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花鐘》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首篇課文。這篇課文段落不多,但是語言優美,表達方式豐富。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是“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這是基于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的基礎上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進階要求。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的段意概括均可以通過把握和借助關鍵語句來實現,第一自然段僅有一個關鍵句,第二自然段的關鍵句有多個,構段方式存在差異,方法的運用也有所不同,是幫助學生學習通過關鍵語句進行段落大意概括的好素材。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在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完成了“借助關鍵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的學習,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是“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是基于理解的概括。雖然有了前期學習的鋪墊,但判斷一段話的關鍵句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最難的是如何讓學生在朗讀、探究中發現“借助一個或多個關鍵句”來進行段落大意概括的方法。
三、教學目標
★能在讀懂自然段每句話的前提下發現關鍵句,通過稍加修改來概括第一自然段大意。
★能通過“找關鍵句—圈關鍵詞—連詞成句”的方法準確簡潔地概括第二自然段大意。
★能運用學到的概括段意的方法完成練習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通過找關鍵句,圈關鍵句里的關鍵詞,然后連詞成句的方法準確、簡潔地概括一個自然段的段意。
難點:能準確判斷一個自然段的關鍵語句,并能提取出關鍵信息,準確簡潔地概括段意。
五、教學過程
(一)發布單元學習任務
1.同學們,看!春天來了,花兒在悄悄綻放,蜜蜂在花間飛舞,刺猬和兔子探出頭,好奇地張望,聽!它們還在竊竊私語呢!大自然如此美妙,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有新的發現!(播放視頻)
2.今天我們學習第四單元,開啟一段觀察與發現之旅吧,本單元有兩項學習任務,誰來為我們讀一讀?(出示單元導讀頁)
(設計意圖:由欣賞大自然的美妙入手自然引出本單元的學習任務。)
(二)活動一:初識花鐘
1.同學們,你們都讀過課文了嗎?可是好書不厭百回讀,老師想請大家再來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什么是花鐘。
2.檢查生字詞讀音。出示兩組詞語:
第一組:綻開 修建 灼傷 吻合 嬌嫩 淡雅 蘇醒 艷麗
第二組:爭奇斗艷 含笑一現 芬芳迷人 欣然怒放
選取一位小老師領讀后“開火車”讀,糾正字音。課件出示9種花的圖片,順勢引導學生發現萬壽菊、牽?;?、薔薇花、紫茉莉這幾種花的顏色特別鮮艷、特別美麗,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艷麗,跟它們相比,另外幾種花的顏色清淺、雅致,可以用“淡雅”來形容,從而理解“艷麗和淡雅”這一組反義詞的意思,感受不同顏色花兒的美。
3.學寫“醒”字。
(1)出示“醒”字演變過程,學生觀察后發現,酉字旁多像一個盛酒的壇子,里面的小短橫,好像壇子里的酒呀,進而理解“醒”的本意是人喝醉酒后,神志由昏迷到清爽。
(2)教師范寫:醒是左右結構,左右等寬,酉字旁里面的小短橫不能丟,右邊的“生”第一條小短橫,要寫在橫中線上。
(3)學生描一個,寫兩個,同桌互相評價。
4.瀏覽課文,誰來說一說什么是花鐘。
(1)指名交流后,教師小結:原來植物學家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如同一個鐘面,使其構成花的時鐘,通過花開來表示時間!多有趣??!
(2)通過視頻欣賞日內瓦花鐘、尼亞加拉花鐘,感受花鐘的神奇。
(設計意圖:通過讀詞語和難字書寫的反饋,了解學生課前預習時基礎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隨后出示不同地區的花鐘與學生共同欣賞。)
(三)活動二:發現概括密碼
1.勾連舊知。
(1)上學期我們學過了“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一起來回顧一下,哪位同學還記得《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五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你是怎么想的?
(2)教師小結:是的,第2句寫海鳥種類多,第3句寫鳥蛋多,第4句寫鳥糞多,以上三句話都是圍繞第1句來寫的。若一個自然段其他的語句都是圍繞同一句話來寫,則這句話就是整個自然段的關鍵句。
(3)關鍵句的作用可不小,不僅可以幫我們理解一段話的意思,還可以幫助我們概括段落大意。那怎么借助關鍵語句來概括段意呢?讓我們走進第1自然段探究吧。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回顧上學期學習的如何理解一段話的意思的方法,喚起學生已有的判斷關鍵語句的學習經驗。)
2.找關鍵句。
(1)請同學們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預設1: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第1句)
預設2:要是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第2句)
(2)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我們該怎么做?對,讀一讀這個自然段的其他內容,請大家聚焦第3句話,想一想:第3句話主要講了什么?
