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急劇上升的背景下,推進我國制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對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盡管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但仍面臨出口產品附加值低、核心技術受限等挑戰。全球價值鏈位置不僅受資源稟賦和科技水平影響,還與國際貿易、投資和技術轉移緊密相關。因此,文章深入研究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我國制造業攀升的影響機制,以期為應對挑戰、實現中高端躍升提供理論和經驗支撐,進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圖分類號:F75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9(a)--04
1 引言
促進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邁向中高端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雖然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持續攀升,但總體上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一國制造業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位置除了與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科技水平有關外,還與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及其背后的技術轉移緊密相關,這意味著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也會受到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變化的影響。而受中美貿易摩擦、俄烏沖突、全球通脹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急劇上升,且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主要挑戰。因此,厘清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的影響機制,能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和經驗支撐。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價值鏈分工迅速發展,全球價值鏈貿易正逐漸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隨著全球價值鏈分工程度不斷深化,學術界對全球價值鏈的研究日益活躍,主要研究大致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全球價值鏈生產位置的測度。現有文獻主要有經濟地位測度和物理地位測度兩類。經濟地位測度普遍使用的指標是出口國內附加值率,如Koopman et al.(2010)[1]、Wang et al.(2017)[2]、戴翔和李洲(2017)[3]、呂越和張昊天(2023)[4]。其中,戴翔和李洲(2017)[3]認為在全球價值鏈國際分工條件下,出口國附加值創造能力是決定制造業全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呂越和張昊天(2023)[4]研究發現,制造業企業沿價值鏈創新位置越高,則出口國內附加值率越高,就意味著出口國具備越高的價值鏈競爭力。簡言之,Kee and Tang(2016)[5]認為企業出口中的國內附加值增加,實際上就體現了價值鏈上的攀升。物理地位測度普遍使用的指標有平均傳遞步長、上游度和下游度、增加值傳遞步長、生產長度等,如Escaith and Inamata(2013)[6]、倪紅福(2016)[7]、Antràs et al.(2022)[8]、倪紅福和王海成(2022)[9]。其中,倪紅福(2016)[7]首次運用“廣義增加值平均傳遞步長”的新方法來測度產業部門位置;倪紅福和王海成(2022)[9]從增加值、上游度、下游度對我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的位置進行測度,并且進一步拓寬了廣義增加值平均傳遞步長的定義以及計算方法。
第二,全球價值鏈攀升的影響因素。這方面的研究非常多,例如:(1)有學者關注國內市場規模對全球價值鏈攀升的影響。戴翔等(2017)[10]、李宏和董梓梅(2022)[11]均研究發現國內市場規模對全球價值鏈攀升存在促進作用,且在不同發展水平國家之間存在異質性。(2)有學者關注數字化轉型對全球價值鏈攀升的影響。吳瑩(2022)[12]研究發現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夠促進價值鏈升級,且對于不同規模的企業的促進作用不同;吳代龍和劉利平(2022)[13]研究發現企業數字化發展可以促進全球價值鏈升級,但這會給政府在進行各地區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帶來負面影響。(3)有學者關注人工智能對全球價值鏈攀升的影響。何宇等(2021)[14]研究發現,人工智能的出現,使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遭到了極大的沖擊,帶來較大的挑戰;周洺竹等(2022)[15]研究發現人工智能整體上對所有國家的所有行業全球價值鏈的攀升都有促進作用,但是相比之下,對技術接受度高的國家的促進作用更大。(4)有學者關注人口結構與勞動力成本變化對全球價值鏈攀升的影響。周懿等(2020)[16]研究發現,人口紅利逐漸消退倒逼生產性服務業不斷發展,進而促進了我國制造業價值鏈的攀升;陽立高和韓峰(2022)[17]研究發現,人力資本優勢這一國際貿易新動能可以通過技術創新等一系列機制提高企業出口國內附加率,進而促進制造業價值鏈的攀升。(5)有學者關注金融發展對全球價值鏈攀升的影響。石思威和文建東(2022)[18]認為包容性金融通過數字服務貿易這一中介變量的作用進而提振一國全球價值鏈地位;金祥義和張文菲(2022)[19]研究結果表明,數字金融的發展程度與企業出口國內附加值率呈正相關關系。(6)有學者關注外商直接投資對全球價值鏈攀升的影響。毛其淋和許家云(2018)[20]利用DID法研究了外資引入對企業出口附加值率的影響;葛順奇等(2021)[21]研究了外資退出對中國在全球價值鏈地位的異質性影響,并拓展研究了美、日等國外資退出與價值鏈關聯之間的影響。(7)有學者關注貿易摩擦和貿易壁壘對全球價值鏈攀升的影響。王聰和林桂軍(2019)[22]更新了以往測度的方法,并著重研究了美國采取的反補貼反傾銷措施對我國上市公司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影響程度;李宏等(2020)[23]側重研究了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制造業企業不同時期不同行業的影響。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Bloom(2009)[24]、Baker et al.(2016)[25]等學者關于不確定性的開創性貢獻,使不確定性問題成為學術界與政策制定者關注的焦點。因此,近年來部分學者開始關注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全球價值鏈的影響。例如,鄭淑芳等(2020)[26]利用我國制造業細分行業數據研究發現,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會降低制造業價值鏈嵌入程度,但卻提高其在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
