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內容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講述了父母對“我”童年詩歌的迥異評價,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反差中的愛意。教師應聚焦“精彩”與“糟糕”的反差,幫助學生理解父母期望的美好。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多個維度,包括行為舉止、言辭表達以及內心情感等方面,深入感受和理解父母對“我”所展現出的復雜而深沉的情感,其中既包含溫柔慈愛,又不乏嚴格要求。
2.鼓勵學生聯系日常生活,反思并探討父母在關愛自己時所表現出的不同方式和特點,以幫助學生更清晰地認識和感悟父母愛的多樣性。
3.分角色朗讀文本,身臨其境地體會“我”的父母對“我”這首詩歌的不同態度以及反應。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分析文本中的人物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著重讓學生感受巴迪在收到父母不同反饋時的情感波動和成長過程。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父愛和母愛,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以積極的方式回應和表達對父母的感激和愛意。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并啟發觀察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與我們之前學習的文章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生1:我發現標題里使用了引號,這應該是直接引用了別人的評價。
師:很好,你觀察得很到位。那除了引號,還有沒有其他特別之處呢?
生2:我還注意到“精彩”和“糟糕”是一對反義詞,而且它們后面分別加了“極了”和“透了”,這樣的表達方式讓評價顯得更加極端和強烈。
師:這些特點正是我們今天要深入探討的內容。
(二)探討作者及其作品風格
師:在預習時,我們了解了作者巴德·舒爾伯格的一些作品信息。現在,我想聽聽大家對這個作者有何看法。
生1:我覺得巴德·舒爾伯格是個才華橫溢的作家,他的作品語言風趣幽默,同時思想深邃,讀起來讓人受益匪淺。
師:他的確是個很有魅力的作家。那么,還有沒有其他同學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呢?
生2:我也認為巴德·舒爾伯格的作品很有創意,尤其是他的題目設置,如《聰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聰明》,這種充滿矛盾的標題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師:他的創意讓作品更加吸引人。那么,你覺得這種創意在他的作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生2:這種創意激發了讀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共鳴并進行深入思考。
(三)引出本節課學習內容
師:同學們對巴德·舒爾伯格的作品評價很高,看來大家都很喜歡他的作品。那么,今天我們學習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就是作者其中的一篇,讓我們帶著對作者的好奇和對作品的期待,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之旅吧!
(四)梳理生字新詞
師:同學們,我們來進行一下預習反饋。請大家看這些句子(多媒體展示預習清單),你們在家已經嘗試選擇過正確的讀音或漢字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核對一下。
師:第一句,大家覺得哪個讀音或漢字是正確的?
生1:“歧”應該讀“qí”,不是“qǐ”。
生2:“慈祥”是正確的,不是“慈詳”。
生3:“鼓勵”是對的,不能用“鼓厲”。
師:很好,大家都選對了。那接下來我們看第二句。這里的正確讀音是什么呢?
生4:“謄”應該讀“téng”,不是“yù”。
生5:“謹慎”的“謹”應該讀“jǐn”。
師:看來大家對讀音掌握得不錯。我們齊讀這些重點詞:歧視、慈祥、鼓勵、謄抄、謹慎。
生齊讀。
(五)聚焦文本,梳理情感
師:現在請大家回到課本,大聲朗讀課文,感受童年的這段記憶給巴迪留下了怎樣的深刻影響。
(學生開始朗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相互交流,童年的這段記憶對巴迪有什么影響?他是如何感受到父母的不同評價的?
(學生相互交流)
生:我認為這段童年的記憶對巴迪影響很大。他感受到了母親對他的贊揚和父親對他的批評。
師:很好,你提到了母親和父親對巴迪的不同評價。那么,請同學們用不同顏色或不同符號將課文中母親對他的評價以及父親對他的評價勾選出來。
(學生勾選課文中的評價,教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找得很準確。現在我們知道了母親對巴迪主要是表揚和鼓勵,而父親則相對嚴厲一些,主要是批評。那么,你們感覺他們評價時分別帶有怎樣的感情色彩呢?
生:我認為母親的評價帶有濃厚的愛和鼓勵的感情色彩,而父親的評價則帶有嚴格要求和提高標準的感情色彩。
師:分析得很好!在朗讀課文時,你們注意到給人物評價添加的提示語了嗎?提示語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比如,“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這里的“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就是提示語,它告訴我們母親當時興奮的狀態。現在,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的提示語,并根據提示語讀出人物的對話,體會其中的情感。
(學生尋找提示語并朗讀對話)
師:很好,你們找到了很多提示語。這些提示語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比如,母親是興奮和高興的,而小巴迪則是害羞和期待的。那么,為什么母親會如此興奮呢?
