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如何理解“必須用抽象力”分析經濟形式

2024-09-03 00:00:00姜汪維?劉璐
社會科學動態 2024年5期

摘要:強調用抽象力代替顯微鏡和化學試劑來分析經濟形式,是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提出的重要觀點,其目的在于科學把握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思維。政治經濟學要想保持科學水平,始終離不開理論思維和科學方法。立足于《〈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和《資本論》可以發現:政治經濟學的敘述起點是反映經濟形式本質規定的“抽象”,而非先驗的“抽象”或“混沌的具體”;敘述過程好像呈現了“一個先驗的結構”,實際上卻是現實經濟關系在思維中“具體的再現”;科學方法是以抽象力將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統一起來運用,而非一種方法的單獨使用。鑒于此,政治經濟學邏輯體系的構建需要運用抽象力修正地反映歷史,從整體上把握歷史過程、分析經濟關系的典型形態,方能實現邏輯與歷史的辯證統一。

關鍵詞:政治經濟學;抽象力;敘述方法;理論思維;邏輯體系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時代黨的文藝工作理論建構和學理闡釋研究”(項目編號:23BKS110);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原創性貢獻研究”(項目編號:HB22YS033)

中圖分類號:F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982(2024)05-0016-06

經濟形式是經濟關系本質規定的具體表象,如果只抓住經濟形式而不去揭示經濟內部聯系,那就談不上對經濟活動規律的科學研究。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提出,“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1)他自覺運用抽象力從資本主義社會總的聯系中考察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和規律,不僅完全駁倒了全部官方的資產階級經濟學,而且使唯物史觀由“假設”成為科學地證明了的原理。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抽象力的內涵一再被人們誤解和錯讀,由此不僅導致辯證法的教條化與形式化,而且使馬克思的方法籠罩在“黑格爾陰影”之下。比如科萊蒂、繆勒等認為,“馬克思的方法是建立在黑格爾三段式結構上的簡單抄本。”(2)宇野宏藏則批評馬克思的“具體—抽象—具體”之間的邏輯轉換是行不通的,“概念,必須在它自身之內具有上升的動力。”(3)還有學者認為,“從抽象到具體”是馬克思在批判17世紀經濟學家“從具體到抽象”錯誤方法的基礎上形成的研究方法。(4)

上述評論關注到,系統敘述經濟科學的全部復雜內容需要對經濟范疇進行“前提批判”和“邏輯建構”,由此才能再現經濟形態結構系統的辯證本質。但這些評論之所以視馬克思辯證法與黑格爾辯證法“殊途同歸”,是因為它們沒有正確把握理論思維過程的特點與本質。細而言之,政治經濟學研究成果作為一種話語敘事,其敘述起點究竟是什么?政治經濟學體系是“先驗的結構”嗎?馬克思提出的“科學上正確的方法”是什么?運用抽象力如何處理邏輯與歷史的關系?深入討論這四個問題,方能理解馬克思為什么強調“必須用抽象力”分析經濟形式的深刻內涵。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不僅關涉到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的準確把握,而且關涉到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來解決現實問題。

一、政治經濟學的敘述起點是“實在和具體”還是“抽象的規定”

有學者認為,政治經濟學的敘述起點應是“非客觀主義”的經濟范疇。其依據是《〈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的論述:“從實在和具體開始,從現實的前提開始,因而,例如在經濟學上從作為全部社會生產行為的基礎和主體的人口開始,似乎是正確的。但是,仔細地考察起來,這是錯誤的。”(5)他們據此斷定,對資本主義經濟范疇以“事實性解釋”是不符合馬克思原意的。然而,是非曲直究竟如何,還需回到馬克思的文本語境中理解。毋庸置疑,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敘述起點不是作為“整體的表象”的“具體”,而是反映經濟形式本質規定的“抽象”。馬克思以“人口”為例指出,當我們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考察某一國家時,不能囿于對“人口”及其“階級劃分”“分布”等感性的具體事實的考察。這是因為,認識“人口”的本質是以把握“階級”“雇傭勞動”“資本”等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為前提的,否則“人口”就只是一個抽象概念。馬克思意在指明,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首要任務在于正確把握經濟形式背后本質性的抽象規定,而不是直接按照某種既定的邏輯形式對感性的經濟材料進行排序,并由此建構理論體系。否則,敘述工作至多只是對經濟形式進行某種表象分析,無法使事物發展的本質與規律在理論層面再現出來。

