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偷拍,大家大概會想到狗仔隊對明星圍追堵截時用到的“長槍短炮”。但是,想要了解我們喜歡的那些動物“明星”們的生活,就要使用一種特殊的偷拍神器——紅外相機。
什么是紅外相機?
紅外相機是通過紅外感應實現在無人操作情況下自動拍攝野生動物的靜態照片或動態影像的相機。利用它,科學家們可以真實記錄在野外某一特定區域內動物(如大型貓科動物)的日常行為。
紅外相機的前身,是采用機械原理(如絆繩、套索、踏板等)觸發的陷阱式拍照系統,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 世紀末。到20 世紀90 年代中期,帶紅外線傳感器的自動相機才逐漸被攝影師、生物學家和獵人們關注。進入21 世紀,隨著數碼影像技術的日益普及,紅外數碼相機也得到了大面積推廣。
為什么一定要用紅外相機?
人類要想研究野生動物,就必須獲得它們的影像資料并對其進行分析,可山林里的動物們并不會心甘情愿讓你隨隨便便去窺探它們的“私生活”。要是遇到個脾氣大的(如羚牛、熊或其他大型動物),搞不好還得和你比畫幾招。所以在紅外相機尚未普及之前,拍攝它們是對科考人員的巨大挑戰。
可想而知,在沒有紅外相機時,科學家們全靠兩條腿去漫山遍野追尋動物的毛發、足跡、糞便或者其他痕跡。這樣的工作異常艱辛,還處處充滿危險。自從有了紅外相機這個“偷拍神器”,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它適用于各種環境,能在野外長時間全天候獨立工作,一次蓄電可以持續運行3 ~ 6 個月。這樣,工作人員就不需要為了獲取數據而在野外長期蹲守,也就極大地解放了人力。同時,還可以實現對預設區域長期持續觀察,從而便于獲得那些行蹤隱秘或是夜行性動物的數據。
更重要的是,紅外相機具有更好的隱蔽性,可以將人為活動對動物的影響大大降低,從而減小對動物的行為、習性甚至群落產生的影響。
用紅外相機都能干啥?
一直以來,貓科動物感官敏銳、活動隱秘的特點,使得人們對虎、豹等大型貓科動物的研究都是世界性難題,紅外相機能捕捉到大量平時無法觀察到的直觀信息,為我們了解這些神秘動物作出巨大貢獻。
此外,隨著高速公路、鐵路網絡日益發達,動物棲息地碎片化日趨嚴重。為了解決動物出行的安全問題,紅外相機也逐漸被用于大型工程(如水壩、高鐵等)中對野生動物通道監測和道路交通影響的監測中。
紅外相機怎么用?
紅外相機操作十分簡單,但是真正想讓它發揮作用,這里面也有學問。比如,相機與相機之間的間距,相機的架設方向,設備固定、高度以及是否需要進行外觀偽裝等,都是工作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另外,為了保證其能夠長期有效工作,應在固定時做好密封,避免持續降雨導致設備因漏水而損壞。而且,需要盡可能固定牢靠,因為出于好奇,動物們常常會對出現在活動范圍內的紅外相機進行“研究”,所以固定和隱藏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