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費千元購買演唱會門票,進場后卻發現“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伴隨著近些年文藝演出市場的火熱,一些演唱會觀眾買到“柱子票”“欄桿票”的遭遇也被不斷曝出。去年,9名購買梁靜茹上海演唱會門票卻買到“柱子票”的觀眾,因嚴重影響觀看體驗,將主辦方上海魔方泛文化演藝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2024年6月20日,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判令被告以階梯式退還原告部分票款。
2023年5月20日至21日,歌手梁靜茹的演唱會在上海舉行。然而,觀眾李女士到達演出場館后發現,從自己的座位望向舞臺中心,視線幾乎被豎立在場區的鐵柱子遮擋住,導致演唱會過程中自己無法看到演唱者本人。李女士表示,自己購買的票單張價值1299元,將事情發到網上后,她發現兩場演出中,有許多和自己相同遭遇的消費者,近800多名觀眾對現場視線遮擋問題不滿,聚集在維權群。
由于事后未與演唱會主辦方上海魔方泛文化演藝有限公司協商出滿意的賠償方案,李女士在內的9名購票觀眾將其訴至法院。李女士認為,上海魔方泛文化演藝有限公司未提前告知其銷售的座位位置存在視線被遮擋的嚴重瑕疵,對消費者存在欺詐行為,侵犯消費者知情權。應承擔賠償損失的違約責任,向其返還門票款項,并進行懲罰性賠償。
而上海魔方泛文化演藝有限公司一方認為,演出的宣傳資料中,從未明確過舞臺沒有柱子,或者觀眾的任何視角都不會受到遮擋,本次增加承重柱是為了安全;且演唱會是音效、燈光、現場氛圍等多項因素有機結合的整體,原告選擇完整看完演出,雙方合同已經履行完畢,不能因為視線中有柱子遮擋就認定主辦方違約。
2024年6月20日,該起服務合同糾紛案在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原告提供的現場照片、視頻顯示,其所購票區域的視線確實被舞臺承重柱遮擋,法院對原告主張的視線被遮擋事實予以確認。此外,法院認為遮擋情況顯然已經超出原告可預見的范圍,導致觀看體驗未達到普通觀眾的一般心理預期。在此情況下,被告既沒有提前主動告知原告其座位視線被遮擋,給予原告充分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也沒能制定充分的預案,在現場主動為原告調換座位,消除不利影響。
因此,被告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提供的服務不符合雙方約定,存在明顯瑕疵,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但現有證據不足以認定被告構成欺詐。關于退款比例,法院認為,應當根據被告的瑕疵履行對觀眾造成的影響大小確定。具體可以結合不同票價所承載的消費者對演唱會的期待值大小、承重柱對觀眾的遮擋程度等因素綜合判定。
因此,在退款比例上,也應結合票價,采用階梯式的退票比例。最終,法院根據本案中原告的實際情況,判令被告按單張票價420元、650元、910元的標準退還9名原告票款。目前雙方是否上訴有待進一步確認。
自2023年以來,演唱會成為了消費的新熱點,由此造成的演唱會相關投訴量也不斷增加。以案件所在地上海為例,2023年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共受理演唱會相關消費投訴超過7000件,其中包括了由于消費者座位視線受遮擋所引發的群體性投訴。因經營者與消費者對損害后果與賠償責任難以達成共識,導致有關演唱會視線遮擋的投訴多發,聚集度高。
此次消費者維權歷時一年多,原告代理律師張玉霞表示,這9位維權者年紀較輕,對于證據的收集整理能夠較好地完成,因此面對不公平現象沒有選擇沉默,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花這個時間和精力去維權。面對文藝演出市場的亂象,確實不能只靠年輕消費者群體“整頓”。
2024年4月,有消費者買到鳳凰傳奇演唱會的“柱子票”,隨后@鳳凰傳奇De玲花 發微博,支持涉事女生維權,并表示愿意為女生提供其余演出場的門票。除了藝人及團隊要重視消費者外,主辦方在努力提升演唱會“硬件”水平的同時,也不應忽視對服務水平的提升。不能讓消費者在不知情情況下購買到“柱子票”后,無法與主辦方進行良性溝通,及時善后。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表示,希望能夠通過法院的判決,為市場找到一個規則,平衡消費者與經營者的利益,讓整個行業更加健康規范地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