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晚熟桃的成熟期通常在國慶節前后,與早、中熟品種形成時間上的錯位,不僅豐富了市場供應,還因其果實香甜可口、硬度適中、耐儲運、貨架期長的特點,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青睞,從而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本文旨在通過對品種選擇、精細化種植管理、科學合理的整枝修剪技巧以及全面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為果農提供一套高效栽培桃樹的綜合方案。
關鍵詞:中晚熟桃;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
1 品種選擇
在山東地區,特別是曲阜市,中晚熟桃的成熟上市期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10月中旬這個時間段。針對曲阜市的種植條件,有多種優良的中晚熟桃品種值得推薦。其中,水蜜桃類中的“金秋紅蜜”以其獨特的口感和品質備受青睞;黃桃系列則包括“錦繡黃桃”“錦花黃桃”,兩者均以其鮮亮的色澤和甜美的風味聞名;而在蟠桃領域,“金霞油蟠”“瑞蟠21”更是以其獨特的形態與口感贏得了市場的廣泛好評。這些品種不僅適應曲阜市的氣候與土壤條件,還能為當地果農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2 栽培管理
2.1 栽培密度
一般桃樹以Y型栽培方式為優,栽植密度一般為2m×5m。或是三大主枝自然開心形,栽培密度一般為5~6m。
2.2 疏花疏果
桃樹進入鈴鐺期就可進行疏花,此時期疏花主要疏弱花晚花為主,以集中養分開花坐果。桃樹的第一次生理落果一般在開花后的1~2周發生。第二次落果一般在開花后3~4周發生,這時果實已能顯示出大小差異。早熟品種可于5月上旬、中熟品種5月中旬、晚熟品牌5月下旬開始,按照“疏小留大、疏劣留優、全樹所有30cm的結桃枝平均1斤桃”的原則進行定果。
2.3 防裂果管理
蟠桃類品種具有裂果習性。一般情況下,桃樹開花后的30天標志著桃硬核期的開始。若在此時期進行疏果操作,會加速果實的膨大過程,進而導致裂果現象加劇。因此,桃樹的硬核期是防治裂果的關鍵時期。
為了有效防治裂果,建議推遲疏果時間(即延遲定果時間)。可以在花朵凋謝后進行一次初步的疏果,主要去除雙果以及坐果較為密集的部分。
在硬核期前及硬核期期間,應噴施鈣肥,可以選擇500倍的糖醇螯合鈣或氯化鈣、硝酸鈣進行噴施。
為確保硬核期水分的穩定供應,對于易裂果的品種,從落花后一直到硬核期結束,必須保持土壤水分的穩定。可以利用噴灌系統,采取勤澆少澆的策略,切勿使土壤忽澇忽旱。
為了準確了解每個品種何時開始和結束硬核期,建議每天或隔幾天檢查幾個桃果的實際情況,以便精確判斷各個品種硬核期的具體時間。
2.4 套袋
由于中晚熟桃品種在樹上掛果時間較長,推薦采用套袋技術來確保果實的品質與產量。套袋不僅能夠有效預防病蟲害的侵襲,減少農藥使用,還能保護果實免受鳥類的啄食,同時防止因天氣變化(特別是雨水過多或陽光直射)導致的果實裂果現象。
一旦果實完成定果,即應迅速進行套袋操作。最佳的套袋時間集中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之間,具體日期需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桃樹的生長狀況靈活調整。
在選擇果袋時,務必注重其質量與耐用性。優質的果袋應具備耐雨水侵蝕的特性,以確保在雨季也能為果實提供可靠的保護。同時,良好的透氣性和適度的遮光效果也是選擇果袋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它們有助于維持果實內部的微環境,促進果實的健康生長和良好著色。
