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氣管插管術可應用于治療、搶救部分重癥患者,因此有些人會談“管”色變。比如,有些人認為患者一旦需要接受氣管插管,就相當于被宣判了“死刑”。有的人則認為氣管插管像“上刑”,會給患者帶來很多痛苦。也有不少患者家屬對于氣管插管術的操作過程有疑問,比如,管子怎么插進氣道里?患者需要“開刀”嗎?本文將圍繞氣管插管術的常見問題進行解答,希望能幫您科學認識這一治療手段,理性做出醫療選擇。
什么是氣管插管術?
簡單來說,氣管插管術是將一根特制的導管通過患者的口腔或者鼻腔插入其氣管,使患者能夠通過導管呼吸的一種醫療方法,不需要“開刀”。這根導管的材質通常是橡膠或聚乙烯塑料。導管的“粗細”即內徑有不同的型號可選。臨床診療過程中,醫師會依據患者的年齡、性別、體型等因素,為患者選擇適合的氣管導管型號。
氣管插管要插多深呢?
以經口氣管插管為例,氣管插管的深度是指從門齒到插入氣管隆突以上3厘米左右的距離。女性患者經口氣管插管的深度通常為20~22厘米,男性患者為22~24厘米。如果是經鼻氣管插管,深度通常要再增加2~3厘米。
哪些患者需要進行氣管插管?
氣管插管術可以保持患者氣道的通暢,為進一步開展呼吸支持治療提供條件。它不僅是搶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也是維持手術麻醉患者的呼吸功能的常用措施。通常情況下,下列患者進行氣管插管術:
1.呼吸、心跳驟停需要緊急施行心肺復蘇術的患者
如果患者出現意識喪失、呼吸和心臟驟停,需要及時進行心肺復蘇、氣管插管,恢復和維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環功能。
2.呼吸道梗阻導致呼吸困難的患者
對于因誤吸異物導致氣道阻塞、大量咯血導致氣道積血等緊急情況的患者,氣管插管可以保證患者上呼吸道的通暢,挽救生命。
3.呼吸衰竭患者
呼吸衰竭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障礙,導致機體缺氧,有時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從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對呼吸衰竭患者氣管插管后,可以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改善患者的缺氧癥狀和二氧化碳潴留情況,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4.氣道分泌物多且不能自行清除的患者
某些患者可能在疾病影響下無法順利自主排痰,發生氣道分泌物潴留,導致氣道阻塞、氣流受限,危害患者健康,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對這類患者進行氣管插管,能夠有效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氣道內的分泌物。
5.部分手術患者
需要全身麻醉且手術時間較長的患者;需要應用肌肉松弛藥物的患者;進行鼻、咽部等手術會影響通氣的患者需遵醫囑接受氣管插管。氣管插管術可以幫這些患者維持呼吸功能,為他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由此可見,患者并非只有在病入膏肓之時才使用氣管插管術。
接受氣管插管的患者是不是非常痛苦?
平日里,我們的鼻腔中嗆一粒大米都會感覺非常難受。所以,有些家屬擔心通過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插入一個小指粗細的管子,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對于這一治療手段有些抗拒。
事實上,為了盡量減輕患者的痛苦,大多數氣管插管術是在患者全身麻醉的基礎上進行的,患者基本感覺不到疼痛。少數氣管插管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患者可以感覺到咽喉部有不適感。麻醉藥藥效消失后,患者的咽部或鼻腔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疼痛感。但這種疼痛一般不劇烈,是可以忍受的。
氣管插管有什么風險?
雖然氣管插管術是臨床上廣泛應用的醫療技術,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依然存在一些風險。患者家屬應充分了解這一治療方式所存在的風險,根據醫師指導,綜合考慮患者本人意愿、預期治療結局,慎重簽署治療同意書。
1.食管開口和氣管開口相鄰,所以操作中有誤插入食管的風險。
2.如果氣管導管插入深度過深,有誤入一側支氣管的可能。
3.氣管插管可能導致口腔、鼻腔出血,損傷聲門、導致牙齒脫落。
4.留置氣管導管較久或者氣囊壓力較大可能導致氣管黏膜損傷,如果損傷部位形成瘢痕組織可導致氣管狹窄。如果損傷部位發展為潰瘍,可導致氣管與食管相通,形成瘺道。
5.接受氣管插管的患者有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風險。
接受氣管插管后
患者是不是需要一直“帶管生存”?
氣管插管的時間并不是越長越好。為了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原則上,應該在患者的原發病得到有效控制、自主呼吸狀況好轉后盡早拔除插管。經過及時、有效、規范的治療,大多數患者是可以順利撤除呼吸機并拔除氣管插管的。
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有什么區別?
氣管插管可以在患者體內保留10~14天。如果插管超過2周還不能拔除,要考慮對患者進行氣管切開術,用氣管切開套管代替氣管插管。與氣管插管不同,氣管切開術需要“開刀”,即切開患者頸部氣管的前壁,將氣管套管直接插入被切開的頸部氣管中。相較于氣管插管術,氣管切開術的創傷更大,并發癥也相對更多。
但是對于某些難以拔除氣管導管,需要長期使用呼吸機的患者來說,進行氣管切開術有一定優勢:可以緩解口腔或鼻腔長期帶管的不適感,使患者能經口進食;避免長期氣管插管對氣道黏膜、聲帶等部位造成損傷;保證呼吸道更為通暢,有利于痰液排出。
通過閱讀上述內容,相信您應該已經明白,氣管插管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它是醫師挽救危重癥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不會給患者造成難以承受的痛苦。患者病情穩定后,導管是可以盡早拔除的。希望大家不再談“管”色變,在需要進行氣管插管的緊急關頭,能理性地做出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