但是,這絕不意味著作為敘述起點的“抽象”就是“非客觀主義”的先驗范疇。政治經濟學之所以是“實證科學”,就在于它以現實為依據,而不是以思辨為依據。經濟范疇的現實性完全依賴于它所反映的現實關系的客觀性。因此,真正的實證科學只有在思辨終止的社會歷史現實面前才是可能的。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形式的抽象不是以事實遷就頭腦的臆想,而是以“嚴格的實在論”為基礎的。從馬克思的經濟學研究來看,他是在“充分地占有材料”的前提下,運用抽象力對感性材料進行由表及里、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的加工,才得以逐步實現從“表象中的具體達到越來越稀薄的抽象”的目的。只有這樣,“實在和具體”背后的社會經濟關系才會以“最簡單的規定”的形式表現出來。(6)要之,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敘述起點是對“完整的表象”進行邏輯加工后的“抽象的規定”,這是對“從具體到抽象”方法的科學運用。

明確政治經濟學的敘述起點是在充分占有感性材料基礎上凝練的“抽象”,而不是先驗的“抽象”或“混沌的具體”,這對于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本質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因為,相較于前資本主義社會而言,“資產階級社會是最發達的和最多樣性的歷史的生產組織”。(7)在這樣的社會中,經濟形式的本質規定往往被謎一樣的表象所掩蓋。其根源在于,勞動產品的價值形式把勞動的社會性質反映成勞動產品的物的性質,進而反映成物的社會屬性,這就使人與人的社會關系取得了物與物的關系的虛幻形式。如果說這種虛幻形式在簡單商品生產階段還是很單一的,那么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階段則達到了十分復雜的程度。因此,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復雜表象中無法直接把握經濟活動的本質與規律,只有將經濟關系的形式規定進行“抽象”后,才可能解碼物象背后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所以,政治經濟學的敘述起點只能是“從具體到抽象”的“抽象”;相應地,正確的敘述邏輯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而不是相反。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正是通過科學的“抽象”,在研究過程中厘析了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表象對本質的遮蔽,并在敘述過程中糾正了拜物教對經濟關系的顛倒,才正確把握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的本質。

二、從抽象到具體呈現的是“先驗的結構”還是“具體的再現”

一般認為,《資本論》敘述方法所呈現的結構具有明顯的黑格爾因素,這是馬克思受黑格爾《邏輯學》影響的憑證。馬克思本人也多次表示從黑格爾《邏輯學》中借鑒了敘述方法,用以整理和加工經濟學素材。他指出,分析材料的“發展形式”及其“內在聯系”的研究過程是敘述過程的前提;研究工作完成后,運用“抽象力”將“現實的運動”敘述出來,“材料的生命”就會在“觀念上反映出來”,從而使得敘述形成的理論體系“就好像是一個先驗的結構”。(8)那么,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呈現了一個什么樣的“結構”?又為何“好像是”而非“真正是”一個“先驗的結構”?

《資本論》的敘述結構是從“政治經濟學批判”計劃中脫胎而來的,因而其結構應首先置于“政治經濟學批判”計劃的大結構中來考察。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導言中,馬克思首次提出“政治經濟學批判”的“五篇構想”,并在“貨幣章”結尾闡發了這一構想的內在結構,即前兩篇敘述屬于一切社會形式的一般的抽象規定、資本主義生產的內部結構,從第三篇開始以國家為基本范疇,展開資本主義國際關系、世界市場。這不僅反映了馬克思從抽象到具體的思維過程,而且可以看出他將黑格爾《邏輯學》第二部分“主觀邏輯”概念論作為寫作的方法論,活用于經濟學批判之中。(9)隨著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結構的研究逐步深入,他在1858年2月22日致拉薩爾信中提出寫作全部著作的“六冊計劃”,對“五篇構想”前兩部分經濟學原理的敘述作了微調,其他內容則保持不變。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進一步明確了“六冊計劃”的寫作順序,即資本—土地所有制—雇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世界市場,并把前三項與后三項作為兩個層面、兩大部分。從“五篇構想”到“六冊計劃”,可以看出“資本”在整個敘述結構中地位的上升。馬克思尤為強調第一冊《資本》的重要性,不僅認為其應單獨成冊,而且認為《資本》冊包括整個敘述的基礎。因此,“六冊計劃”在“五篇構想”的基礎上不僅深化了對資本一般和資本現實的認識,而且更明晰簡潔地呈現了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邏輯。當政治經濟學批判逐漸深入現代社會結構內部,聚焦于資本主義生產結構的內在機制與發展趨勢這一現實問題時,“六冊計劃”便被關于資本本身的敘述結構所取代,最終形成了《資本論》三卷四冊、從理論到史論的結構體系。

