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是思想引領、知識傳授和能力提升融為一體的有效方法。目前有關小學生思想引領模式的構建研究比較少。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思政”育人模式,運用文化引領、情懷引領、價值引領、榜樣引領、安全引領“五位一體”的引領方式,使以小學為起點的“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達到知行合一,將大學文化育人效應輻射到小學,使小學成為“思政”教育的起點。
關鍵詞:文化引領,情懷引領,價值引領,榜樣引領,安全引領,小學生思想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14.043
0 引 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廣大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多次勉勵全國各族少年兒童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努力成長為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2]”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小學生所處的環境日益復雜,他們的思想觀念也受到了各種因素的影響。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思政”育人模式,將大學文化育人效應輻射到小學,使小學成為“思政”教育的起點,以期能夠更好地滿足小學生的成長需求。
1 引領“思政”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少先隊員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優良品德,勤奮學習知識,鍛煉強健體魄,培養勞動精神,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努力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3]”作為醫學高等學校,可以使小學生更好地了解醫學知識,培養他們對醫學的興趣和熱情,同時樹立正確的醫學道德觀念,大學文化育人對小學生思想引領新模式的構建與探索具有重要意義。
2 開展“五位一體”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4]”我們要對小學生進行“文化引領、情懷引領、價值引領、榜樣引領、安全引領”[5],“五位一體”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達到知行合一。
2.1 文化引領
文化引領是指通過文化的力量來引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以達到某種目的或目標。文化引領的核心在于利用文化的傳播和影響力,來影響和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傳統的思想教育內容往往過于陳舊,缺乏時代感,無法引起小學生的興趣。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內容和方法,使文化引領更加貼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時代背景。
2.1.1 引領健康觀念認知
利用醫學文化對小學生進行文化引領,首先是對健康觀念的引領。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對其未來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向小學生介紹人體的基本結構,包括骨骼、肌肉、內臟等,使他們對人體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教導小學生認識到健康不僅是身體上的健全,還包括心理、社會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平衡。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作息規律、飲食均衡、運動適度等,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免疫力,降低患病風險,同時還可以組織各種文化活動,如藝術節、文化講座等,讓小學生了解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小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1.2 引領疾病認識水平
疾病認知是醫學文化對小學生引領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通過普及常見疾病的知識,幫助小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疾病,避免因恐慌或忽視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讓小學生了解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疾病,以及疾病產生的原因和預防方法,培養他們的健康意識。教導他們如何預防疾病、在患病后如何合理就醫和配合治療,提高小學生的疾病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此外,應教導小學生尊重他人的健康權利,不歧視患病同學或他人。
文化引領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力量,它可以影響和改變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們應該重視文化引領的作用,積極推動文化創新和發展,提高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2.2 情懷引領
情懷引領是指一種以情感、感性、情感認同為驅動的引領方式。傳統的思想引領方法往往過于依賴課堂講授,缺乏實踐性和互動性,難以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設計一些互動式學習活動,如模擬手術、急救演練等,讓小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和學習,加深對醫學知識的理解。要強調在實踐中進行情懷引領,鼓勵小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增加互動性和體驗性。
2.2.1 引領科學研究精神
醫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醫學情懷強調科學精神的傳承。在引領小學生的過程中,注重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精神,鼓勵他們以實證的態度看待生命現象,不盲從、不迷信。向小學生介紹現代醫學的科技手段和技術,如基因編輯、人工智能在醫學中的應用等,使小學生了解醫學的進步和未來發展方向。通過開展科學實驗、觀察等活動,激發小學生對醫學科學的興趣,培養小學生的觀察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2.2.2 引領敬畏生命精神
醫學情懷強調對生命的敬畏和珍視。通過生命教育,讓小學生初步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和生命的脆弱,培養小學生對生命的敬畏感。教導他們關愛生命、尊重生命,不僅關注自身的健康,也要關心他人的生命狀態。這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同情心和人文關懷,讓他們學會珍惜生命、關愛他人。
情懷引領是一種以情感認同和情感鏈接為核心的引領方式,小學生的醫學情懷引領是一個多維度、全方位的過程。認識醫學、敬畏生命,激發他們對醫學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關懷,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3 價值引領
價值引領主要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如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熱愛勞動等。醫學的價值不僅在于治病救人,更在于對生命和健康的全方位關懷。從小學生抓起,培養他們正確的醫學價值觀,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和珍視健康,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2.3.1 引領責任感和使命感
