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體驗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活動形式,主要是指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創設貼合現實生活、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情境,組織閱讀、角色表演等體驗活動,使學生能全身心、多感官地沉浸到學習中,進而獲得主動體驗、交流體驗、感悟體驗以及反思體驗等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運用“沉浸式”體驗教學模式,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沉浸式”體驗活動,將學生代入具有感染力的活動場景中,使學生能從中理解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意義,獲得良好思想意識、道德品質的培養與提升。因此,在六年級下冊“科技發展 造福人類”一課的具體教學中,教師應對“沉浸式”體驗活動進行積極、有效的運用,以此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人生觀。
一、教學背景
“科技發展 造福人類”是小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8課的內容,主要是引領學生回顧人類社會科技發展歷史,使學生感受到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促進作用。在具體教學中,為使學生獲得更加真切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對新型的“沉浸式”體驗活動形式進行嘗試性的運用,將教材中的具體教學內容融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中,使學生感知科學技術的價值,樹立科技改變世界的觀念。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先驅者探索世界、發展科學技術的事跡,深刻認知科技發展對人類認知世界的重要推動作用。
2.掌握科技改變世界的重大事件。
3.結合現實舉例說明科學技術發展對人類生活的積極、負面效應。
4.樹立科技推動社會進步的意識,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人生觀。
三、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遠在外地的親戚、朋友?
生:我們每個星期都會視頻聊天,和在一起的時候一樣。
師:那你們有沒有幫助過爸爸媽媽打掃衛生?
生:幫助過,打掃衛生是一項非常辛苦、煩瑣的工作,但是自從我家買了掃地機器人,我和爸爸媽媽就從這項工作中解放出來了。
師:同學們,以上我們討論的事情正是因為科學技術上的發明創造,才使我們擁有了更加幸福、便捷的生活。那你們了解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嗎?下面我們就通過“科技發展 造福人類”相關知識的學習,來一起感知先驅們的光榮事跡,經歷人類對世界的漫長認知過程吧!
(二)課堂活動
在“科技發展 造福人類”的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遠古時代到信息時代的漫長發展過程,在人類認知世界的過程中,涌現出很多偉大的科學家。為了更加深刻、切實地感知先驅者的事跡,我們在本節課組織了豐富的“沉浸式”體驗活動,讓我們以活動為媒,全面了解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吧!
【活動一:向探索世界的先驅者致敬】
人類對世界的探索腳步一直沒有停歇,在漫長的探索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先驅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在“向探索世界的先驅者致敬”這一“沉浸式”體驗活動中,教師提出了以下學習任務,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任選其一對科技先驅者的事跡進行全面了解。
任務一:教師播放《榜樣的力量——哥白尼》的紀錄片,要求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哥白尼及其“日心說”,并討論“哥白尼挑戰教會學說,取得了勝利”事件的啟示。
任務二:搜集關于伽利略及其新天文學說的資料,要求學生在資料的閱讀中,深入了解伽利略的事跡,并通過合作探究討論“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付出了什么?伽利略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等問題。
師(活動總結):大家很好地完成了這兩項活動任務,同時在了解哥白尼和伽利略的事跡中,感受到追求真理的道路是充滿艱險與挑戰的。但是正是這些先驅者的付出與努力,打開了人類探索世界的大門,為人類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活動二:人類航海事業的里程碑】
在人類歷史發展中,航海是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徑,航海技術的進步以及航海事業的發展,加速了人類文明的傳播速度。在“人類航海事業的里程碑”的“沉浸式”體驗活動中,教師為學生布置了“學習、了解鄭和下西洋,麥哲倫、哥倫布航海這兩次人類航海事業的里程碑事件”的學習任務,并要求學生從“航行路線描繪”“航行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法”“航行意義分析”等方面入手,進行人類航海事業發展歷程的了解,深刻體會航海技術對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
師(活動總結):同學們,大家在“沉浸式”體驗活動的參與中,是不是感覺與幾位偉大的航海家一起進行了航行,體會了航行的艱辛,感受了航海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就像我們了解到的一樣,新航線的開辟使各大陸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通過貨物的運輸以及文化的傳播,拓寬了人們的視野,推動了人類探索世界的腳步。
【活動三:感知達爾文的科學精神】
在人類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生物技術的進步至關重要,達爾文進化論的提出標志著生物進化思想的形成。在引導學生了解進化論、感受達爾文優秀科學品質的過程中,教師組織了“感知達爾文科學精神”的“沉浸式”體驗活動。在活動中,教師通過課件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達爾文發現進化論的歷程,展現了達爾文身上具有的優秀科學家的精神與品質,并組織學生分享活動的感受,以此深化學生的活動體驗,樹立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
