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是一種反復發作的偏側頭部疼痛性疾病,患者的主要癥狀為一側或雙側的劇烈搏動性頭痛,常伴有惡心、嘔吐、對光、聲刺激過敏等癥狀。偏頭痛的發病可能與遺傳、內分泌、精神刺激等因素有關。臨床一般采取口服鎮痛藥物的方式緩解偏頭痛癥狀。
中醫認為偏頭痛的發病與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將偏頭痛分為肝陽上亢證、風痰上擾證、風瘀阻絡證和瘀血阻絡證四種主要證型。此外,臨床也常見血虛頭痛證、腎虛頭痛證等兼證(在主證的基礎之上同時能夠兼見的證候)。患者需要辨證論治、遵方用藥,才能使機體恢復平衡協調的狀態,有效緩解癥狀。
肝陽上亢證
1.主要癥狀
肝陽上亢型患者偏頭痛發作時,眼前可先出現暗點、閃光等先兆,繼而出現劇烈頭痛,呈跳痛或脹痛感,通常一側疼痛較重,伴有面紅目赤、眼目抽痛、心煩易怒、夜眠不寧、惡心嘔吐等癥狀。患者舌質紅、舌苔薄黃或少苔,脈弦或弦數。
2.病因
肝陽上亢型頭痛多發生于高血壓患者,常因大喜大悲等情志過激狀態、勞累過度、飲食不節、年老體弱、腎陰虧虛等原因引起。
3.治療方法
治療肝陽上亢型偏頭痛應以平肝息風、活血止痛為主,代表方劑為天麻鉤藤飲。天麻鉤藤飲由天麻、鉤藤、石決明、山梔、黃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等藥物配伍而成。天麻、鉤藤、石決明可平肝潛陽、息風止痙;梔子、黃芩苦寒,能清泄肝熱;桑寄生、杜仲可補益肝腎;川牛膝、益母草可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夜交藤、朱茯神可養心安神。遵醫囑服用該方劑可平肝熄風、清熱安神,緩解頭痛、煩躁等癥狀。
此外,天舒膠囊、養血清腦顆粒和丹珍頭痛膠囊等中成藥治療此證型的偏頭痛也有一定療效,能夠降低頭痛發作的頻率和程度,縮短頭痛的持續時間。
風痰上擾證
1.主要癥狀
典型癥狀為突發的劇烈頭痛,疼痛部位多為頭部兩側,呈昏痛或脹痛感,伴有胸脘滿悶、惡心、嘔吐痰涎等。患者舌質淡紅而胖大,舌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或滑。
2.病因
情志不遂、勞逸過度、飲食不節、風邪入侵令內腑功能失調,可引起風痰上擾證偏頭痛。
3.治療方法
治療風痰上擾證型偏頭痛,應以健脾燥濕、化痰降逆為主,可選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半夏白術天麻湯由半夏、陳皮、生姜、白術、茯苓、天麻、川芎、白僵蠶、天南星等藥物配伍而成。其中,半夏、陳皮、生姜、白術、茯苓可健脾化痰、降逆止嘔,緩解頭痛癥狀;天麻可平肝息風,是治療頭痛、眩暈的常用藥材;川芎活血行氣,輔以白僵蠶、天南星可以增強化痰息風的作用。各味藥材合用,可以化痰熄風、健脾祛濕,為患者緩解不適。
此外,中成藥頭痛寧膠囊可以熄風滌痰、逐瘀止痛,對于這一證型的偏頭痛有一定療效。
風瘀阻絡證
1.主要癥狀
典型癥狀為突發的劇烈頭痛,呈跳痛或掣痛,疼痛處有抽搐感,疼痛區域多位于前額、顳部,或雙側交替性疼痛。患者的舌質暗淡或暗紅,舌苔薄白,脈弦或緊。
2.病因
風痰瘀血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可引起該病。
3.治療方法
治療風瘀阻絡證偏頭痛,應以疏風散邪、活血止痛為主。川芎茶調散是治療風瘀阻絡型偏頭痛的經典方劑,該方劑由川芎、白芷、羌活、細辛、防風、薄荷、荊芥、甘草等藥物組成。川芎能祛風活血;薄荷、荊芥能疏風止痛、清利頭目;羌活、白芷可疏風止痛;防風、細辛可散寒止痛;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川芎茶調散也有中成藥可供選擇。
此外,散偏湯等方劑,都梁軟膠囊、正天丸、通天口服液、川芎清腦顆粒等中成藥也能緩解這一證型偏頭痛患者的不適。
瘀血阻絡證
1.主要癥狀
患者的一側或兩側顳部有錐刺感,疼痛區域固定不移,夜間加劇。患者面色晦滯,婦女月經的血液顏色較暗或夾雜血塊,舌質紫暗或見瘀斑,脈細或澀。
2.病因
病因一般為氣血運行不暢或外傷出血而導致的氣血凝滯。
3.治療方法
治療瘀血阻絡型偏頭痛以活血化瘀、通竅止痛為主,常用通竅活血湯加減方。通竅活血湯主要由麝香、生姜、蔥白、桃仁、紅花、川芎、赤芍、大棗等藥物配伍而成。麝香可開竅通閉、解毒活血,與姜、蔥配伍更能通絡開竅,促進氣血運行;赤芍、川芎可行血活血;桃仁、紅花可活血通絡;大棗可以緩和藥性、滋補脾胃。
此外,血府逐瘀湯、通心絡膠囊等中成藥也可用于治療該病。
血虛頭痛證
1.主要癥狀
典型癥狀為頭部隱痛,可伴有眩暈、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等癥狀,疼痛在勞累后有所加重。患者的舌質淡、舌苔薄白,脈細弱。
2.病因
多由失血過多、氣血不足、勞作過度,大病、久病導致的氣血耗傷所致,多見于產后婦女。
3.治療方法
治療此類偏頭痛應以養血滋陰、和絡止痛為主。加味四物湯是主治血虛頭痛的經典方劑,以當歸、白芍、川芎、菊花、蔓荊子、熟地黃等藥材配伍而成。當歸、白芍、熟地黃可養血滋陰;川芎、菊花、蔓荊子可清利頭目、平肝止痛,合用可起到養血斂陰、祛風止痛的效果。
此外,對癥服用歸脾丸、補中益氣丸、八珍丸、左歸丸等中成藥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腎虛頭痛證
1.主要癥狀
患者有頭痛且空、眩暈耳鳴、腰膝酸軟、神疲乏力、滑精帶下等癥狀,舌質紅、舌苔少,脈細無力。
2.病因
由腎陽虛、腎陰虛、腎精虧虛、腎氣不足等原因引起。
3.治療方法
患者應以養陰補腎、填精生髓為主,可用大補元煎方劑治療。大補元煎方中的熟地黃、枸杞子可滋腎填精;杜仲能補益肝腎;山茱萸養肝澀精;山藥、人參、當歸、甘草可補益氣血。諸藥合用可滋腎填精、大補氣血。
此外,金鎖固精丸、麒麟丸、復方蟲草補腎口服液等也可起到一定療效。
★溫馨提示:患者應注意,上述用藥建議僅可作為參考,切勿自行用藥。偏頭痛患者應前往醫院就診,由中醫師確定具體證型和用藥方案。除內服中藥以外,還可以配合針灸、推拿、穴位敷貼、中藥熏洗等中醫特色外治法加強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