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全面落實科研財務助理制度,確保每個項目配有相對固定的科研財務助理,為科研人員項目財務工作提供專業化服務,科研財務助理制度的落實情況引起了廣泛關注。據調研,高校在科研財務助理制度的落實成效上與國家最新要求尚有較大差距,落實過程中存在廣度和深度不夠,科研財務助理專業性、穩定性差等問題。文章充分剖析問題后認為科研財務助理制度落實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來源不清,核心是分攤機制不健全。基于此,文章從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分攤視角出發,提出基于“科研項目與項目承擔單位共同分攤”的成本管理模式,以期為高校落實好科研財務助理制度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科研財務助理 制度落實 科研項目 成本費用分攤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8-056-02
一、引言
近年來,為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進一步減輕科研人員的事務性負擔,讓科研人員將更多精力從財務事務聚焦到科學技術研究上,國家相繼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6〕50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21〕32號)等政策性文件,旨在通過“放管服”改革,為科研事業“松綁助力”。特別是國辦發〔2021〕32號文明確指出,要全面落實科研財務助理制度,確保每個項目配有相對固定的科研財務助理,為科研人員在預算編制、經費報銷等方面提供專業化服務。國辦發〔2021〕32號對科研財務助理的要求相比中辦發〔2016〕50號有了“質”的提升,要求已經從“建立健全科研財務助理制度”提升到“全面落實科研財務助理制度”,即從“應完善”(建制度)升華為“必須有”(每個科研項目應當配備相對固定的科研財務助理)。政策要求的提高給科研機構(項目承擔單位)帶來信心的同時也引發了現實性問題,盡管制度要求對落實國家有關“放管服”政策,進一步提升科研人員創造力和創新性確有重大意義,但在實務中全面落實仍有一定難度,特別是對于在我國科技創新體系中肩負重要作用的高等院校,其作為科研項目承接的主要力量之一,在科研財務助理制度的落實成效上與國家最新要求尚有較大差距,本文正以此為契機,希望通過對高校落實科研財務助理制度存在問題的剖析,找出關鍵與核心,從成本分攤視角提出解決方案,為高校切實貫徹落實科研財務助理制度提供有效的可行性建議。
二、科研財務助理制度落實現狀與問題
自中辦發〔2016〕50號文發布實施以來,國內學者梳理和總結了高校落實科研財務助理制度在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其中劉寧(2018),孫云、張鞠成(2021)最具代表性,總結起來主要體現為:
(一)科研財務助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劉云(2018)調研發現,盡管有超過90%的被調研者反映所在單位已按要求建立了相關制度,但只有15%的被調研者認為科研助理制度真正發揮了作用,而超過85%的被調研者都認為科研助理制度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已建立”和“未落實”的極大反差恰好說明科研財務助理制度的落實確實存在現實性問題。
(二)專業性和穩定性的雙重考驗
科研財務助理需要深度參與項目全過程,既要了解項目狀況又要熟悉財務專業知識,這就要求科研財務助理崗位需具備一定的“門檻”,而現實中學生、青年教師和科研秘書卻通過“貼簽”方式被迫成為項目的“科研財務助理”,其專業勝任能力勢必大打折扣。同時,也正是由于“貼簽”式科研財務助理的存在,隨著學生、青年教師等名義科研財務助理的成長、流動,導致項目科研財務助理穩定性受到很大沖擊,總是一群不斷更新的“年輕面孔”做著并不專業的事情,也就很難達到減輕科研人員負擔的“初衷”。
(三)落實深度和廣度均不盡人意
科研財務助理的定位是基于科研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即需深度參與從項目立項申報到課題驗收全過程的財務管理工作,包括預算編制與調整、費用報銷與分析、項目審計與驗收等,而現實中大部分科研財務助理未深度參與項目全過程,只是集中在費用報銷和項目驗收上,沒有形成閉環,財務支持作用不及預期。再者,不是所有科研團隊/平臺都能得到科研財務助理的支持,部分高校對科研團隊/平臺配備科研財務助理本身就設有一定門檻,加上經費不足的進一步約束,部分“實力欠缺”的科研人員就不得不身兼數職,邊搞科研邊做財務,繼續深陷“干中學”的窘境。
三、科研財務助理制度落實的問題關鍵與核心
盡管國內學者分別從制度督導和完善、加強培訓和考核、推行市場化選聘與培養等方面提出了應對問題的對策與建議,但多數均是基于問題本身提出的針對性措施,并沒有深度挖掘落實科研財務助理制度存在問題的關鍵與核心。筆者通過詳細分析問題成因,尋找共性特征的研究思路,分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
通過對我國高校落實科研財務助理制度存在問題的梳理總結,我們認為可以歸納為“行不行”和“有沒有”兩大類。“行不行”是基于科研財務助理專業勝任能力的維度,是對學生等人員兼職、人員流動性大、人員參與度不足等問題的匯總體現,而“有沒有”則側重于制度層面,是對制度落實不到位、落實廣度不夠等問題的綜合體現。進一步分析“行不行”問題存在的動因后,我們不難發現,造成高校科研財務助理專業勝任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對固定的專職科研財務助理,即又回歸到“有沒有”的問題上。而面對為什么“難有”相對固定的專職科研財務助理問題的根本原因,我們調研重慶高校后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一是專職科研財務助理人員經費來源“懸而未決”;二是學生等人員兼職科研財務助理的情形并未強制性禁止,而學生等兼職行為可有效地節約項目經費。因此,我們基本可以確定,阻礙高校科研財務助理制度落實的關鍵核心便是經費來源問題,這也與褚珊(2019)的研究結論比較類似,其對江蘇高校的調查研究也表明,由誰承擔科研財務助理的成本費用是高校科研財務助理制度難以落地的根本原因。
