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國家對研究生教育高度重視,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研究生教育強國,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重大使命。文章針對當前研究生課程設計——以《體育教學設計與實施》為例,通過收集整理資料、相關學院調研、親身參與研究生教學的課程實踐以及兄弟院校同行的看法,梳理指出了我國體育院系研究生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基于OBE理念,提出了成果導向教學法的課程設計,不僅給予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的設計與實施有關要求,還指出在具體的操作中,應突出關注的五個方面問題。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OBE”理念;課程設計
對當前中國研究生教育狀況和日后的進一步發展,習近平在相關重要報告中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為高等教育體系中的最高階段,我國研究生教育已經累計培養了超過1100萬名研究生,構筑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高地,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研究生教育,探討其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案。二十大報告中也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1]。同時,也強調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扮演著基礎性和戰略性的角色,為國家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研究生教育強國,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重大使命。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需要加強高質量的課程體系建設。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步入新時代的快速發展階段,新時代對研究生素養培養要求,使得傳統課程體系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2],如《體育教學設計與實施》課程既有學校體育學與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內容整合,又有其他學科、其他專業相互交叉基礎內容。然而,當前國內許多大學在體育教育中仍然側重于技能和知識的重復性傳授,導致學生主要局限于傳統的課堂學習,這與新時代對創新型體育研究生的培養目標要求相去甚遠。構建優質的課程體系,對研究生教學模式進行革新,這已成為國內各體育研究生培養單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務[2]。
具體而言,高校在課程教學方面應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督與管理。包括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堅決淘汰質量不高的“水課”,著力打造高質量、有深度的“金課”。同時,合理提升學業的挑戰度,適當增加課程難度,并拓展課程的深度,從而確保課程教學質量得到切實提升[3]”。未來高等教育的研究生培養將更加注重高質量的人才能力培養模式,因此,高質量的課程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要確保課程學習的有效性,關鍵在于加強學習過程管理、系統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實施嚴格的評價方式和方法。然而,在實施這些措施時,必須認識到一些挑戰和限制。首先,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并不意味著過度控制,以免抑制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其次,僅僅認真上課并不足以保證課程質量達到“金課”標準。此外,增加課程難度和深度也并不意味著過度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因此,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必須認真考慮如何平衡這些要求。需要找到一種方式,既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能力,又不會放任自流;既能強化課程教學管理、優化課程內容,又不會過度控制,抑制學生的發展和創新。這是未來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4]。
1 "研究生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收集到的已公開發表期刊論文相似材料整理,到江蘇、安徽等省市的一些大學研究生學院進行教學調研,親身參與本校研究生教學的課程實踐,以及廣泛征求各兄弟院校同行的看法,梳理發現我國體育院系研究生課程教學普遍存在如下主要問題:
1.1 "教學模式僵化,整體乏力
長期以來,高校職稱評審量化考核的是教師的科研成果,導致了“科研是自留地,教學是公家田”一說。唯科研、唯論文成為教育領域無形的指揮棒,導致不少高校教師忽視了教書育人的職責,對平時的教學工作投入不夠,對研究生教學的研究不足。同時,高校對研究生的教學質量評估機制不完善,缺乏教學創新的機制。拘泥于傳統課堂,忽略知識的延展及實踐,也造成學生理論與實踐、知識與能力相分離等現象。課程教學效果與學生自學效果差別不大,教與學相互脫節。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平時只為完成教學與課后作業,期末考試集中突擊課程考試重點內容。
1.2 "培養方式單一
目前我國將全日制研究生分為學術學位研究生、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術碩士的課程設置側重于加強基礎理論的學習,培養具備扎實學科基礎和創新能力的科學研究人才;專業碩士課程設置以職業需求為目標,側重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實踐學分比重較學術學位更大[5]。兩者區別明顯,但在許多高校中,受各種因素影響,未對其做出明確區分,授課方式、選題角度等大同小異。在具體課程教學上,多數學校僅僅在學分設置上區分必修與選修課,至于針對不同類型研究生的課程內容設置上區別很少。
