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使命和顯著優勢,“講新話”是黨的理論創新的應有之義和實踐要求。推進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取得實效,必須深刻把握因何講新話、講什么新話和怎樣講新話三重維度。馬克思主義理論特質、黨的理論發展經驗總結、我國社會發展具體實際和意識形態工作開展,決定了黨的理論創新必須講新話。黨的理論創新要講不丟魂脈和根脈的新話,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新話,講回答時代新課題的新話,講凝聚人民智慧的新話。在理論創新講新話的實踐中,要堅持黨的領導,用好“兩個結合”,做到“六個必須堅持”,推進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講新話”
中圖分類號:D20;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24)09-0025-05
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的鮮明主線,也是中國共產黨主動承擔的歷史責任,更是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強大優勢。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論創新必須講新話。”[1]“講新話”是黨的理論創新的應有之義和實踐要求,也是黨的百余年奮斗歷程的重大經驗智慧。不失馬克思主義真理味道、不失中華文明特色意蘊,講出新話、講準新話、講好新話,從根本上考驗著中國共產黨把握理論創新規律的綜合能力。深刻把握因何講新話、講什么新話和怎樣講新話三重維度,事關中國共產黨推進理論創新的具體成效,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未來發展。
一、黨的理論創新因何必須“講新話”
話語是理論的外衣,理論發展既需拓展真理,又需更新外衣。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關鍵在于依據時代形勢、實踐變化、發展需要和群眾認知,把馬克思主義的原理性內蘊挖掘出來、傳承下去,持續激發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馬克思主義理論特質、黨的理論發展經驗、我國社會發展實際和意識形態工作開展,共同決定了黨的理論創新必須“講新話”。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特質的必然要求
發展性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理論特質,對馬克思主義真理意蘊的揭示離不開發展性。“講新話”是理解、闡釋、重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性的重要蘊涵。恩格斯指出:“我們(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2],“必須結合具體情況并根據現存條件加以闡明和發揮”[3]。繼承、發展、創新馬克思主義,不僅需要持續拓展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內涵,還需要依據新的時代境遇更新馬克思主義的話語表達。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成為真理,關鍵在于其本身并未窮盡真理,而是提供了把握真理的方法,后繼者需要根據新的社會變化拓展真理的內涵和外延,并使用精準的創新話語將真理的新內涵與外延表達出來,以更好地指導人類社會發展的實踐。馬克思主義真理內涵與外延的拓展探索過程,同時也是創造新話語詮釋和重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過程。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要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中國的問題,而不是要背誦和重復其具體結論和詞句,更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成一成不變的教條。”[4]17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性,就是通過講理論新話最大限度實現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活化”。“講新話”是打破將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本本化的實踐需要,更是不斷探究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內涵的理論需要。
(二)黨的理論發展的經驗總結
中國共產黨是具有卓越理論創新能力且真正持續推進理論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理論創新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取得接續性勝利的重要法寶。“講新話”既是中國共產黨長期探索理論創新的歷史結論,又是中國共產黨理論發展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習近平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說過的就不能說,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態度。”[5]13-14“講新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開展黨的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話語權的必然舉措。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將傳播、詮釋、應用、發展馬克思主義作為自身的偉大使命而肩負起來。從毛澤東思想到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再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賡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血脈,在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同時,也在用新的實踐、新的經驗、新的形式、新的話語傳承和豐富著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實現新的飛躍、開辟新的境界。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接續性飛躍,彰顯了中國共產黨“講新話”的顯著成效,體現著中國共產黨開展理論創新的成功探索。中國共產黨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話語創新,將理論發展的獨特優勢轉化為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敢于講新話、善于講新話,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進而掌握強大理論武器的經驗智慧結晶。
(三)我國社會發展具體實際的客觀要求