醫學價值包括對社會責任的擔當和使命感。通過向小學生傳授公共衛生知識,培養他們的公共衛生意識,關注社區和全球的衛生問題。向小學生介紹醫生的職責和職業道德,強調醫生對患者負責、尊重患者隱私等觀念,培養他們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教育他們不僅關注自身的健康,也要關心他人的生命狀態,為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同時,培養小學生的使命感,讓他們意識到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為社會奉獻、發光發熱是他們的責任。
2.3.2 引領人文素養教育
醫學作為一門關于生命的學科,蘊含著深厚的人文關懷。通過醫學價值的教育,讓小學生認識到醫學不僅是科學技術的運用,更是對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關愛。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關注人的情感和需求,學會尊重生命、關愛他人。這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
醫學價值的引領可以培養小學生全面的人文關懷、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和挑戰。同時,也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應該重視并加強醫學價值對小學生的引領,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2.4 榜樣引領
榜樣引領是指通過樹立具有優秀品質、卓越成就或正確行為的人作為榜樣,來引導和激勵他人向其學習、模仿和追求進步的過程。醫學榜樣在引導小學生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為小學生提供一個清晰而全面的成長藍圖。
2.4.1 引領職業理想
醫學榜樣可以幫助小學生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通過介紹醫學領域中各種令人敬佩的職業,如醫生、護士、研究員等,以及他們為社會作出的貢獻,激發小學生對于醫學的興趣和熱情。組織小學生參觀醫院、醫學院校或科研機構,讓他們親身體驗醫學的魅力,進一步激發他們對醫學的興趣。這種興趣和熱情可以轉化為他們努力學習的動力,從而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
2.4.2 引領創新精神
醫學榜樣通過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創新成果,激發小學生的創新精神。他們勇于探索、不斷突破的科研態度,對于培養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引導小學生思考未來醫學可能的發展趨勢,激發他們對醫學領域的探索欲望和創新精神。通過與醫學榜樣的交流和學習,小學生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為未來的創新發展做好準備。
醫學榜樣對小學生的引領是多方面的,可以為小學生的成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導。應該充分利用醫學榜樣的力量,加強合作與交流,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2.5 安全引領
安全引領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醫學安全教育在小學生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安全成長起到關鍵作用,與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
2.5.1 引領防疫和急救安全
學校可以通過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模擬演練等方式,提高學生對安全問題的認識和應對能力。通過講解公共衛生知識,讓小學生了解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公共衛生意識。向小學生普及傳染病防控知識,教導他們如何預防常見傳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強調個人衛生的重要性,以及在公共場所如何做好防護,讓小學生掌握基礎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復蘇、止血等,以提高他們在遭遇突發情況時的應對能力。通過實踐操作,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2.5.2 引領食品安全和預防意外傷害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如線上互動、虛擬現實等,增強安全引領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向小學生傳授食品安全知識,教導他們如何識別過期食品、了解食品添加劑等。引導他們選擇健康食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預防發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問題。教導小學生如何預防意外傷害,如火災、交通事故等。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開展安全演練和模擬訓練,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強小學生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醫學安全對小學生的引領涵蓋了疾病預防、急救技能、疫苗接種、個人防護等方面。通過這些引領,可以為小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成長環境,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醫學安全觀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3 結 語
文化引領、情懷引領、價值引領、榜樣引領、安全引領,這種“五位一體”的引領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相互促進的,對小學生具有積極的影響。“五位一體”使以小學為起點的“思政”教育真正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達到知行合一。新模式的構建對“思政”教育內容融入小學“思政”走出內涵式發展的道路,具有引導和借鑒意義。
小學階段的“思政”教育主要圍繞小學生道德的培養而展開;大學階段的“思政”教育旨在讓學生深刻意識到自身肩負對自我、家庭和國家的責任和使命。“五位一體”有助于培養小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學習態度、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等,提高小學生的自我管理和安全意識。在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中,注重上述引領方式的應用和推廣,可以更全面地推進小學生思想引領工作的開展,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 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16).[2024-03-17]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3]習近平致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 0周年的賀信[ E B /OL].(2019-10-13)[2024-03-17].https://www.gov.cn/xinwen/2019-10/13/content_5439064.htm.
[4]習近平致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 0周年的賀信[ E B /OL].(2019-10-13)[2024-03-17].https://www.gov.cn/xinwen/2019-10/13/content_5439064.htm.
[5]李光考.“五位一體”:高校青年學生思想引領新模式的構建與探索[J].普洱學院學報,2020,36(3):129-130.
作者簡介
賈媛媛,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政教育。
張娜,通信作者,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政教育。
(責任編輯: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