1.3 "教學內容陳舊,評估體系片面
當前各學校使用的教材內容更新較慢,加上當前學術浮躁,缺少專業團隊合作打造精品,僅靠個別專家努力,教材良莠不齊,多數教材內容空泛而不精,只講怎么教學和練習,缺少教學理念的輸入,實際上就是只講動作,不注重練內功,華而不實,其核心應從探究教材的內容以及教材的教法上進一步加強研究。另外,目前大部分高校研究課程評估體系并不完善,多數院校授課的方式還是以純理論教學為主,受教學課時限制實踐操練課時極少,對課程學習采取一考定結果,僅通過一張試卷或一次模擬教學判斷課程學習效果,缺少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實踐的綜合能力較差。
1.4 "遠離理論滲透,實踐為主,但缺乏實效
從此前體育學院研究生畢業就業整體狀況來看,體育教師基本技能效果并不理想,學校體育教學理論的學習與教學技能實踐更存在兩張皮現象,究其原因,研究生的體育課程脫離畢業實習及以后的學校體育工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提高研究生體育課程中體育教師基本理論與技能融合的實效性極為迫切。特別是學生實踐方面的內容,以學生為主的技能與知識方面的訓練顯得尤為重要。
1.5 "大班教學,知識灌輸
國內高校體育院系的研究生體育教學專業,一屆學生人數幾乎都超過50人,多則超過100人。目前,絕大多數研究生課程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缺乏針對專業課程和學生特性進行的實質性課堂教學改革。這導致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的作用有限,難以達到預期效果[6]。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采用傳統班級授課制的方式,教師“滿堂灌”,學生睡覺、玩手機、做其他事情的現象普遍存在。雖然改變傳統的大班教學可能受一些因素限制,但應該探索和推動小班化管理,在現有的師資和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合理調整優化,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2 "成果導向教學法課程設計
基于上述國家政策支持及課堂教學問題意識的反思,高質量課程體系建設一直是學界密切關注的重點,對于高校課程建設的理念、課程設置與開發、課程評價與改進以及課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從未停止過,持續推動著教育教學的進步與發展[7]。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教育領域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變革。傳統的教育模式,以應試為導向,重視知識的傳授和記憶,逐漸顯得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應運而生,為教育帶來了新的思考和方向。OBE教育理念,亦稱為成果導向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果或結果為導向的教育觀念。它通過明確并聚焦于教育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從而有效地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8]。OBE教育模式注重對學生學習的產出進行分析,反向設計課程體系,即課程設計應始于最終成果(如頂峰設計),逆向推導以確定每一步教學如何適配于達成這一頂峰成果。在這種設計方法中,教學的起點不是教師想教的內容,而是基于達到高峰成果所需的技能和知識。內外需求共同確定了課程目標,這些目標進一步決定了畢業要求,最終形成了課程體系。該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則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逐步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研究方法進行學習探究。這種逆向思維的方式確保了課程體系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使教學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未來的職業發展。
2.1""設計與實施步驟
OBE強調如下4個問題:(1)學生預期的學習成果是什么?(2)怎么樣才能達到這樣的成果?(3)這些學習成果的效果如何?(4)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9]?“OBE理念強調學生學習初期目標的明確及預期的行為表現,教師更要洞悉自己的作用,教學的出發點就在于學生的能力塑造方面,而不是教師想要教什么知識[10]。”為了實施成果導向的教學方法,教師應提升自身的問題意識,并精心策劃和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確保問題能夠自然地融入教學的各個階段,包括課前準備、課中講解和課后復習。這種以成果為導向的教學過程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關鍵步驟進行實施。
2.1.1""課前—設計問題
在開展課堂教學前,教師應認真解讀教材,明確教材重難點,確立每節相對獨立的教學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準確把握知識結構和內部關聯后,對每節的多個知識點進行分析、比較、篩選,以學情為出發點,提煉出可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統領整個教學環節的核心問題。這些核心問題具有探究性、開放性的特點,問題自身的信息量比較大,學生單獨完成存在一定的困難,往往需要通過師友或小組間的合作解疑答惑。
2.1.2""課中—提出問題
問題提出是問題導向教學法的關鍵,將問題置于真實情境,引發學生共鳴,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思考、發現、探究、解決問題,在開放的動態的學習環境中促進知識的建構。此外,教學活動應融入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整個過程中不斷激勵、鼓勵和激發學生。應營造一個積極探索問題的課堂氛圍,確保教學緊密圍繞相關問題進行展開[11]。OBE理念是以人為本,以生為本,教師教學的起點是學生的最終學習成果,課程設計及教學實踐都圍繞它而進行。