從宏觀上看,不論是整體的政治經濟學批判,還是《資本論》的資本邏輯批判,“勞動(抽象)——資本——國家(具體)”的現代史觀三元結構始終貫穿始終;從微觀上看,《資本論》1-3卷以資本邏輯為研究對象,分別敘述資本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各種具體形式,對應著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交換關系以及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社會關系,揭示了剩余價值生產、實現和分配的全過程,形成了以剩余價值理論為核心,包含科學的勞動價值論、資本積累論、資本循環論等內容的理論體系。如恩格斯所評,現代社會體系的軸心——資本和勞動的關系,在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學的說明”。(10)從《資本論》敘述結構的形成過程來看,馬克思始終重視對黑格爾《邏輯學》中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即邏輯的、概念的分析法的科學運用。他從經濟“細胞”到資本主義成熟形態的敘述結構,與黑格爾關于絕對精神的自我生成、自我實現、自我演化的思辨結構,具有某種形式上的同構性。換言之,“資本”的“邏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邏輯,而是辯證法。馬克思之所以堅持用辯證法構建《資本論》的體系,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客觀結果即資本邏輯成為支配資本主義社會的“先驗邏輯”,資本主義關系具有辯證運動的結構化特征。這就要求批判資本邏輯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體系也必須采用辯證法的形式對其加以揭示和闡發,從而使《資本論》體系必然呈現為某種“先驗的結構”的形式。具體來看,馬克思從“抽象知性—矛盾展開—矛盾揚棄”三個邏輯環節合理汲取了黑格爾的辯證法,并將提取出來的一般運動形式的辯證法具體地、科學地運用于資本邏輯批判之中,從而形成了“資本誕生—資本成長—資本衰落”的歷史邏輯。

然而,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先驗結構”與黑格爾哲學的“先驗邏輯”具有本質區別。在黑格爾那里,實體即主體,“一切內容都是它自己對自己的反思”(11),因而作為認識活動成果的科學理論亦是“自身的抽象”的自我運動。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則確認了社會作為“實在主體”的獨立性,并將其“作為前提浮現在表象面前”。(12)由此,馬克思將黑格爾的“先驗邏輯”置換為社會歷史的優先性和自主性,將敘述結構奠基于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內部的物質生產結構之上,進而合理安排政治經濟學的范疇次序與邏輯進展,以再現資本主義經濟活動的辯證本性。這意味著,歷史并不是作為先驗邏輯的組成部分才獲得意義的,而是說邏輯的結構性與科學性仰賴和服務于歷史的生成。從《資本論》的敘述過程來看,它呈現出來的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在思維中“具體的再現”。這種“具體”并不是單純邏輯推演的產物,而是基于社會歷史現實的客觀思想。所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形似“先驗的結構”實質上是借用黑格爾的邏輯形式,并經過唯物主義改造的理論成果。如果將《資本論》從商品上升到資本的邏輯與黑格爾《邏輯學》從存在上升到本質的邏輯加以比較,可以明顯看到前者是經濟關系的抽象本質在綜合客觀的社會關系過程中上升為具體的現實,后者是對精神的自我展開進行“如其所是”的敘述。詳見表1。

