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動力,亦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依托,受到國家越來越高的重視。本文在全面介紹甘肅省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遵循行業特點和發展規律,搭建以創業孵化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科技咨詢服務、科技金融服務、科技普及服務、科技評價服務、其他科技服務等為核心的標準體系框架,同時提出進行標準化建設的可行性實施策略,以期促進甘肅省科技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增添助益。
關鍵詞: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標準化,標準,標準體系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14.003
0 引 言
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產業結構正在從“工業經濟”主導逐漸轉變為“服務經濟”主導,科技服務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促進科技與經濟有效結合方面發揮著重要紐帶銜接作用。近年來,隨著國家重視程度的提高和投入力度的加大,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不僅對先進制造業和高成長性服務業發展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而且對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實現經濟跨越發展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1]。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現階段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仍存在經營主體不健全、發展環境不完善、高端品牌企業匱乏、產業鏈條不完整等諸多問題,這嚴重制約著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發揮應有的作用價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標準化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加強標準化工作,實施標準化戰略,對經濟社會發展意義深遠。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強調標準化不僅是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也是構建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科技工作的不斷深化,標準化對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標準化建設就是將標準化的理念、原理、方法引入到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領域,探索構建出一套符合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現實情況和發展方向的標準體系,使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全流程有標可依、有標可循,從而推動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向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效能化邁進,更好地實現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的重要意義和潛在價值。
1 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標準化現狀分析
1.1 國外現狀
一直以來,以美國、日本、歐盟等為主的發達國家非常重視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的標準化建設,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備的標準體系。這些發達國家采用直接干預、間接支持、市場驅動的發展模式,通過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相關標準的技術支撐,以標準化手段實現了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通過全方位、深層面、廣領域的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標準體系建設,為科技服務機構的快速發展營造了良好便利的環境,為科技服務實現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2 國內現狀
一直以來,科技服務都是一個“常提常新”的話題,我國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科技服務業的概念,但由于當時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較低,科技服務業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1]。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經濟發展對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的需求也順勢不同,當前在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背景下,科技服務的重要程度隨之顯現。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在科技創新發展、產業結構升級、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國家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十三五”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指引》《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等政策綱領,在研究開發、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科技金融、科技普及、科技評價等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劃,以此不斷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的標準化建設還處于初始階段,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很多不足。主要體現在:一是發展機制有待完善。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標準化工作的管理協調、獎懲實施、監督評估等機制尚未建立,相關部門標準化工作銜接不夠,支持標準化建設的政策不多,保障標準化發展的資金不足,標準化工作整體效果欠佳。二是標準體系尚未建立。雖然已經發布部分標準,但與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的廣度和深度相比,顯得極為薄弱。標準體系的空白,影響了標準化工作的整體規劃和后續實施。三是重要標準嚴重缺失。從目前發布的標準來看,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的各類基礎性、綜合性標準還處于空白狀態。標準制修訂工作的滯后,嚴重阻礙了行業的快速發展,也阻礙了我國科技服務參與國際競爭和實現對外開放。四是各領域標準化發展不平衡。目前主要從科技平臺、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服務等方面開展了標準化工作,創業孵化、科技金融、科技普及等方面涉及甚少,標準化發展水平不均衡也影響了行業的整體發展。
截至目前,我國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相關國家標準80余項,主要集中在科技服務平臺、品牌價值評定、知識產權服務等方面;行業標準40余項,主要集中在科研文件管理、科技項目分類與代碼、合格認證評定等方面;團體標準110余項,主要集中在科技鑒定、科技成果轉化、眾包管理、知識產權等方面。地方標準方面,山東省制定了《科技咨詢業服務質量規范》《山東省科技智庫建設規范》《山東省科技智庫評估體系》《報審咨詢服務工作規范》等;浙江省制定了《“浙江制造”評價規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浙江制造”評價規范 第2部分:管理要求》等;江蘇省制定了《科技企業孵化服務規范》《科技集聚區服務規范》《科技項目受理服務規范》《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規范》等;安徽省制定了《科技成果評價規范》《科技成果評價技術成熟度評價要求》《企業創新能力評價導則》《科技咨詢服務規范》等;廣東省制定了《知識產權質押評估技術規范》《創新知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通用規范》《知識產權服務規范一般要求》《科技計劃項目立項評審服務規范》《中醫藥科技項目管理 績效評估》《科普展項及布展通用規范》等。甘肅省在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方面制定的地方標準僅有3項,《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規范》《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檔案分類》《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檔案數字化規范》,亟需按照標準體系建設的科學規劃,盡快填補其他標準的空白,加快補齊標準化工作短板。其他方面,全國科技服務試點建設單位也緊密圍繞需求分析、體系構建、標準研制等任務全面推進科技服務標準化工作,比如,西安科技大市場在開展科技服務標準體系研究時發布規范性文件80余項,為全國科技服務標準化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1.3 甘肅現狀