所以,科研財務助理的成本費用到底應該由誰承擔,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國辦發〔2021〕32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管理辦法指出:科研財務助理所需人力成本費用(含社會保險補助、住房公積金),可通過科研項目經費中勞務費列支,也可由項目承擔單位通過其他渠道解決。辦法為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來源提供了政策依據,形成三種成本費用模式,即:科研項目承擔模式、項目承擔單位承擔模式、科研項目與項目承擔單位共同分攤模式。三種模式各有優劣,我們充分對比后認為,“科研項目與項目承擔單位共同分攤”模式更切合高校目前實際情況,其作為一種折中方式,既部分兼顧了前兩種模式的優點,又有效緩解了現實矛盾,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四、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分攤機制構建
基于“科研項目與項目承擔單位共同分攤”的成本管理模式,筆者從成本分攤視角入手,根據高校科研項目數量多、項目金額差異大、大科研團隊制程度低等特點,結合“誰受益、誰支付”的分攤原則,構建了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六步分攤法,具體分攤機制如下:
第一步,確定科研財務助理配備標準。論文擬以項目數量和項目金額兩個指標為基準確定科研財務助理配備標準。但以項目數量為標準,即至少為一定數量的項目配備一名科研財務助理,容易造成因項目金額差異大,引起科研財務助理工作量不均衡的情況。因此,本文更傾向于采用項目金額作為配備科研財務助理的主要標準,即根據一定項目金額配備一名科研財務助理。考慮到地區差異、高校差異、學科差異等影響因素,本文提供了兩種人員配備參考標準:
參考標準一:針對高校中有科研團隊自主聘用專職科研財務助理的情況,按學科門類(下同)分別收集滿足條件的各科研團隊所主持科研項目金額、配備專職科研財務助理數量及專職科研財務助理的薪資水平等數據信息,計算出各團隊每名科研財務助理應負責的項目金額;再將各科研團隊每名科研財務助理負責的項目金額求平均數后,即可得到科研財務助理配備的參考標準一。
參考標準二:針對高校中沒有或少有科研團隊自主聘用專職科研財務助理的情況,學校和學科可通過廣泛征集意見,按學科門類分別制定一個標準,作為該學科的科研財務助理配備參考標準。
第二步,計算單位科研經費應承擔的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根據收集的信息,按學科計算出收集的專職科研財務助理的平均薪資水平(或參考當地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結合科研財務助理配備標準,計算單位科研經費應承擔的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
第三步,確定所需科研財務助理總需求。統計近年來高校各學科科研項目金額總量的平均數,結合科研經費增長率,預測未來一定年度科研項目金額總量。用預測的科研項目金額總量除以科研財務助理配備標準,計算出科研財務助理總需求量。
第四步,按照“自主選聘+統一招聘分配”的模式招聘科研財務助理。按學科統計高校中各科研團隊已聘用的專職科研財務助理數量,用高校該學科科研財務助理總需求量減去各科研團隊已自主聘用的專職科研財務助理數量,得出科研財務助理數量缺口。缺口部分科研財務助理由財務部門統一招聘,按照各學院科研項目金額分配至各學院。當然,學校或學科還可以構建靈活調整機制,對于科研項目較少的科研人員之間可共享一名科研財務助理,科研項目較少的學院之間也可共享一名科研財務助理。
第五步,從科研項目計提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當科研項目經費到款時,根據該項目應承擔的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計提費用,轉入單獨核算的項目。
第六步,結合考評結果集中統一發放科研財務助理薪資。月末,根據科研管理部門、學院、項目負責人的評價結果統一發放科研財務助理薪資。具體操作中,科研財務助理的薪資應當分為基本薪資與績效薪資,基本薪資每月足額發放,績效薪資可在科研管理部門、學院、項目負責人之間確定評價權重,根據評價結果定期或不定期發放。對于因科研項目到款金額變動所計提的費用不足以支付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項目尚處于立項申請階段無法計提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項目申請失敗及項目被終止等無法計提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的,由項目承擔單位通過設立科研財務助理專項承擔。此外,集中統一發放的薪資水平是高校根據總體情況確定的,未完全兼顧科研財務助理的實際情況,所以除統一發放薪資外,科研項目負責人還可根據科研財務助理工作情況額外發放獎勵薪資。
“六步法”是“科研項目與項目承擔單位共同分攤”模式的具體化,通過構建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分攤機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科研財務助理經費來源問題,為高校科研財務助理制度的落實提供了參考方法。
五、結語
促使科研財務助理制度真正落地成效,對于提升科研經費核算的準確性、有效性,解決科研人員“報賬難”“報賬繁”問題,減輕科研人員事務性負擔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目前科研財務助理制度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廣度和深度不夠,人員專業性、穩定性差等問題,本文認為其根本原因是科研財務助理成本費用分攤機制不健全,通過建立“科研項目與項目承擔單位共同分攤”的成本管理模式,將有效緩解高校目前面臨的科研財務助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問題,促進高校科研財務助理制度進一步落地成效。
參考文獻:
[1] 劉寧.我國科研財務助理制度實施的現狀與完善建議[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06):100-102.
[2] 孫云,張鞠成.服務青年科研人員的科研財務助理管理模式探究[J].會計師,2021(11):111-112.
[3] 褚珊.高校科研財務助理制度的研究——基于江蘇省24所高校科研財務助理制度執行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10):108-111.
[4] 周暢,張旭陽.探索政策變革下我國科研財務助理制度的建立[J].會計之友,2020(01):128-132.
(作者單位:陳志剛,重慶大學計劃財務處 重慶 400044;石銳,國科基石lt;重慶gt;軟件有限公司 重慶 400030)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