三、體現“抽象力”的“科學上正確的方法”是什么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經濟學在歷史上走過兩條道路:“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是“第一條道路”;“抽象的規定在思維行程中導致具體的再現”是“第二條道路”,并認為“后一種方法顯然是科學上正確的方法”。(13)馬克思的這一論述,為理解和運用“抽象力”提供了方法論指導。然而,關于這兩條道路的認識卻有分歧。有學者認為,馬克思贊同的是“第二條道路”而否定“第一條道路”,即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是通向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正確道路,因此《資本論》并不是遵循“客觀性告誡”和“事實性法則”來寫作的。另有學者認為,馬克思否定了“第一條道路”,但也不是簡單贊同“第二條道路”。在他們看來,“第二條道路”指代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道路,馬克思只是肯定了該方法從抽象到具體的研究順序,追問了形式規定本身的現實前提。

上述兩種解讀各執一端。事實上,馬克思從來沒有直接否定“第一條道路”,也沒說“第一條道路”和“第二條道路”是完全對立、互不相容的道路(方法)。那么,“科學上正確的方法”究竟指什么呢?馬克思在批判亞當·斯密的政治經濟學方法時已對此進行了闡述。他說,在斯密那里有“兩種理解方式”,一種方式是試圖“深入研究資產階級社會的內部生理學”;另一種方式是試圖將“社會外部表現出來的生活形式”在“語言和思維過程中把它們再現出來”。(14)在這里,斯密運用的前一種方法,即深入到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形態的細胞層面以剖析其內部生理結構的方法,正是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他所運用的后一種方法,即將社會的“生活形式”確定為“理性概念”的方法,正是從具體到抽象的方法。對此,馬克思批判性地指出,斯密所運用的前一種方法,“正確地表達了內在聯系”,但僅僅是“或多或少正確”;他所運用的后一種方法,“同樣合理地”說明了“外部表現出來的聯系”,但卻是“缺乏內在關系……表達了外部表現出來的聯系”。(15)顯然,單獨運用這兩種方法并不能達到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水平。馬克思進而指出了問題的癥結:“兩個任務是各自獨立進行的,所以這里就出現了完全矛盾的表述方法”。(16)可見,斯密的問題不在于運用了徹底錯誤的政治經濟學方法,而在于政治經濟學科學方法運用得不徹底!以價值理論為例,斯密運用“抽象力”認識到勞動是“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但他沒有進一步從價值抽象上升到價值具體,而是直接從現象中歸納出“商品的價值,恰恰等于它使他們(指購買者——筆者注)能夠購買或支配的勞動量”。(17)這就使斯密不能科學區分價值與交換價值。據此可見,馬克思將“兩條道路”(“兩種理解方式”)視為“抽象力”運用過程的兩個前后相繼的環節,同時又是辯證結合的兩個方面。換句話說,兩種方法僅是形式上有區別,本質上都是“抽象力”的具體運用。

如果說馬克思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的批判,從側面佐證了“科學上正確的方法”是“兩條道路”的統一;那么,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的相關論述就從正面強調了這個問題。馬克思指出,“從實在和具體”或“從現實的前提”來進行政治經濟學研究,這種方法是“似乎正確”但實際“錯誤”的;只有在分析“關于整體的一個混沌的表象”中“達到最簡單的規定”,接著“回過頭來”到具體的規定,完成這樣一個“行程”才是政治經濟學應當遵循的正確“道路”。(18)在這里,前者指的是與“科學上正確的方法”相對立的錯誤方法,后者指代的是作為“科學上正確的方法”的“后一種方法”。總之,馬克思并不是說從具體到抽象的方法是錯誤的,而是強調從具體到抽象的方法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必須辯證結合起來才是“科學上正確的方法”。當然,也不能簡單地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學說是沒有“抽象力”的“材料歸納學”或“現象分析學”。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始終結合具體歷史背景來考察資本主義經濟學說的性質與貢獻。他認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資產階級在社會經濟關系中地位的變化影響了其經濟學的科學性。在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的生產關系及其制度體制的時期,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總體上還具有某種程度的科學因素;而當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時,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也在“辯護士”的手中迅速庸俗化了。此時,使用何種方法不再取決于科學探討的需要,而是取決于資產階級維護階級利益的需要;研究的目的也不在于揭示資產階級生產關系的內部有機聯系,而在于描繪和臨摹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拜物教形態。可見,馬克思并不是簡單地、全盤地否定了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及其方法論,而是看它是否正確反映了經濟事實。可以說,在古典經濟學時期,“抽象力”被經濟學家們片面地運用;而在庸俗經濟學階段,“抽象力”則被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所拋棄,他們只是直接把最粗淺、最表面的經濟現象上升為鼓吹社會和諧的教條。據此也可以認為,“抽象力”這一卓越的理論思維能力既是馬克思在“揚棄”古典經濟學中產生的,也是在批判庸俗經濟學中“復活”的。