科學理論是反映時代的理論,有效話語是貼近時代的話語,緊跟時代趨勢是理論發展的客觀要求,契合時代實際是話語創新的關鍵遵循。新的時代產生新的實踐,新的實踐需要新的話語,新的話語塑造新的理論,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理論話語創新的重要依托是社會發展具體實際。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是依據新時代具體形勢講真話、講實話和講準話。習近平指出:“用以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的理論,必須反映時代的聲音,絕不能脫離所在時代的實踐,必須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將其凝結成時代的思想精華。”[1]立足時代講新話,就是著眼實際講真話。中國社會發展的具體實際,如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和治黨治軍治國等領域都在發生深刻變化,這些變化著的具體實際對新的理論及其話語提出了緊迫需求。審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發展史,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話語體系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特征,如果不隨時代變遷去更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話語表達,就會難以適應中國社會發展的具體實際,也就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理論創新。新時代我國社會發展的具體實際決定中國共產黨必須以宏大視野和歷史眼光,審視新形勢、研究新情況、化解新矛盾、解決新問題,并將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新經驗用符合時代表達要求的、契合社會發展實際的新話語進行體系化、學理化的凝練,豐富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使其更好地指導中國社會實踐。
(四)意識形態工作開展的現實需要
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意識形態工作要敢于破局、常做常新、常講常新。話語博弈是意識形態斗爭的重要方式,面對新的意識形態入侵敢于講新話,是意識形態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抓手。在“兩個大局”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的意識形態工作更具復雜性和艱巨性。西方國家常常使用一些新的話語來遮蓋甚至美化其意識形態滲透的真實面目,這是其慣用伎倆,也是世界范圍內“顏色革命”頻發的重要誘因。意識形態入侵的隱蔽性越來越強,語言表達也充滿著迷惑性。在意識形態工作過程中,如果不能及時甄別語言“偽裝”的意識形態滲透,不能積極創新話語開展有力批判和應對,那么意識形態工作極易陷入被動境地。這就要求必須針對新的意識形態入侵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用創新的馬克思主義話語對其進行反擊。習近平強調,“及時掌握意識形態形勢和動態”[6]80,“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6]68。意識形態入侵的語言表達從來都不是固定的,面對新的意識形態斗爭,只有以極強的前瞻性思維,創新意識形態工作的話語,才能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講新話”既是意識形態工作“敢于亮劍”的客觀需要,也是確保“亮劍”有效的重要武器。
二、黨的理論創新“講什么新話”
黨的理論創新講什么新話,既是關涉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生命力與真理性的重大問題,又是關系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權威性和有效性的核心問題。理論創新“講新話”,就是要通過話語創新傳承理論精髓、更新理論外表,讓理論的內在精髓因外在話語而愈加富有生命力并飽含真理性。“講新話”要為理論內容服務,尤其要統籌好理論賡續、服務實踐、群眾智慧等方面之間的關系。
(一)講不丟魂脈和根脈的新話
只有不忘本來,才能開創未來。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尤其要做到不丟根本、不失真話,延續真理血脈。習近平強調:“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堅守好這個魂和根,是理論創新的基礎和前提,理論創新也是為了更好堅守這個魂和根。”[1]馬克思主義是黨的理論旗幟和理論創新魂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黨的理論沃土和理論創新根脈。魂脈和根脈是理論創新“講新話”的“兩翼”,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護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道路開辟。理論創新“講新話”堅守馬克思主義的魂脈,主要是講出蘊含馬克思主義真理意味的新話語;理論創新“講新話”把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重點是講出帶有中華文明特質特色的新話語。兼有馬克思主義真理意味和中華文明特質特色的新話語,才是魂脈和根脈交融不悖、共榮共生的理論創新話語。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要在不丟魂脈和根脈的基礎上,創新理論表達的話語形式及邏輯體系,進而實現理論內涵與表達形式契合統一的質性飛躍。守住了理論創新的魂脈和根脈,就守住了“講新話”的重要關口,能夠確保理論創新講出的新話不偏離正確方向,不犯方向性錯誤。
(二)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新話
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構成,也是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重大主線。黨的理論創新主題根本上是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詮釋與傳承,理論創新“講新話”理應講出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新話。習近平指出:“有了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才能更好觀察和解釋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各種現象,揭示蘊含在其中的規律。”[5]11馬克思主義為人們把握事物發展規律提供了基本世界觀和方法論,它們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依據時代發展實現核心內涵和話語表達的更新。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本真意蘊,同發展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時代內涵結合起來,這是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的客觀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六個必須堅持”,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六個必須堅持”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大話語創新,它們賡續著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血脈精髓,體現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意蘊,閃爍著新時代馬克思主義跨越百年時空的真理光芒。可以說,“六個必須堅持”是中國共產黨推進理論創新“講新話”的光輝典范。
