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積極主動地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通過組織討論、引導等方法,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參與到教學中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能夠主動地去進行學習,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閱讀教學中來。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分組討論,然后再進行交流。在討論時,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討論中來。同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文章中的人物進行對比,從而激發學生對文章中人物性格特點的了解和認識。如在教學《故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魯迅筆下的故鄉是怎樣的?作者筆下的故鄉與我們生活中的故鄉有什么區別?為什么魯迅筆下的故鄉會被稱為“人間樂園”?當學生充分討論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出: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美好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與自由的環境里。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不僅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和閱讀語文文章的興趣,還能使他們學會如何做人。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些學生在閱讀時,不是在讀,而是在做其他的事。究其原因,就是沒有良好的閱讀氛圍,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就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情境。
要想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我們就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設備的作用。例如,在教學《狼和鹿》一課時,我們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有關狼和鹿之間的故事。這樣不僅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還能使學生們對狼和鹿之間發生的故事有更深刻的認識。這一情境創設不僅使學生們對狼與鹿之間發生的故事產生興趣,還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如果沒有多媒體設備,那么我們可以通過實物、圖片等形式來創設閱讀情境。
閱讀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教師要想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就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比如,在講解一些關于親情的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談一些感受和體會。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的故事,也可以讓學生講一些親身經歷過的事情。然后教師再給他們提出一些建議和要求,讓他們在閱讀中得到啟發。
例如,在學習《春》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和情感。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一首古詩來告訴學生春天的美好。然后在讓學生讀課文時,讓他們去感受作者所描繪的春天是多么的美麗,把作者表達出來的感情深刻體會一下。
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開展各種課外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去進行閱讀。在開展課外活動時,教師要善于引導,讓學生明白閱讀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開展課外活動時,教師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例如,在開展閱讀活動時,可以讓學生去看一些與教材相關的電影、電視節目。學生在看這些節目時會感覺到很輕松,能讓他們獲得一種心靈上的滿足,這樣會使他們的閱讀興趣得到進一步提高。
總而言之,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培養,就需要教師從多方面入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從而使學生能夠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努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多個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從而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
(作者單位: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鎮長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