四、運用“抽象力”時怎樣把握邏輯和歷史的關系

政治經濟學本質上是一門歷史科學。歷史科學的任務在于,將對天國的批判轉為對塵世的批判,進而確立此岸世界的真理。然而,要完成這一任務絕非易事。用恩格斯的話來說,這已為資產階級學者“頭腦中”的“可怕混亂”所證明:他們要么不理解經濟形式的表象與作為“物”出現的社會關系的區別,將研究“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政治經濟學變為研究“物”的形而上學;要么用思維自身的運動代替現實的經濟活動,拙劣地賣弄從“無”推導“一切”的抽象思辨公式。(19)馬克思第一次揭示出了資本主義“物”的關系背后本質性的人與人的關系,并揚棄了黑格爾辯證法唯心主義的外殼,使之成為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基礎方法,從而為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歷史及本質創造了條件。

馬克思的這一方法為恩格斯所總結和闡發。在《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中,恩格斯提出經濟學批判可以采取兩種方式,即“歷史的方式”或“邏輯的方式”。“歷史的方式”可以幫助研究者把握經濟關系發展歷程的“自然線索”,但如果缺乏抽象力,只是按照歷史編纂學的方式構建理論體系,就會使思維進程被無關緊要的材料和漫無目標的工作所打亂。恩格斯進而提出,若想要擺脫歷史形式和偶然性對敘述的干擾,“邏輯的方式是唯一適用的方式”。(20)但這里的“邏輯的方式”并非回到蒲魯東式的邏輯,而是建立在歷史事實基礎之上,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21)所以,恩格斯所說的“邏輯的方式”正是運用抽象力將研究過程與敘述過程統一起來,能動地反應現實歷史過程的方式。然而,有批評者認為恩格斯的述評并不符合馬克思原意,而是帶有黑格爾式邏輯至上和歷史目的論的色彩,“恩格斯也把經濟范疇的先后順序看作是某種邏輯的東西,并且把理論上把握到的、排除了偶然性的歷史與它同一起來”。(22)實際上,恩格斯已經明確表示,邏輯的方式本質上還是歷史的方式,需要從“我們所遇到的最初的經濟關系出發”。(23)因此,消除誤解的關鍵并不在于辨析恩格斯和馬克思在經濟學方法上有何不同,而在于是否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抽象力來把握邏輯與歷史的辯證關系。

第一,要運用抽象力“修正反映”歷史過程,歸納總結最能反映社會基本矛盾的、最初的和最簡單的經濟范疇,由此出發把握現實經濟關系的本質及規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他的政治經濟學研究不在于構建某種理想化的、“適用于一切民族”的理論體系,而在于“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24)因此,面對已經形成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制度形態,若想科學解析其本質和規律,不能直接從紛繁復雜的經濟形式出發,而應緊緊抓住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生產類型的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勞動產品的價值形式(商品形式)成為經濟的“細胞形式”。基于這個“細胞形式”,資本主義經濟關系自我組織為復雜的有機體。所以,在構建整個資本主義經濟批判理論體系之前,先厘定資本主義經濟中最初的、最簡單的經濟范疇是必要的,否則“歷史”就會變成資料集,“邏輯”亦會混亂。只有從經濟的“細胞形式”上升到對社會經濟形態的整體考察,才能綱舉目張地剖析從屬的經濟關系和復雜的經濟形式。