師(活動總結):偉大的科學獻身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促使科學家不斷探索的內在動力。通過“感知達爾文科學精神”的“沉浸式”體驗活動,我們看到了達爾文身上善于思考的品質、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敢于創新、挑戰權威的勇氣。我們在學習以及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應向達爾文學習,以此塑造自身的健全人格。
【活動四:講述“瓦特與他的蒸汽機”】
故事一直以來就受到小學生的歡迎,生動、有趣的故事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獲得“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在“科技發展 造福人類”的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點,組織了“講述‘瓦特和他的蒸汽機’”的“沉浸式”體驗活動,通過講述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刻理解蒸汽機對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推動意義。在本次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展示蒸汽機時代各行各業的發展圖片,使學生在視聽情境中,獲得更深刻的活動體驗,有效感知科學技術發展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
師(活動總結):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標志性發明,實現了工業生產由手工到機器的轉變,使人類社會進入了“蒸汽機時代”。而瓦特作為蒸汽機的發明者,是這一偉大時代的開創者,使科學技術成為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動力。
【活動五:一個蘋果帶給人類的啟示】
師:俗話說,機會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當一個蘋果落到你頭上時,你會有什么感想?下面我們了解一下當蘋果砸到牛頓時產生的科學碰撞。
結合這個活動導入,教師組織了“一個蘋果帶給人類的啟示”的“沉浸式”體驗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進行分角色表演,具有趣味性地再現蘋果砸到牛頓,牛頓展開深入思考的過程。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表演之后,積極發表自己的活動感受,分享自己在這個事例中受到的啟發,從而使學生獲得更為深刻的學習體驗,真正實現了全身心的沉浸。
師(活動總結):同學們,科學發現是需要契機的,只有科學把握、深入思考機遇,才會發現常人所不能發現的真理。所以在學習中,我們應培養細心觀察、認真思考的學習品質,做學習、生活中的“有心人”。
【活動六:科技應用知識小組競賽】
師:在以上一系列“沉浸式”體驗活動中,我們了解了人類歷史中科學技術發展的歷程,感受了先驅者在探索世界、追求真理過程中的不懈努力和無私付出。放眼當前,科學技術獲得了飛速發展,各項新型的科學技術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獲得了廣泛運用。我計劃在班內組織一場“科技應用知識”的小組競賽活動,這就需要同學們利用各種途徑搜集、了解最新的科技應用知識,希望你們能在小組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學生做好充足準備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科技應用知識小組競賽”的“沉浸式”體驗活動。在具體活動中,教師提出了有關科學技術應用的題目,由各小組進行搶答,在學生給出正確答案的同時,還需要進行相關科學知識的拓展。這樣學生在“沉浸式”體驗活動的參與中,能夠獲取更多的科學知識,感受科學技術的廣泛運用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發揮的顯著作用。
師(活動總結):在“科技應用知識小組競賽”的“沉浸式”體驗活動中,同學們積極參與,而且有的小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此過程中,同學們通過各種途徑不僅搜集了豐富的科技應用方面的知識,還深刻地了解了科學技術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從而拓寬了科技視野,增強了科技意識,取得了良好的活動教學效果。
【活動七:感知神奇的互聯網】
師:互聯網技術是近些年來最新開發的一種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各行各業的工作呈現出高效、便捷的發展態勢。從我們日常的生活來看,足不出戶就能與朋友聊天、購物甚至工作等。下面,我們開展“感知神奇的互聯網”的“沉浸式”體驗活動,要求同學們積極地參與討論,談一談你眼中的互聯網,以此深化我們對互聯網技術的認知。
互聯網廣泛運用于各行各業,學生也在不同程度上接觸了互聯網。在“感知神奇互聯網”的“沉浸式”體驗活動中,學生表現出了積極的參與狀態,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互聯網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互聯網對我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怎樣的影響”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生1:我媽媽經常在互聯網平臺購物,買到的東西又便宜又好,互聯網滿足了我們日常生活的需求。
生2:爺爺、奶奶不在我身邊,我想他們的時候,會跟他們視頻聊天,就像面對面聊天一樣,互聯網幫助我們維護了親情關系。
生3:我會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用百度搜索一些知識,還會學習一些網絡課程,互聯網使我的學習更加輕松。
生4:我爸爸會利用互聯網聯系業務,他說互聯網上的信息非常多,能獲得很多、很好的商機,互聯網使我爸爸的業務開展得更順利。
師:非常好,同學們從多個方面認識了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影響。我們工作、學習、生活中的這些轉變,都是因為應用互聯網技術而實現的。由此可見,互聯網技術使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更加便捷、高效。但是如果我們過度依賴互聯網,過度強調互聯網世界的開放性,會出現怎樣的后果呢?大家認真思考一下,互聯網技術在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還產生了哪些負面影響呢?