2.1.3""課后—解決問題
成果導向教學法中,問題解決是核心要素。鑒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家庭作業成為學生掌握更多內容和擴展知識的關鍵途徑。精心設計的問題在解決過程中能夠為學生提供即時反饋,幫助他們有效地評估自身知識掌握、邏輯推理以及學習策略的效果,并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預測和判斷能力。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必須擔負起學習的責任;在每一個問題完成后要進行評價;自我評價(反思)他人評價(學習借鑒)。
2.2""在具體的《體育教學設計與實施》操作中,應突出的問題
2.2.1""以專題為主線,在教學內容上做到既有理論深度又具實際意義
緊扣學校體育實踐,結合學校體育改革熱點問題,分專題設計體育教材教法、教學技能的教學計劃。擬設定專題包括體育教學教材、教法分析、教學設計及教案關系的探討、教學技能與項目技能的文化闡釋、各項體育教學技能的優質課展示、點評、教學視頻錄制、完整教學技能的說課、模擬上課。
2.2.2""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小班制教學的優勢
全面而深入理解體育教學教法、技能及教學設計理論,離不開強烈的“問題意識”。因此,“問題”將貫穿體育教學教法、教學設計及技能的始終。為此,除了課程內容圍繞教學技能教學基本問題、熱點問題設定之外,將有意增加提問、追問環節,鼓勵學生“犯錯誤”,鼓勵同學之間相互質疑,鼓勵學生對教師的觀點大膽質疑,讓每個學生都真正參與進來。
2.2.3""鼓勵自主性學習,提升學生全面而科學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程采用小班化教學的形式,每次課教師完成教學內容之外,安排學生“模擬上課”環節。開課之外提供給學生一份模擬上課選題清單,學生亦可根據自己興趣自行選題。要求模擬上課內容與授課環節突出問題意識,要能清晰看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
2.2.4""突出過程性評價,做到知識與能力并重
貫徹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理念及規定。做到過程性考核占50%以上。過程性考核指標包括出勤、課堂提問與回答問題情況、平時作業(模擬上課PPT、模擬上課表現、學校體育學相關學術文獻讀書報告、學校體育相關問題的小論文等)。
2.2.5""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
綜合素質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課程設置應該圍繞綜合素質進行安排,如口才訓練、科研方法、團隊協作等內容。研究生的學習任務不僅僅是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提高學術素養,滿足產業需求。因此,課程設置應該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將行業前沿、新技術、新理念等內容納入課程體系。
3 "結語
當前,國家對研究生教育越來越重視,教學目標指向越來越明晰,重視課程學習,加強課程建設,提高課程質量,是當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緊迫任務。針對當前研究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基于OBE理念,立足研究生能力培養和長遠發展,加強課程建設,注重學習過程管理,實現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以期提高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的目的,同時也為改進其他課程設計和打造一流體育教育品牌專業建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7667408886218643amp;wfr=spideramp;for=pc,2022-10-25.
[2]楊永明,李霄.以創新人才培養為導向的研究生教學改革探索——以損傷與斷裂力學課程為例[J].高教學刊,2023,9(5):49-52.
[3]胡祥青,夏灝,黃新華.厚實基礎 "學用結合——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物理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景德鎮學院學報,2019,34(2):74-78.
[4]周志勇,焦素花.質量話語背景下近70年以來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綜述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2,21(6):68-74.
[5]張瑞卿,董應虎.研究生需要層次的界定及激勵制度的構建[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4):96-102.
[6]李力,史可朝.基于能力培養的研究生課堂教學設計與應用[J].科教導刊(下旬),2015(15):58-"59+113.
[7]郝龍飛,操太圣.高校“水課”問題產生的制度歸因——基于社會學制度主義的視角[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10(2):103-114.
[8]韓冰.OBE理念下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索[J].物流技術,2020,39(1):153-155.
[9]劉梅彥,徐英慧,周淑一.基于成果導向的“Python程序設計”教學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20):105-107.
[10]何靜,孔繁正,王林.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辨析[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6(1):43-46+58.
[11]李力,陳保家,陳法法.基于PBL與CBL混合教學模式的研究生課程教學實例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7(7):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