甘肅省擁有58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其中國家級12家),167家眾創空間(其中國家級備案32家)。這些科技企業孵化器2020年服務的創業團隊4483個,孵化企業7548個,帶動就業40927人(其中吸納大學生就業28337人)。先后向993家單位發放創新券3945萬元,向2697家企業和團隊發放創新券3945.82萬元,提供科技服務14394項,形成各類服務成果31743項(其中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專利等科技成果2095項)。雖然甘肅省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整體發展態勢良好,但不能否認的是,現存的標準化基礎依舊薄弱,重要標準缺失嚴重、標準之間不協調、標準體系未形成、待制定標準不明晰、標準化人才短缺等問題都是制約科技服務工作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高效化發展的瓶頸。
2 標準體系構建
2.1 重要意義
制定科學、合理、系統的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標準體系,發揮標準化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改進的優勢,大力推動甘肅省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向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高效化邁進[2]。首先,圍繞標準體系開展標準制修訂工作,能夠精準明晰重要標準的欠缺領域,快速填補空白,高效補齊短板。其次,標準體系的制定與應用,能夠全面提升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的水平和質量,為更好地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有力的技術支撐[3]。再者,標準體系的研究和宣貫,能夠有針對性地培養出一批結構合理、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標準化人才,為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提供必要人才保障。
2.2 構建原則
一是標準體系的構建必須服從于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和政策文件相關要求,做好三者內容的有效銜接,不能沖突相悖。
二是標準體系的構建要兼顧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各環節、各流程、各崗位,能夠全面體現科技服務工作內容,確保體系門類齊全、分類科學、結構合理。
三是標準體系的構建要遵循最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則,不能為了盲目追求體系的“漂亮”和“完整”將所有內容都納入,導致體系太過龐雜反而不易于執行。
2.3 框架結構
標準體系分為通用基礎標準、服務提供標準、服務保障標準三個子體系,每個子體系再分為若干小類,具體框架結構如圖1所示。
2.4 主要內容
2.4.1 通用基礎標準
通用基礎標準是指在標準體系中作為其他標準的基礎并普遍使用的標準,對服務提供和服務保障標準子體系的建立及后續標準的制定起到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包括標準化導則、術語、符號與標識、分類等類別。
2.4.2 服務提供標準
服務提供標準是指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具體包含的服務內容所對應的標準,包括創業孵化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科技咨詢服務、科技金融服務、科技普及服務、科技評價服務、其他科技服務等類別。
2.4.3 服務保障標準
服務保障標準是指確保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工作健康運行的人員制度、設施設備、信息技術、風險防控等標準,包括科技服務設施設備、科技服務平臺、科技服務機構、科技服務人員、科技服務信息化、科技服務安全等類別。
3 標準體系實施建議
3.1 加強政策引導
進一步完善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的行業政策和管理制度,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角度新穎的標準化宣傳活動,擴大科技服務標準化工作的影響力,引導政府、從業人員、其他相關主體自覺按照標準化要求開展工作,推動構建以標準規范行業發展、以標準提升服務質量、以標準彰顯競爭實力的行業規范。
3.2 加大宣貫力度
加大對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相關標準的宣貫力度,重點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大力推進標準的實施運行,有效促進標準化工作全面開展[4]。
3.3 強化標準銜接
強化標準與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的有效銜接,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的技術內容可以通過標準進行充分表達,標準可以借助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的約束力發揮更好作用[5]。在制定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時,涉及具體技術內容時可直接引用標準內容或者指明須遵守標準的名稱。
3.4 完善運行機制
組建科技推廣與應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廣泛吸納標準化技術專家和科技工作實務專家,有效凝聚各方合力。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立足標準應用,建立健全有計劃、有實施、有評價、有效果的標準化建設成效評估機制,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委員會的作用,實現標準的動態追蹤完善。
4 結 語
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標準化建設是規范服務行為、改進服務質量、推動服務創新的必然選擇,是改善科技服務行業發展環境和提升科技服務工作水平能力的重要抓手,是發揮科技服務促進經濟發展重要意義的有力依托。但目前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標準化建設工作仍處在初期發展階段,受到多種因素制約,很多方面還不完善,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層次分明、開放兼容、動態優化、重點突出、適度超前的標準體系仍是一項復雜且艱巨的長期工作。
參考文獻
[1]劉洋.河南省科技服務業體系構建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9.
[2]盛立新,彭霞花,龔賀.綜合科技服務標準化研究[J].標準科學,2020(9):69-73.
[3]葉菁,葉科泰.科技服務標準化提升科技創新能力[J].標準科學,2012(3):27-31.
[4]車國富,等.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化研究[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6.
[5]朱作鑫,趙陽楠,伍林,等.強制性標準有關法律問題芻議[J].質量與標準化,2013(10):1-4.
作者簡介
王雅君,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標準化及標準化過程中法律問題分析。
張文霞,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標準化。
(責任編輯:張佩玉)
基金項目:本文為甘肅省科技計劃支撐項目“甘肅省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標準體系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2JR11RA31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