(三)講回答時代新課題的新話
科學理論的真理力量在于能夠反映時代發展,回答時代課題。時代課題是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的重要現實依據[7]。中國共產黨強大的理論自信和自覺,源自把握理論內涵的自信和自覺,來自創新理論話語的自信和自覺。習近平強調:“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一切劃時代的理論,都是滿足時代需要的產物。”[1]話語是時代的“發聲器”,任何時代的話語邏輯、話語體系和話語內涵都會印刻上屬于時代的獨有標記。“講新話”是依據原有時代話語的傳承與創新。黨的理論創新講出的新話,既要能夠精準闡釋時代課題,又要能夠科學回答時代問題,更要遵循好話語創新的規律。具體而言,要運用理論創新的新話語,詮釋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和時代之問的本質內涵,找尋出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和時代之問的科學答案。闡釋與回答時代課題的新話,必定是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話語。縱觀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歷程,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圍繞不同重大時代課題,相繼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體系化、學理化的理論創新話語,開辟了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話語發展的新境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契合時代實踐需要的話語創新理論。
(四)講凝聚人民智慧的新話
人民群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也是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的強大力量之源。習近平強調:“馬克思主義是為人民立言、為人民代言的理論,是為改變人民命運而創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1]為人民立言、為人民代言是馬克思主義的神圣使命,這就決定了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同樣要為人民立言、代言,貼近人民實踐、凝聚人民智慧。歷史啟示我們: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其思想智慧、理論智慧、實踐智慧、歷史智慧等都是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的寶貴資源,必須深入挖掘和汲取利用。在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實踐中,凝聚人民智慧“講新話”,要兼顧好“原汁原味”與理論發展兩者之間的關系。人民群眾的話語,通常是對時代、實踐和思想的直接反饋,需要黨在把握理論創新規律的前提下,將反映人民群眾智慧的話語進行符合理論建構邏輯的凝練與提升,使其能夠更好融入理論自身并體現人民群眾意志。歸根結底,黨的理論創新講出的新話,要能夠緊密聯系人民、深深扎根人民、凝聚人民智慧、貼近人民實踐。新話既要講到人民群眾耳朵里,更要講到人民群眾心坎里;既要講到理論創新的點子上,又要講到實踐運用的成效上。唯有這樣的理論創新話語,才能夠引領人民群眾的思想及行動,又能夠做到聚民智、接地氣、得民心和順民意。
三、黨的理論創新怎樣“講新話”
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是馬克思主義話語解構和重構的系統工程,要以宏闊歷史視野、高度政治自覺和強大理論主動向前推進。在黨的理論創新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階段,要深化理論創新規律認識,把握話語創新建構邏輯,統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開辟大局,明確“講新話”的原則、遵循、路徑、指向等,堅持以一以貫之的科學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將理論的新話講出思想深度、學理高度、歷史厚度和實踐效度。
(一)首要原則:堅持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中堅力量,堅持黨的領導是推進理論創新“講新話”的內在要求和首要原則。習近平強調:“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4]64賡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偉業,尤其要將堅持黨的領導擺在首位。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表面是涉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理論問題,實質是涉及國家理論根基、意識形態安全、話語權地位等不同方面的政治與思想問題,必須依靠黨的領導來提供強大保障。在馬克思主義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中國,推進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決不能僅僅以學術思維或學理標準來審視和把握,更要從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思想規范上來考量和建構,努力平衡好理論創新、政治發展、思想引領之間的話語表達邏輯契合關系,這一切的關鍵都在于中國共產黨引領理論發展、政治進步和思想解放的強大協調能力。與此同時,堅持黨的領導,有利于運用黨的理論創新智慧,將理論新話的深層意蘊轉化為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戰略部署與策略謀劃。將黨和國家的核心戰略、重大決策、路線方針、制度優勢等眾多層面,通過精準的理論創新話語講出來并轉化為強大的話語權威,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理論創新的獨特優勢,也是其他任何理論創造主體所無法替代的。
(二)根本遵循:用好“兩個結合”