綜上所述,現有研究為本課題提供了堅實基礎,同時也存在一些局限。第一,在經濟高度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變動也是影響一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的重要因素,而這方面的研究尚在少數,也鮮有學者厘清這中間的影響機制,并利用微觀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第二,從部分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全球價值鏈的影響研究來看,僅僅關注一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本國全球價值鏈的影響。目前,我國正在全面放開制造業,而且國內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也在尋求利用全球資源用于提升全球競爭力。因此,我們不能忽略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變動對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所產生的影響。
2 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的現狀分析
2.1 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現狀分析
當前,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多個因素的綜合作用。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等不僅直接影響相關國家的經濟穩定和發展,還可能通過貿易、投資等渠道對全球經濟產生溢出效應。全球通脹水平反彈、美歐等國降息困難,導致投資企業融資成本上升,進而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多數發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速度都在放緩。這使得各國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時面臨更大的困難和挑戰,需要權衡更多的因素和利益。總的來說,當前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這對全球經濟的穩定增長和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考驗。
2.2 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不斷攀升。一是技術進步推動制造業升級。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自主研發能力逐漸增強。同時,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我國制造業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動了產業升級和全球價值鏈地位的提升。二是產業升級加速全球價值鏈攀升。在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我國制造業發展迅速,競爭力不斷增強。此外,通過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傳統制造業也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這些產業升級舉措為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提供了有力支撐。三是國際市場拓展助力全球價值鏈攀升。“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平臺促進我國制造業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日益密切,為全球價值鏈攀升創造了有利條件。
然而,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仍面臨一些挑戰,如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外部環境因素,以及技術創新不足、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3 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的影響渠道分析
基于不確定性理論和全球價值鏈理論,本文認為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主要通過進出口貿易、FDI、OFDI、金融市場、技術轉移等渠道來影響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
3.1 進出口貿易渠道
在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進出口貿易渠道成為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同時,貿易伙伴國的政策變化可能給我國制造業產品的出口帶來直接沖擊。當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時,各國政府為了保護本國產業和就業,可能會設置更多的技術、綠色貿易壁壘,以各種形式限制著我國制造業產品的出M/kz6R4WUyJl00S+yYuq1A==口。例如,一些國家可能會對我國制造業產品實施嚴格的技術標準和質量認證要求,導致我國產品難以滿足其市場需求,從而失去出口機會。
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導致供應鏈中斷,增加我國制造業的原材料獲取成本和生產風險。這些原材料的供應可能會變得不穩定,價格也可能出現大幅波動。這將直接影響我國制造業的生產成本和交貨期,甚至可能導致生產中斷,從而制約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攀升。
3.2 外國直接投資(FDI)渠道
當投資者面臨高度的不確定性時,他們往往會更加謹慎,推遲或取消投資決策,以規避潛在的風險。這種謹慎態度會導致資金和技術流入的減少,沒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制造業企業難以提升其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進而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已投資的外國企業重新評估其在我國的投資。如果這些企業認為我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其業務構成了不可接受的風險,它們可能會選擇減少投資、轉移生產線,甚至完全撤資。這種情況不僅會導致我國制造業失去重要的資金來源和技術支持,還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進一步削弱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3.3 對外直接投資(OFDI)渠道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導致我國制造業企業在對外投資時更加謹慎。這種謹慎態度可能會導致企業減少或推遲對外投資的計劃,從而放慢拓展國際市場的步伐。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我國制造業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攀升速度,因為缺乏足夠的國際市場份額和資源整合能力,企業難以在全球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不確定性還可能影響我國制造業企業在海外建立研發中心、并購技術先進企業等戰略布局。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我國制造業企業可以獲取國際先進技術和知識,提升自身的研發能力和創新水平。然而,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會使得企業在海外建立研發中心或并購技術先進企業的計劃受阻。這種影響可能會導致我國制造業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方面滯后于國際競爭對手,從而影響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攀升速度。