學生得出結論:第3句話主要講了不同的花兒在不同的時間開放。
(3)師繼續追問:都講了哪些花,分別在什么時間開放?(指名回答)
(4)教師小結:這段話一共寫了9種花在一天之內的不同時間開放,現在你認為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圍繞第2句來寫)
提示學生:關鍵句不一定在第一句,有可能在第二句,也有可能在其他位置。
(設計意圖:一些學生會根據以往的經驗,把一段話的第1句話當作關鍵句。當出現不同意見時,教師帶領學生讀一讀第3句話,進而確定關鍵句是第2句話。)
3.借助關鍵句概括段落大意。
(1)找到關鍵句了,也讀懂了這段話的意思了,現在誰能借助這個句子說一說,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預設:學生可能將第2句話直接作為段意。
(2)教師引導:這位同學一字不差地把這句話讀了出來。概括段落大意其實就是用簡練的話說一說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要做到既準確又簡潔,誰能說得更簡潔一些?(板書:準確、簡潔)
預設: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請學生談一談為什么去掉前面的幾個字。)
(3)教師引導學生把關鍵句中無關緊要的內容刪掉,留下關鍵信息,就可以使段落大意更加簡潔。
4.梳理方法:剛才我們在讀懂每句話的前提下,確定了關鍵句(板書:找關鍵句),然后稍作修改,就可以準確、簡潔概括一個自然段的大意了。
(設計意圖:勾連以往的學習經驗,進一步學會在讀懂每句話的前提下判斷“關鍵句”,嘗試借助關鍵句,稍作修改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四)活動三:探究概括密碼
1.找關鍵句:默讀第二自然段,找出關鍵句,用橫線畫出來。教師引導學生互相補充,找出該自然段三個關鍵句。(即第1、2、6句)
小結:一個段落的關鍵句有時不止一句,還可能有好幾句呢!讀一讀這三個句子,看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第1句是提出問題,后兩句是回答問題。)
2.圈關鍵詞:關鍵句找到了,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既準確又簡潔?是的,可以去掉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找出關鍵信息。(板書:圈關鍵詞)
3.連詞成句:學生交流圈出的關鍵詞,然后把這些詞連成一句通順的話:植物的開花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系。(板書:連詞成句)
(設計意圖:當一個自然段的關鍵句有好幾句時,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概括段意要做到簡潔又完整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我們將概括的方法拆解為三步:找關鍵句—圈關鍵詞—連詞成句,這樣為學生搭建學習支架,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五)總結方法,遷移運用
1.下面我們跟著小博士一起來回顧我們的探索之旅吧?。úシ盼⒁曨l)
嗨,小朋友們好,我是無所不知的小博士。最近我收到不少小朋友們的求助,說不知道怎樣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段意,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我們在借助關鍵語句概括段落大意時,一般會有兩種情況:有的比較簡單,直接摘錄關鍵句就可以了,比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自然段中,我們就可以直接用這個關鍵句來概括段意。再如,《花鐘》的第一自然段,我們把關鍵句略刪減就可以了。
有的比較復雜,就像我們剛剛學的《花鐘》第二自然段,需要向把關鍵句找到,然后提取關鍵句中的關鍵詞,再把這些關鍵詞連成一句通順的話,做到既準確又簡潔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借助微視頻,引導學生回顧剛才學到的利用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大意的兩種方法:一是把關鍵句稍作修改,二是找關鍵句—圈關鍵詞—連詞成句。)
2.同學們,你們都掌握了嗎?你們大顯身手的時刻到了!
請你用剛才學到的方法完成任務單上的小練習。先自己找一找、圈一圈、連一連,然后小組J+adY0LQT3302YJMpc4v4h3toivIjCBB4Mdwmj8gFho=交流。(出示練習一)
練習一:借助關鍵語句,概括這段話的大意。
蓮有哪些作用呢?蓮的各部分都是可以食用的。用蓮葉煮的粥清香可口,具有一定清熱去火的功效。蓮子含淀粉很多,營養豐富。蓮藕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鹽,既可以當水果吃,也可以制成美味的菜肴。蓮的藥用價值也很高。蓮葉、蓮花、蓮梗、蓮子、蓮心、蓮房、蓮藕均可以入藥,功效各不相同。當然,蓮更是人們喜愛的觀賞名花。睡蓮、并蒂蓮,給人們在清涼的夏日帶來美的享受。
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_________________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再次梳理:“找關鍵句—圈關鍵詞—連詞成句”概括段意的方法。
4.運用所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出示練習二)
練習二:助人為樂小幫手。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有許多傳統習俗,如吃粽子、系五色繩、插艾葉、賽龍舟、掛菖蒲……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使社區居民體會端午節所蘊含的文化底蘊,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培植愛國情感,讓傳統節日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光明小區將于6月20日在向陽廣場舉行“品味端午,傳承文明”活動。活動包括包粽子、做香囊兩項內容,請廣大居民積極參加。
王奶奶住的光明小區貼出了端午節活動海報,可是她眼花了,看不清,想請同學們讀一讀海報的第一自然段,然后用簡練的話告訴她活動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練習讓學生從課內文段走向生活閱讀,真正建構概括的方法。)
(六)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概括段意的其中一種方法——借助關鍵句概括一段話大意,還學以致用,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那么《花鐘》這一課在表達上還有什么小秘密呢?我們下節課接著探究。
(作者單位:青島市即墨區數字裝備園實驗小學)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