活動總結:在“感知神奇的互聯網”的“沉浸式”體驗活動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科學、辯證地認知互聯網技術,使學生既認識到互聯網技術對人們生產、生活產生的積極影響,又認識到互聯網的負面效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科學地進行互聯網的應用,使學生能在互聯網世界中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獲得互聯網意識及道德的培養。
【活動八:關于科學技術應用的辯論】
師:在“感知神奇的互聯網”的“沉浸式”體驗活動中,我們全面認識了互聯網技術的積極影響及負面影響。由此,我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所有的科學技術都能造福人類、服務大眾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在為人們帶來福祉的同時,不當的應用也會產生一定的危害。那我們要如何正確看待科學技術的應用呢?下面我組織了一個關于科學技術應用的辯論活動。
在具體的辯論活動中,辯論雙方分別圍繞“科學技術的正向功能和負面效應”“如何正確利用科學技術”等問題展開了辯論,既展示了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進步的積極推動,又呈現了一些用科學技術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事例,并從科學、辯證的角度討論了科學技術應用原則及應注意的事項。通過這場辯論,學生樹立了正確的科學意識和道德觀念,認識到只有趨利避害,才能使科學技術真正造福人類。
【活動九:暢談科學技術夢想】
師:回首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夢想成真,航天技術的發展圓了多少輩人的飛天夢,潛水技術的發展,使深入海底的想法不再虛妄。你們作為新時代的主人,有哪些科技夢想呢?你們又要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呢?下面,我們就通過“暢談科學技術夢想”的“沉浸式”體驗活動來談一談自己的夢想吧!
生1:我夢想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機器人,能幫我做任何事情。
生2:我夢想能夠駕駛自己的飛船,自由遨游外太空。
生3:我夢想人腦可以植入芯片,使學習成為一件容易的事情。
……
師(活動總結):你們的夢想豐富多彩,富有創意。但是要如何實現夢想呢?這就需要你們腳踏實地地學習知識,并積極參與到科學技術的發展事業中,只有這樣才能使科學技術獲得持續性發展,使夢想成真。
(三)課堂總結
師:在“科技發展 造福人類”一課的教學中,我們組織了一系列“沉浸式”體驗活動,視聽情境的創設,表演、比賽等活動的參與以及合作探究活動的開展,使我們獲得了身臨其境的感受,仿佛真正經歷了人類科技發展的漫長過程。在活動過程中,我們不僅回顧了歷史、討論了當前,還展望了未來。我們不僅要深刻認識到科學技術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推動作用,還應意識到自身擔負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使命,應靠自己的努力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
四、教學反思
“沉浸式”體驗活動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的重要體現形式,發揮著非常重要的教育價值,在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優化學生活動體驗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獨特優勢。這就證明“沉浸式”體驗活動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形式。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也發現,“沉浸式”體驗活動對教師的專業素養、課堂組織能力具有更加嚴格的要求,任何活動環節的不科學設計都會對活動的整體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教師需要緊跟教育時代的發展要求,積極地進行自身專業素養、教育管理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在優化“沉浸式”體驗活動的設計中,充分發揮其教學功能。
(作者單位: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第四完全小學)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