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后在銀行大堂,看到人形機器人親切地向你問候,自如地在排隊機前為你取號,并提供分流引導服務,請不要驚訝。”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科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正在對人形機器人進行“崗前培訓”,推動人形機器人銀行大堂經理場景全面落地。
近日,國內首個智能人形機器人銀行大堂經理場景訓練基地在中國建設銀行上海浦東分行正式啟用。基地將作為人形機器人銀行大堂經理場景的重要訓練場所,幫助提升人形機器人實際應用能力,推動關鍵技術、重要產品和重點場景落地。
在銀行大堂里,客戶正在向人形機器人咨詢業務問題,機器人準確作答并為客戶提供了詳細的業務指南和操作流程;而在大堂的另一側,人形機器人正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將客戶引導至合適的業務窗口或自助設備前……人形機器人銀行大堂經理場景的建設,不僅為客戶帶來了新奇的服務體驗,也提高了銀行服務的效率和客戶滿意度。
“人形機器人銀行大堂經理場景首次采用了開放式創新訓練模式。人形機器人被放置于真實的銀行大堂環境中,與客戶進行互動,接受多種業務咨詢和服務操作的訓練。”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說,這種貼近實際應用的訓練方式,有助于機器人更快適應復雜多變的銀行服務場景,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同時,客戶也可以通過對話與互動,參與到機器人的訓練過程中。
相較于人工服務場景,人形機器人銀行大堂經理場景有著獨特優勢。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科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人形機器人銀行大堂經理能快速處理重復性任務,減少用戶等待時間,并且能持續提供標準化服務,確保服務質量。此外,隨著技術不斷發展,該場景可以提供更多有趣且個性化的創新服務,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
人形機器人銀行大堂經理場景的建設離不開強大的技術支撐。據悉,這些機器人不僅擁有高度仿生的軀體結構和擬人化的運動控制能力,還采用先進的視覺深度定位技術精準識別環境與物體,通過精細的上肢運動模擬人類手臂動作。同時,結合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表情與動作合成技術,機器人能更加自然流暢地提供咨詢與引導服務,極大增強了人機互動的親切感與真實感。
雖然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廣闊,但在實際場景中,尤其是作為銀行大堂經理的角色,需要與人打交道,其實用性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雖然人形機器人擁有人類的樣子和行動能力,甚至還有超出人類的計算能力,但它做人類的工作,仍顯得有些笨拙。”在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科技部相關負責人看來,目前人形機器人銀行大堂經理場景主要面臨兩大挑戰:一是機器人的情感理解具有局限性,難以像人類一樣理解用戶的情感和情緒;二是面對復雜或突發狀況時,機器人缺乏靈活應變能力。
目前,人形機器人已初步掌握大堂業務咨詢、客戶分流、排隊機取號以及迎賓禮儀等標準化服務流程。然而,在提供針對老年客戶的個性化服務、金融產品推薦與理財咨詢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等復雜場景下,機器人仍需進一步加強訓練與優化。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說,未來上海市分行將通過探索并創新營業網點乃至整個金融服務領域的新流程、新模式,不斷拓展人形機器人大堂經理場景的應用深度與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