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2017—2020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了新型的“親”“清”政商關系對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發現:新型“親”“清”政商關系有效抑制了真實盈余管理,但是對于企業應計盈余管理的作用不明顯;企業產權性質會影響“親”“清”政商關系作用于盈余管理的效果,相較于非國有企業,新型“親”“清”政商關系能夠更加有效抑制國有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
關鍵詞:新型政商關系 真實盈余管理 應計盈余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8-042-02
一、引言
在當前形勢下,企業發展與政府的關系有著密切的聯系。而關于政商關系對企業的影響研究成果較多。傳統的政商關系常常體現為政治關聯,即政府與企業所建立的一種非正式的社會關系。自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清”“親”政商關系以來,新型的“清”“親”政商關系成為政府與企業互動的新生態。新的關系重構了企業與政府的交互模式,對企業的各種行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包括盈余管理。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是指管理層通過人為手段調整其財務信息,達到操作企業盈余及財務狀況的目的。現有的關于新型政商關系的文獻均表明,其往往能對企業產生正向影響,即新型政商關系與傳統的政治關聯對企業的作用路徑是截然不同的。
二、理論分析和假設提出
(一)新型政商關系與企業盈余管理
依據前文所述的理論基礎進行梳理,企業作為一個組織是嵌入在制度環境中的,其活動會受到制度環境的影響。首先企業通過“親”“清”政商關系的構建具備了合法性,可能減少尋租的動機和費用支出,降低進行盈余管理的頻率;其次,“親”“清”政商關系會提高對企業的資源的獲得性,這種獲得效應可以激勵企業更為關注經營活動,進而獲得更好的發展。從親近角度而言,親近的政商關系使政商之間互動親切、真誠交往,政府為企業提供所需要的公共服務和更易獲取的公共政策,企業對資源的獲得性增加,經營效率提高,促進了地方發展,形成一種政商交往的良性循環。綜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設1。
假設1:新型政商關系能減輕企業的盈余管理水平
(二)所有權性質對新型政商關系與企業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
由于國家對國有企業具有所有權和控制權,國有企業與政府的關系往往較為密切。作為對政策風向更為敏感的國有企業來說,順應政策發展,保全自己的政治地位相較于通過盈余管理手段獲得更高的績效評價的行為更容易被采取。因此突出假設2。
假設2:與非國有企業相比,新型政商關系對國有企業盈余管理水平影響較大
三、樣本選擇和實證設計
(一)數據選擇與數據來源
以2017年為界,衡量“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對企業盈余管理水平的影響,確定研究期間為2017年至2020年。所使用的新型政商關系數據來自《中國城市政商關系排行榜》,以2017—2020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為本文的研究對象。
(二)變量說明
(三)模型構建
為了檢驗假設1,本文構建以下模型(1)和模型(2):
AEM=α0+α1CCi,t+α2SIZEi,t+α3LEVi,t+α4ROEi,t+α5GROW
THi,t+α6EPSi,t+α7LOSSi,t+α8TOP1i,t+ε
(1)
REM=α0+α1CCi,t+α2SIZEi,t+α3LEVi,t+α4ROEi,t+
α5GROWTHi,t+α6EPSi,t+α7LOSSi,t+α8TOP1i,t+ε" (2)
為了檢驗企業所有權性質所產生的調節效應,即假設2,設定以下模型(3)和模型(4):
AEM=α0+α1CCi,t+α2SOEi,t+α3CCi,t×SOEi,t+α4SIZEi,t+
α5LEVi,t+α6ROEi,t+α7GROWTHi,t+α8EPSi,t+α9LOSSi,t+ε" "(3)
REM=α0+α1CCi,t+α2SOEi,t+α3CCi,t×SOEi,t+α4SIZEi,t+
α5LEVi,t+α6ROEi,t+α7GROWTHi,t+α8EPSi,t+α9LOSSi,t+ε (4)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放在“計”①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顯示,企業應計盈余管理水平AEM最大值為0.351,最小值為0.001,平均值為0.062,標準差為0.064,真實盈余管理水平REM最大值為0.68,最小值為0.002,平均值為0.129,標準差為0.128,說明所選樣本的上市公司普遍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在盈余管理方式的選擇上,由于真實盈余管理相較于應計盈余管理更為隱蔽與靈活,企業更加傾向于進行真實盈余管理。另外,其他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表明本文的變量取值是較為合理的,可以減輕異常值對研究結果的影響。
(二)相關性分析②
