒體中心,成為廣西首家地市級融媒體中心。在這一契機下,2023年《欽州日報》副刊全新升級,聚全力打造全媒體讀書欄目“欽聽悅讀:我讀給你聽”,通過“欽州發布”視頻號推送讀書視頻,《欽州日報》副刊通過刊登視頻封面、文字節選和視頻形成的二維碼的方式,共同打造融媒體讀書欄目。這一欄目突破傳統閱讀推廣模式,發動廣大市民群眾、機關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我讀給你聽”系列線上線下閱讀體驗、讀書分享和朗誦音視頻征集,以聲波打開一扇文化交流之窗,挖掘欽州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緊密貼近群眾生活實際,讓“書卷氣”和“煙火氣”結合,讓市民群眾能夠直接參與,感觸到智慧的碰撞、情感的溝通和生命的對話,讓全民閱讀成為廣大市民群眾的文化自覺。截至2024年3月,已推出近百期“欽聽悅讀:我讀給你聽”,領讀人包括公務員、主持人、武警、消防、教師、學生等各行各業的文學愛好者,推薦了包括《這就是二十四節氣》《英雄贊歌》《共情的力量》等書籍,推薦書籍題材廣泛、種類多樣。欄目一經推出,得到了讀者的喜愛和點贊,在全市閱讀愛好者中形成了引導閱讀的良好氛圍。
(四)育人擔當——培養閱讀興趣,享受閱讀快樂
“現在很多人在關注全民閱讀,各大報業聚力推進全民閱讀。全民閱讀應從小抓起,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而努力奮斗。”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會長闞麗君說。
自開展全民閱讀以來,全國各地紛紛響應,開展和舉辦了一系列以“閱讀”為主題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推廣活動,其中與青少年有關的閱讀占大多數。為此,黨報副刊作為文化傳播媒介,對青少年的閱讀習慣進行正面引導責無旁貸。副刊也要參與到助力青少年閱讀的活動中來,讓副刊成為青少年獲取知識、增慧啟智、培養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黨報副刊在全民閱讀中要承擔起育人的責任,積極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閱讀中,尤其是青少年,要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廣泛營造青少年兒童“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
《欽州日報》副刊為此開設“作文天地”“好書推薦”等欄目,宣傳一些有較高教育意義和價值的、符合青少年階段的文學書籍和文章,為青少年推薦一系列書籍讀物,讓他們“好讀書”。通過“作文天地”刊登青少年的優秀作品,宣傳好的讀書習慣、讀書方法以及讀書心得,幫助青少年掌握讀書方法。此外,還積極配合欽州市委宣傳部打造“全民閱讀推廣人”品牌,推薦副刊編輯成為閱讀推1kFwGU4EsiIz2o7Bh2ZCPw==廣人,深入鄉村、學校和青少年一起開展閱讀體驗活動,充分發揮推廣人的閱讀引領作用,肩負起培育祖國下一代的擔當。
四、結語
推動全民閱讀是一項艱巨而持久的任務,它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努力和投入。堅定信念,積極行動,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為社會的文化進步和民族的精神滋養作出重要貢獻。在全民閱讀背景下,黨報副刊要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使命和時代擔當,充實內容,兼具新聞性和文學性;創新形式,積極與新興媒體融合,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引導市民、讀者積極參與到閱讀中,提高讀者乃至全民的文化素養,助力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建設,促進民族復興發展。
注釋:
[1]張天清.主流媒體要做推動全民閱讀的主力軍[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9-05-22.
[2]中宣部印發《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深入推進全民閱讀[N].人民日報,2020-10-23:04.
[3]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印發《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http://www.gapp.gov.cn/sapprft/contents/6588/311617.shtml,2016-12-27/2019-06-25.
[4]李東東:發揮副刊在全民閱讀中獨特作用[EB/OL].https://www.gov.cn/gzdt/2010-01/30/content_1523288.htm.
[5]王衛.全民閱讀中“烹飪”本土特色文化副刊——以《涼山城市新報·大涼山》為例[J].中國地市報人,2017(08).
(作者:欽州市融媒體中心報紙總編室副刊主編)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