第二,要運用抽象力“從后思索”歷史過程,研究現實的、發達的生產方式從低級到高級的歷史演變過程,進而把握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趨勢。發達的社會形態是多次經濟關系變革的產物,它將未來社會形態中的經濟要素以漫畫的形式納入進來,同時也使過去社會形態中潛藏的要素顯露出來。在這個意義上,認識充分發展了的社會經濟形態是探索過去與未來社會的一把鑰匙,“低等動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動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動物本身已被認識之后才能理解”。(25)抽象力的運用只能以成熟的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不能指望從經濟關系的“萌芽”或“個別”中抽象出科學的經濟范疇來。科學的抽象必須從某一社會形態中普遍的、支配性的存在出發,才能保證邏輯的全面性與客觀性,實現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因此,科學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必然要走與歷史發展進程“相反”的道路,即從歷史發展的結果著手,探索比較復雜的社會有機體的基本經濟關系及其種種從屬關系,進而“透視一切已經覆滅的社會形式的結構和生產關系”(26),并把握未來社會經濟關系變革的前兆。

第三,要運用抽象力分析“典型”形態,即批判某種特定生產方式發展的“制高點”以概括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而言,由于歷史環境、現實條件和發展水平的不同,不同國家與地區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形態具有明顯差異性。研究者不可能在逐一研究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的資本主義經濟形態后,再概括它們的普遍特征與一般規律。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制高點”展開政治經濟學研究極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確定的“制高點”既不是歷史上出現的形式,也不是最新出現的形式,而是某種特定社會生產方式的本質特征和發展規律的最純粹、最突出的表現形式。這無疑需要通過抽象力來理解和把握。因此,馬克思沒有將“資產階級社會的最現代的存在形式”(27)即美國作為研究對象,而是將英國作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典型地點。其原因在于,英國既消滅了封建的生產方式,也消滅了介于封建生產方式與典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間的混合類型,從而實現了勞動與財產、勞動與生產條件之間全面的分離。可以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最突出地顯露了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這為科學認識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規定與發展趨勢提供了典型樣本。

綜上所述,政治經濟學要想保持科學水平,始終不能離開理論思維和科學方法。習近平指出,“《資本論》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它所揭示的科學原理如果說不甚適用于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的話,那么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28)當前,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有別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發展模式,也不同于封建殘余和資本邏輯的市場經濟形式,揭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邏輯與實踐指向成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無法回避的重大課題。若想透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式的表象把握其本質和規律,在中國持續推進的經濟實踐情境中構建自主的知識體系,無疑離不開對馬克思所強調的“抽象力”及其政治經濟學方法的正確運用。

注釋:

(1)(2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4、7頁。

(2) 徐崇溫:《保衛唯物辯證法》,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頁。

(3) [日]見田石介:《資本論的方法研究》,張小金等譯,中國書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頁。

(4) 參見巫繼學:《世紀末議〈資本論〉的方法論》,《學術月刊》1995年第6期。

(5)(6)(7)(12)(13)(18)(25)(26)(27)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4、29、25—26、25、24、29、29、29頁。

(8)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頁。

(9) 參見[日]內田弘:《新版〈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的研究》,王青等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2頁。

(10)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頁。

(11) [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卷,賀麟、王玖興譯,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第42頁。

(14)(15)(1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頁。

(17) [英]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亞南譯,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第29—30頁。

(19)(20)(21)(23)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0、603、603、603—604頁。

(22) [匈]盧卡奇、[德]本澤勒:《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白錫堃等譯,重慶出版社1993年版,第325頁。

(28) 習近平:《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再認識》,《東南學術》2001年第4期。

作者簡介:姜汪維,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京津冀文化融合與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天津,300401;劉璐,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長春,130012。

(責任編輯 程 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国产毛片久久国产| 亚洲男人天堂2018|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国产第一色|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欧美|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亚洲精品动漫|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色老头综合网| 成年人福利视频| 色综合五月婷婷|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美女啪啪无遮挡|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国产午夜看片| 伊人久久影视| 啊嗯不日本网站|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a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高清不卡毛片|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国产小视频网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91青青视频|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亚洲免费黄色网| 欧美日韩资源|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91九色国产在线|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欧美福利在线|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五月天综合婷婷| 国产不卡在线看|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