生:因為小巴迪在8歲時就寫出了一首詩,母親覺得他很了不起。
師:對,母親看到了孩子的才華和努力,所以她感到非常激動和興奮。這種鼓勵讓小巴迪滿懷自信地等待父親的夸獎。但是,父親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這讓小巴迪感到非常沮喪和失落。同學們,你們能理解父親為什么這么嚴厲嗎?
生:父親可能是想讓孩子不要驕傲自滿,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進。
師:沒錯,父親的嚴厲也是一種愛,他希望孩子能夠不斷進步。在這篇課文中,我們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愛——慈愛和嚴愛。這兩種愛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和進步。現在,請同學們再次分角色朗讀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情感和態度。
(六)穿越語言,感悟道理
師:同學們,請從文中勾畫出作者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此時學生紛紛從書中找尋答案。
生:平衡。
師:為什么呢?
生:不能只有夸獎,否則一個人會因為驕傲自滿而退步,同時也不能只有批評,這樣一個人的積極性會被打擊,徹底消沉。
師:同學理解得很對。那這段話中“謹慎地把握住自己生活的小船”,這里作者使用了“謹慎”一詞,是想要表達什么呢?
生:既不會被“精彩極了”所刮倒,又不能被“糟糕透了”所刮倒。謹慎地把握住自己的生活,能夠使我們更加穩定、理智地應對各種情況,并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師:此時,如果有人給我們吹來了“精彩極了”的風,我們要怎么做才能保持這艘小船不被刮倒呢?
生1:保持冷靜和理性,不要被過度的興奮沖昏頭腦。
生2:尋求平衡,避免過分依賴或沉浸于“精彩極了”的情緒中。
(七)理解關愛,發現真愛
師:現在請大家再次聚焦文章的最后兩個自然段,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在巴迪成功后,你們覺得巴迪最想感謝誰?為什么?
組1:我們認為巴迪最想感謝的是他的父母。因為文章中提到,巴迪的父母在他成長過程中分別給予了他鼓勵和警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讓他在成長的道路上既不失自信,又能保持謙遜,最終取得了成功。
師:很有道理。還有其他小組有不同的看法嗎?
組2:我們也認為巴迪最想感謝的是他的父母,但我們想強調的是他母親的慈愛對他的影響。在巴迪小時候,母親的鼓勵讓他對寫作充滿了熱情和信心,這是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師:確實,母親的鼓勵對巴迪的成長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那么,有沒有小組想從父親的角度來談談呢?
組3:我們認為巴迪也會非常感謝他的父親。雖然父親在巴迪小時候對他的作品評價很嚴厲,讓巴迪有些失落,但正是這種嚴厲讓巴迪更加努力地去改進自己的作品,不斷追求更高的水平。
師:同學們分析得都很透徹。巴迪的成功離不開他父母的共同努力。那么,接下來我們來進行一個創設教學任務:假設現在巴迪就站在領獎臺上,鼎鼎大名的他此刻思緒萬千。請你站在巴迪的角度寫一篇獲獎感言,表達他最想感謝的人是誰,并說明原因。
(學生開始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現在請幾位同學來分享一下巴迪的獲獎感言。
生1: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在我成長的道路上一直陪伴著我,給予我無盡的支持和鼓勵。母親的慈愛讓我充滿信心和勇氣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而父親的嚴厲則讓我時刻保持清醒和謙遜,不斷追求更高的境界。正是他們不同的教育方式塑造了今天的我。
生2:站在這個領獎臺上,我最想感謝的是我的父母。他們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我能夠取得今天成就的最大支持者。我會永遠珍惜這份來自父母的深沉的愛,并繼續努力,不辜負他們的期望。
師:同學們寫得都非常真摯感人。通過今天的學習和討論,我們不僅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內容,還學會了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表達情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繼續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和表達能力,取得更大的進步!
五、教學反思
首先,我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課題的特別之處,并探討作者巴德·舒爾伯格作品的風格,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學生積極討論,對作者及其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后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在“梳理生字新詞”環節,我注重學生的預習反饋,通過核對讀音和漢字,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做到當堂知識當堂掌握。
在“聚焦文本,梳理情感”環節,我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交流,深入感受父母對巴迪的不同評價所帶來的情感波動。學生能夠準確地勾畫出課文中母親和父親的評價,并分析其中蘊含的感情色彩。
在“穿越語言,感悟道理”環節,我引導學生從文中勾畫出作者想要表達的道理,并進行深入的討論。學生能夠理解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保持謹慎的態度。這一環節不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文本內涵,還啟發了他們思考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的道理。
最后,在“理解關愛,發現真愛”環節,我通過創設教學任務,讓學生站在巴迪的角度寫一篇獲獎感言。學生積極參與,紛紛表達了對父母的感激之情。這一環節不僅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了父母的愛,還鍛煉了他們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榕城小學)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