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是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推進理論創新的重要經驗,也是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的根本遵循。習近平強調:“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將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更深層次地注入馬克思主義,有效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聚變為新的理論優勢,不斷攀登新的思想高峰。”[1]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不是束縛于西方社會創造的話語權威與話語體系之中,延續西方理論的話語邏輯、話語形式與話語意蘊,而是建構中國理論話語的學理體系、獨立蘊涵和權威形象,講出中國理論的話語邏輯、話語精髓和話語特色。概而言之,理論創新要講出具有中國理論內在韻味的新話,講出彰顯中國理論特質和中華民族特色的新話,講出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新話。推進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的過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能夠確保理論創新的話語講出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味道,講出中國社會發展的國情實際;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能夠確保理論創新的話語講出中華文明的底蘊特色,講出中華民族的語言風格。“兩個結合”保障了黨的理論發展講出的新話,符合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展規律和話語建構邏輯,讓理論創新的話語體現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彰顯中華文化語言特色,而更具思想性、時代性和實踐性。
(三)重要路徑:做到“六個必須堅持”
習近平指出:“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4]18-19必須堅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問題導向、系統觀念和胸懷天下,它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凝練,彰顯著中國共產黨探索理論發展規律的創造性智慧。“六個必須堅持”作為中國共產黨推進理論創新的總體路徑,分別從價值立場、理論品格、實踐方法、邏輯起點、策略指引和視野格局等維度,為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提供了路徑支撐。其中,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是“講新話”的價值立場,即理論創新的新話語要站穩人民群眾立場;必須堅持自信自立是“講新話”的理論品格,即理論創新的新話語要做到依靠自身力量;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是“講新話”的實踐方法,即理論創新的新話語要守好正道、勇于拓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是“講新話”的邏輯起點,即理論創新的新話語要把脈時代發展、反饋時代聲音;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是“講新話”的策略指引,即理論創新的新話語要具有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和整體性建構;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是“講新話”的視野格局,即理論創新的新話語要有世界眼光和人類格局。在推進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實踐中,要科學運用好“六個必須堅持”這把“總鑰匙”,樹立全局觀念和整體思維,在把握好每個“必須堅持”本質意蘊的基礎上,重點揭示出每個“必須堅持”所蘊含的新話生成路徑智慧,確保“講新話”實踐的正確方向,持續拓展黨的理論創新話語表達的新路徑。
(四)實踐指向:推進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
新話語是新理論的表達載體,“講新話”的主要目的是服務理論創新。習近平指出:“推進理論的體系化學理化,是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途徑。”[1]體系化和學理化作為黨的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在理論創新實踐中對于“講新話”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意義。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是黨的理論創新及其“講新話”的生動呈現,關鍵在于其以深刻的學理化語言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規律性,以完備的話語體系論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科學性。體系化和學理化成為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的題中之義和應有屬性。推進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的體系化,是從話語體系全局高度避免理論建構碎片化的重要保障。科學理論具有相對完備的邏輯體系和話語體系,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實現體系化,要從理論創新的宏觀視角和話語創新的整體層面進行考量,注重從理論話語表達的繼承性、邏輯性、時代性、系統性、原創性等方面下足功夫,努力形成傳承有序、協調統一的理論話語創新大格局和大氣象。推進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的學理化,是從話語學理高度揭示理論科學性的關鍵條件。具體而言,要圍繞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內涵,特別是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與方法,堅持話語的學理化思維和學理化表達,深刻揭示話語的學理意蘊,明晰話語的學理框架,探尋話語的學理依據,理順話語的學理邏輯,賡續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理論血脈。
推進理論創新“講新話”是中國共產黨神圣而長期的理論使命,也是增強中國共產黨理論自信、理論自覺、理論主動的必要舉措。在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偉大征程中,要充分認識推進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的重要性,縱深把握黨的理論創新“講新話”的規律性,不斷除舊布新、吐故納新、大膽探索,以創新的理論話語激活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理論指引。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J].求是,2023(20):4-9.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8.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3.
[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5]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
[7]李保全.習近平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之內蘊探微[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5):50-57.
【責任編輯: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