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材料、引導、挑戰、實踐的角度探討如何優化自主性游戲活動,旨在為幼兒創造富有支持性、激勵性和挑戰性的環境,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培養幼兒積極的態度,加深幼兒的認知,磨煉幼兒的意志,從而促進幼兒學習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自主性游戲活動;學習素質
當前,自主性游戲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對幼兒學習素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自主性游戲活動是幼兒進行自我表達、探索以及實現認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發展的載體[1]。要想讓這些活動真正起到應有作用,提升幼兒個人的能力和品質,為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提供無限可能,就需要有效的教育措施作支撐。
一、材料準備,滿足需求
對于自主性游戲活動材料的投放,教師要予以關注。借助充足且多樣化的材料能夠滿足幼兒的個性化需求。因此,教師需根據游戲主題和幼兒需求,精心挑選并合理使用材料,提供全方位支持。
例如,在組織“森林城堡”自主性游戲活動時,部分教師會提供木板、積木塊或紙箱這樣的常規材料。這些材料與自然的聯系不夠緊密,較難激發幼兒對自然的興趣。對此,教師可以運用田園教育的理念,引導幼兒走出教室,走進自然,用泥土、花朵、石頭、樹枝、樹葉等自然材料來建構和裝扮自己的“森林城堡”。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幼兒的游戲體驗,為他們提供接觸自然和學習生態知識的機會,還能夠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活動環境的理解,在活動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2]。
開放式的教學意味著教師要更加細致地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及時了解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困難。在幼兒因材料不足或其他問題而無法繼續進行建構時,教師要適時地給予幫助。如在上述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發散思維,尋找活動環境中的其他事物作為替代品,或者嘗試運用新的建構技巧和創意。
可見,自主性游戲活動不僅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理解,還要求教師具備靈活應對的能力以及對幼兒心理、行為的洞察力。通過與教師的互動,幼兒能享受學習的樂趣。教師作為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的向導和支持者,需要積極發掘和利用周遭的自然材料,備足相關資源。
二、提供引導,激發興趣
為幼兒提供引導和尊重幼兒的個人興趣,是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教師需要意識到每個幼兒都是獨特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喜好和天賦。這就要求教師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設計多元化的游戲供幼兒選擇,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探索,并且在關鍵時刻給予幼兒適當的指導。采用這種基于個人興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學習動力,還能夠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品質,幫助他們提升學習效果。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教師的有效引導更是不可或缺的。教師需教授他們材料使用方法,輔助他們明確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自由選擇
教師應當以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每個幼兒的獨特性為出發點,精心策劃出各式各樣的自主性游戲活動。這種做法不僅豐富了游戲的種類,為幼兒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還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興趣。
為了讓幼兒自由選擇游戲,教師可以將教室內部巧妙地劃分為多個有特定主題的活動區。這些活動區可以包括角色扮演區、手工區、益智游戲區等。在角色扮演區,幼兒可以化身為醫生、警察或超市店員,通過模擬真實生活中的場景來鍛煉社交技能和培養同理心。手工區能為幼兒創造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機會,有利于讓幼兒在拼裝的過程中更加耐心和細致。益智游戲區則著重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利于讓幼兒在游戲中不斷挑戰自我。
此外,為了讓幼兒近距離地接觸自然和觀察科學現象,教師還可以在教室內設置自然探索區和科學實驗區。在這兩個活動區,幼兒可以親手種植植物,觀察它們的生長過程,了解生命的奧秘;可以進行關于水和空氣的實驗,探索自然規律,感受科學的神奇。這樣的學習不僅能夠讓幼兒感到新奇有趣,還能夠培養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通過有針對性的自主性游戲活動設計,教師可以為幼兒創造多元的活動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可以開發智力、學習知識、習得技能。多種形式的游戲有利于讓每個幼兒都在各自感興趣的領域得到發展,在快樂中成長。
(二)尊重幼兒個人興趣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的個人興趣不僅僅是推進他們探索的動力,更是影響他們發展的關鍵因素。幼兒的性格和才能具有多樣性,他們對游戲的選擇通常會展現出各自的個性。如有的幼兒對富有挑戰性的益智游戲充滿了好奇,有的幼兒偏好那些能夠親身參與、動手實踐的游戲,有的幼兒則喜歡通過角色扮演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重視并順應每個幼兒的天性極為關鍵。這就要求教師為所設計的各種自主性游戲活動準備豐富的教學資源。為了提升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熱情,培育幼兒獨立探究的能力,教師應當正確看待每個幼兒獨特的興趣,并基于幼兒的興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引導。
例如,對色彩和圖形較為敏感的幼兒可能會對拼圖游戲興致勃勃,有音樂天賦的幼兒可能會在音樂節奏游戲中顯得格外活躍。在了解了幼兒的具體情況后,教師應及時提供與他們的興趣相符的游戲素材和機會,促使他們在自己喜愛的游戲中持續、深入地探索,進而激發出他們內在的學習動力。
又如,教師可以為那些對自然和科學有濃厚興趣的幼兒精心設計一系列與動物相關的活動。不管是進行動物圖案的拼圖,模仿不同動物的行為,還是創編關于動物的故事,都能讓幼兒增長見識,保持身心愉悅,深刻感受自然和科學的魅力。