對相關變量進行回歸分析之前,本文先采用變量之間的簡單線性關系來對各變量間的相關關系進行初步判斷,經過對主要變量進行皮爾遜(Pearson)相關系數檢驗發現,企業的真實盈余管理水平與親清政商關系總指數、親近指數、清白指數顯著正相關,應計盈余管理水平與親清政商關系總指數、親近指數、清白指數呈正相關,但不顯著,初步判斷,新型政商關系能加強企業的真實盈余管理水平,與假設1不相符。此外,除成長能力與親近指數顯著相關以外,其余控制變量與親清政商關系總指數、親近指數、清白指數的關系均不顯著。調節變量所有權性質與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均為顯著相關,初步支持了假設2所有權性質的調節效應。
①②篇幅所限檢驗結果省略,備索。
(三)實證結果分析
1.親清政商關系對企業盈余管理水平的影響。
為檢驗假設1,按照模型(1)、模型(2)對“親”“清”政商關系和盈余管理水平進行了回歸分析,具體見表3。模型(1)~模型(3)是以應計盈余管理ARM為因變量的回歸結果,模型(4)是以真實盈余管理REM為因變量的回歸結果。模型(1)~模型(3)的回歸結果表明,企業的應計盈余管理水平與政商關系總指數、親近指數和清白指數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000327、0.0000114、0.0000637,均無法通過顯著性水平測試。究其原因,可能是相較于真實盈余管理,應計盈余管理具有更易實施的特點。同時,在人們的關注程度上,學者們對應計盈余管理的關注和研究相較于真實盈余管理進行得更早,相關的管控措施較為健全。真實盈余管理被人們普遍認為具有更隱蔽、更難以實施的特點,并且近年來才愈發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研究,管控措施的健全程度不如應計盈余管理。
模型(4)的回歸結果表明,“親”“清”政商關系能夠顯著提高企業的真實盈余管理水平,這個結論在政商關系總指數、親近指數和清白指數為自變量的回歸模型中都成立,假設1得到部分支持。
2.產權性質的調節作用。為檢驗假設2,按照模型(3)、模型(4)對親清政商關系和企業盈余管理水平進行了回歸分析。
模型(1)結果顯示,企業的產權性質與政商關系總指數的交互項的回歸系數為負值但并不顯著。這表明,受到產權性質的影響,新型政商關系與企業的應計盈余管理水平呈負相關的關系,但同時卻與真實盈余管理呈顯著正相關,從側面支持了假設1。
模型(2)結果顯示,企業的產權性質與政商關系總指數的交互項的回歸系數在10%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產權性質在新型政商關系與企業真實盈余管理水平中存在調節作用,有待進一步分組檢驗。
五、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文以2017—2020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了新型的“親”“清”政商關系對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發現:新型“親”“清”政商關系有效抑制了真實盈余管理,但是對于企業應計盈余管理的作用不明顯;企業產權性質會影響 “親”“清”政商關系作用于盈余管理的效果,相較于非國有企業,新型“親”“清”政商關系能夠更加有效地抑制國有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
據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政府應該繼續大力推進“親”“清”政商關系的構建,為企業良性發展保駕護航,并且應該加大對非國有企業的關系構建,發揮民營經濟的活力,助力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基金資助: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新時代政商關系視域下企業盈余管理研究”(2022KY1197)。]
參考文獻:
[1] 劉晉飛.親清政商關系研究進展與前瞻[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0(04):67-71+94.
[2] 吳才喚.新型政商關系研究綜述[J].黨政論壇,2017(06):55-58.
[3] 鄭善文,高祖林.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治理向度[J].理論導刊,2021(10):65-71.
[4] 管考磊.親清政商關系會影響企業創新嗎——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當代財經,2019(06):130-141.DOI:10.13676/j.cnki.cn36-1030/f.2019.06.012.
[5] 周俊,張艷婷,賈良定.新型政商關系能促進企業創新嗎——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外國經濟與管理,2020,42(05):74-89+104.DOI:10.16538/j.cnki.fem.20191107.003.
[6] 江炎駿.新型政商關系與企業競爭優勢[J].產業經濟評論,2020(05):48-62.DOI:10.19313/j.cnki.cn10-1223/f.2020.05.005.
[7] 鄧聯繁.“親清指標”與“親清指數”[J].方圓,2017(21):33.
[8] 聶輝華.從政企合謀到政企合作——一個初步的動態政企關系分析框架[J].學術月刊,2020,52(06):44-56.DOI:10.19862/j.cnki.xsyk.2020.06.004.
(作者單位: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 廣西南寧 530000)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