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家長的,從孩子出生就開始各種操心,怕孩子感冒發燒、怕心理不健康、怕長大后學習成績不好……近年來,隨著兒童性早熟發病率的逐年攀升,兒童生長發育和日常飲食營養成為家長最關心的話題。當孩子檢查出性早熟之后,很多家長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精心養育的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在我們實際生活中,孩子的性早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最關鍵的是飲食。今天就讓我們聊聊性早熟那些事。
所謂性早熟,其實是一種內分泌疾病,簡單講就是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征發育的情況。第二性征是指男孩和女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除了生殖器官之外的其他外貌特征的變化。當前臨床中,性早熟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真性性早熟 是指孩子的乳房開始發育,陰毛、腋毛出現,開始月經來潮,并出現身高和體重快速增長的現象,攝片檢查顯示骨齡提前。在骨骺閉合前,會出現卵巢和睪丸發育的情況,具有生育能力。
假性性早熟 是指孩子出現第二性征發育的情況,孩子身體中的性激素水平出現升高,但女孩不出現排卵性月經的情況,男孩的睪丸不會增大。孩子不具備生育能力。
部分性性早熟 單純的表現為孩子陰毛早現或乳房發育,即僅有一項性體征表現為早熟。
女孩性早熟的臨床表現 胸部會出現隆起,能夠觸摸到突出的小乳核,較硬,有觸痛感;會出現腋毛或者陰毛,但比較細;女孩內褲容易臟,會出現類似白帶的分泌物。如果發現紅色的分泌物,孩子很有可能出現了月經初潮。
男孩性早熟的臨床表現 睪丸增大,體積大于3毫升(具體大小需要醫生測量);陰莖變長變粗,發育和生長比以前顯著;長出陰毛和腋毛,孩子開始不愿和父母一起洗澡;聲音發生變化,轉變為帶著沙啞和成熟的男聲;長出胡須和喉結。
性早熟的發生與孩子的飲食息息相關,很多孩子的性早熟都是吃出來的。原因包括:攝入過量的高熱量食品,盲目補充營養等。環境對孩子健康的影響也是極為重要的,原因包括: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護膚品、化妝品,過早地接觸性信息等。
除了上述原因會導致性早熟之外,遺傳因素和疾病因素也會導致孩子出現性早熟的情況。
有些因素,個人是無法改變或避免的,而飲食因素,加以注意,是可以避免導致兒童性早熟的,比如避免食用會導致性早熟的食物。那么,什么樣的食物會引起兒童性早熟的發生呢?
反季蔬菜和水果 隨著農作物種植的方式改變,市場上的水果蔬菜琳瑯滿目,幾乎任何一種都可以在一年四季中吃到。而這些冬季的草莓、西紅柿,春末提前上市的橙子、桃子,幾乎都是在“促熟劑”的幫助下反季收獲,提早成熟。過多攝入反季蔬菜和水果,有引發性早熟的風險。
油炸類食品 誘人的炸雞、薯條等含有過高的熱量,會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兒童肥胖的同時還易引起性早熟的發生。研究表明,經常食用油炸及膨化食品的兒童,性早熟的發生率是普通兒童的2.5倍。
禽頸 絕大多數家禽由拌有快速生長劑的飼料喂養,“促熟劑”殘余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位的腺體中。因此,經常吃雞、鴨、鵝的頸部,是促早熟的高危行為。
滋補類食品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總想給孩子更好的營養,如燕窩、蜂王漿、蟲草、人參等,希望孩子有更好的精力應對學習。然而,越是大補的藥膳越容易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境,造成身心發展的不平衡。
兒童保健品 不光是滋補藥膳,大多針對兒童保健“增高促食欲”的補劑和口服液等都含有激素成分。服用這些保健品后,孩子一時可能的確比同齡孩子長得高長得快,但到了真正該發育的時候卻又不長了。
飲食對孩子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但正常生長的孩子,不需要太多額外的營養品補充,按照“營養金字塔”進行合理的搭配,均衡飲食就能滿足日常需要。新鮮的當季蔬果和適量的肉類可以提供足夠的營養成分,比所謂的“營養藥”更天然全面。用堅果來當零食代替炸雞和薯片,好吃又補腦。
充足的睡眠 睡眠充足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保證身高的增長,同時還有利于分泌更多的褪黑素,抑制腺垂體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從而達到預防性早熟的目的。良好的睡眠習慣包括早睡、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在睡覺前吃過多的東西、不開燈睡覺等。
不要用成人化妝品和其他生活用品 成人化妝品中含有糖皮質激素、雌激素等,如果孩子長期使用,會引起性早熟。另外,一些塑料制品中含有塑化劑、雙酚A等成分,這也是導致性早熟的重要原因。兒童要盡量少用塑料玩具、塑料奶瓶等塑料制品。父母也要讓孩子少看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特別要注意的是,防止小孩誤服避孕藥,務必將避孕藥放置在兒童夠不著的地方。
適度鍛煉 適當的身體鍛煉可以預防性早熟。在平時生活中,家長可以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做一些散步、跑步、打球或者游泳等體育鍛煉。
家長對于兒童性早熟要有正確的認識,關注孩子生長發育情況,給予均衡的營養膳食,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加強戶外運動及體育鍛煉,避免孩子接觸不適合年齡段的事物。
編輯|孫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