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尊重他們的興趣和個性,是培養幼兒學習素質的重要措施。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將幼兒的興趣融入活動中,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提升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幫助幼兒養成主動探索的習慣。通過多元化的活動設計,教師可以促進幼兒的自主探索、積極學習。在活動中,教師需要通過持續的觀察,了解每個幼兒新的需求,以便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幼兒的學習成果,還要聚焦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這樣,幼兒可以逐漸具備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任務挑戰,提升能力
由最近發展區理論和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可知,適度挑戰對于幼兒認知發展十分重要,幼兒在挑戰中取得成就時能夠建立自信[3]。這說明任務挑戰不僅可以激發幼兒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還可以促進幼兒多種能力及自信心的增強。教師設計適宜的挑戰性任務,有利于推動幼兒認知與情感的同步發展。幼兒在應對任務挑戰時,有利于培養積極的態度,通過問題的解決獲得成就感以及滿足感。
(一)用難度遞增的任務激發潛能
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適當調整游戲的難度至關重要。為此,教師需要依據每個幼兒的具體情況來設計自主性游戲活動,使幼兒面對一定的挑戰。這樣能夠避免幼兒灰心喪氣,同時能夠使幼兒的學習更有樂趣。
例如,積木游戲不僅能夠鞏固幼兒的基本技能,還能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在幼兒剛開始參與游戲時,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如何搭建一個相對簡單的積木模型來引導幼兒進行模仿,幫助幼兒熟悉積木的基本玩法。在幼兒掌握積木模型的搭建技巧后,教師便可以鼓勵幼兒完成難度更高的任務。此時,幼兒需要搭建更復雜的模型,甚至需要嘗試創作出獨特的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在創意表達等方面的潛能可以得到激發。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通過不斷學習和探索,能夠提升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應對挑戰的信心。教師循序漸進地增加任務難度,有利于讓幼兒一步步地實現自身發展,引導他們釋放潛力。
(二)通過解決難題培養勇氣
挑戰性任務的設置旨在鍛煉幼兒克服困難的能力。不過,即使是貼合幼兒實際的任務也同樣可能讓幼兒遭遇挫敗。這時,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為幼兒解決難題提供支持,培養幼兒的勇氣,使幼兒變得更加獨立、更加自信。
例如,當幼兒在拼圖游戲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鼓勵他們細心觀察,嘗試采用不同的組合方式,旨在鍛煉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學會保持冷靜,勇敢地嘗試,找出解決難題的策略。通過這樣的互動,幼兒能夠增長應對挑戰的智慧。
挑戰性任務在幼兒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能夠促進幼兒對知識的掌握,幫助幼兒學會克服困難。幼兒要在自主性游戲活動中勇于面對困難,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通過完成難度逐步增加的挑戰性任務,幼兒可以不斷突破自我,形成更深層次的認知,進一步掌握相關的技能。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確保每個幼兒都能獲得鍛煉的機會,根據自己的能力,從挑戰中獲取成功的經驗,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助力。
四、實踐探究,培養意志
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實踐探究和培養意志是緊密相連的。田園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強調讓幼兒通過在田園里的親身體驗來習得知識和技能[4]。這種教育方式注重讓幼兒與自然進行互動,滿足幼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田園里開展的各種自主性游戲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實踐探究的機會。
例如,在一次關于油菜花的活動中,幼兒不僅學會了用“呈十字形排列的金黃色花朵”這一特點來辨別油菜花,還深入了解了它的生長周期。同時,幼兒觀察到昆蟲幫助油菜花傳粉的過程,體會到每一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認識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從而培養了環保意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將不斷積累實踐的經驗,并表現出更強的求知欲,他們對自然的好奇心也將轉化為持久的探究動力。開展這樣的實踐探究活動,能夠使幼兒在認識世界的同時,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珍惜生命的態度以及責任感,同時取得比傳統課堂教學活動更好的效果。
田園教育以實踐探究為主要方式,在培育幼兒的學習素質的同時,還能磨煉他們的意志[5]。在實踐探究中,不管是照料小動物、采摘果實,還是利用自然材料進行創作,這些經歷都能啟發幼兒的思考,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自主性游戲活動的價值在于能夠全面促進幼兒學習素質的發展。從材料準備、提供引導、任務挑戰到實踐探究,每一項措施都需要教師深思熟慮和用理論作支撐。這樣的系統性的幼兒教育有利于構建良好的教育環境,激發幼兒的內在動力,實現幼兒探索、社交等多個方面的發展。教師只有靈活采用教育方式,不斷反思和調整教育方案,才能滿足幼兒不同的需求,促使幼兒在自己喜愛的領域不斷嘗試,取得進步,確保幼兒在自主性游戲活動中真正得到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小梅.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51):157-158.
[2]林瑩.幼兒園自主性游戲活動的有效評價探究[J].成才之路,2021(6):110-111.
[3]蔣秀蘭,曾彬.利津游戲對幼兒園戶外游戲的啟示: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Y縣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34(2):58-64.
[4]高英平.幼兒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學周刊,2021(24):181-182.
[5]田麗屏.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有效實施策略探究[J].教師,2022(35):78-80.
作者簡介:高璐(1983—),女,江蘇省揚州新世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