3 施肥及澆水
桃樹是耐旱怕澇的果樹品種,其澆水方式應避免大水漫灌,采用滴灌或噴灌方式更為適宜。在桃樹的全年生長周期中,需確保三次關鍵性澆水,并精準把握三個重要施肥時期。由于北方地區7月下旬至8月常遇雨季,中晚熟桃品種園區應提前做好排水防澇準備,推薦采用高壟栽培模式以增強抗澇能力。
3.1 根施基肥
根施基肥時間通常在9月至10月之間進行,以有機肥為主,輔以適量的氮磷鉀復合肥及微量元素肥料,此次施肥量應占全年總量的70%,為桃樹來年生長奠定堅實基礎。
3.2 萌芽開花期施肥
這個時期施肥有利于桃樹的萌芽、開花、坐果及新梢生長。此次施肥可施用氮肥,也可施用復合肥料。這個時期澆水要澆透,以保證桃樹萌芽、開花、新梢生長及坐果。
3.3 膨果肥
這個時期施肥主要是促進果實膨大、提高果實質量。施肥以氮磷肥為主。時間一般是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每次施肥后,應及時澆水,以保證肥料的充分吸收與利用。
3.4 落葉后澆水
此次澆水為土壤封凍前進行,而且要澆透,對于桃樹安全越冬至關重要,有助于減少冬季干旱引起的傷害,保障桃樹來年生長活力。
4 病蟲害防治
4.1 生物防治
果園生草:果園生草包括自然生草與人工種草兩種方式。自然生草是在有效利用園區內自然生長的野草資源,這些野草不僅能作為生態屏障,還能有效保護害蟲的天敵種群,如瓢蟲、食蚜蠅、寄生蜂等。對于爬秧草和植株高、根系深的雜草則需適時清除。人工種草則是通過精選適應性良好、品質優良的草種(如毛葉苕子、紫花苜蓿、鼠茅草等)進行種植,以競爭性抑制其他雜草生長,優化果園微環境。
性誘劑的使用:性誘劑技術是利用昆蟲成蟲性成熟時釋放特定性信息素吸引異性的生物學特性,通過人工合成并釋放這些性信息素化合物,結合誘捕器等裝置,精準誘集并控制目標害蟲(如梨小食心蟲、桃小食心蟲、桃蛀螟等)的成蟲數量,實現綠色防控。
赤眼蜂生物防治:赤眼蜂作為一種天敵昆蟲,通過將其卵寄生于害蟲卵內并完成自身發育,從而有效消滅害蟲卵,控制害蟲種群增長。這一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大面積果園的害蟲防治中,具有高效、環保的特點。
殺蟲燈與粘蟲板防控:殺蟲燈與粘蟲板同樣作為生物防控的有效工具,但需注意其全殺性特點。在使用時,需合理安排使用時間,避免在誘殺害蟲的同時誤傷天敵昆蟲,確保生態平衡不受破壞。
4.2 化學防治
由于中晚熟桃品種采收期相對較晚,果實在整個生長周期中更易受到多種病蟲害的侵襲。主要病蟲害主要有桃穿孔病、褐腐病、蝽象、梨小食心蟲、桃蛀螟以及桃園紅頸天牛等。
真菌性病害: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戊唑醇、甲拖等。這些殺菌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的特點,能夠有效抑制真菌的生長與繁殖,保護桃樹免受真菌性病害的侵害。
細菌性病害: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喹啉銅等。這些殺菌劑專用于細菌性病害的防治,通過破壞細菌細胞壁或干擾其代謝過程,達到殺滅或抑制細菌生長的目的。
殺蟲劑推薦:甲維鹽、高效氯氰菊酯對多種害蟲如蝽象、梨小食心蟲、桃蛀螟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使用上述化學藥劑時,務必遵循農藥使用安全規范,注意藥劑的稀釋比例、噴施時機及噴施方法,確保防治效果的同時,也保障環境與人畜安全。
5 采收
桃子在達到八成熟階段是最佳的采摘時機。這一時期的桃子不僅口感開始轉甜,風味逐漸濃郁,而且果實的硬度和耐貯性也較為理想,非常適合長途運輸以滿足市場需求。
作者簡介:孔聰聰,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及種植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