3.4 金融市場渠道
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上升通常伴隨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這種波動不僅體現在股票、債券等資產價格的起伏上,還可能導致信貸市場的緊縮和流動性的下降。對于我國制造業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它們的融資成本可能會上升,限制其在研發、設備升級和市場擴張等方面的支出,從而減緩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攀升速度。金融市場的不穩定還可能加大我國制造業企業的匯率風險。對于依賴進口原材料或出口產品的制造業企業來說,匯率波動會直接影響其成本和收入,進而影響其盈利能力和競爭力。
3.5 技術轉移渠道
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可能阻礙國際間的技術交流和合作。當不確定性增加時,各國政府和企業可能會更加謹慎地對待技術交流和合作,擔心技術泄露或被不當利用。這種擔憂可能導致技術封鎖、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等措施的出臺,從而限制了國際間技術的自由流動和共享。對于我國制造業來說,這意味著難以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來快速提升自身的研發能力和創新水平,進而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4 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加劇下推動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的對策分析
本文依據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影響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的研究結論,同時結合全球制造業強國的政策比較與經驗借鑒,對推動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攀升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第一,以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推動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上升。深化國際貿易和投資合作,積極融入世界經濟,引導外資建立尖端研發中心和制造基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增加研發,培養人才,構建研發平臺。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培育新興產業,打造國際品牌。
第二,以高水平的技術創新推動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上升。以高水平技術創新為引擎,推動我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上升。加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增加研發投入,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加強產學研應用一體化合作,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快速應用。集中力量突破阻礙制造業的技術難題,提高核心競爭力。推進數字化轉型,運用先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資源利用率,實現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第三,通過擴大內需戰略推動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上升。首先,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滿足消費者對高質量的需求,擴大內需市場。其次,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完善網絡,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激發市場活力。再次,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提高農民收入,釋放農村市場潛力。最后,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激發創新動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第四,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上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制造業高度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提升整體競爭力。深化市場改革,實現資源效率配置,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同時,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簡化審批程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為制造業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Koopman, R., Powers, W., Wang, Z., Wei, S.J.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Z]. NBER Working Paper, 2010.
Wang, Z., Wei, S.J., Yu, X.D., Zhu, K.F. Characterizing Global Value Chains: Producting Length and Upstreamness[Z]. NBER Working Paper, No.23261, 2017.
戴翔,李洲.全球價值鏈下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再評估: 基于Koopman分工地位指數的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7(8):89-100.
呂越,張昊天. 中國制造業企業沿價值鏈創新模式研究:測度、演化特征與驅動機制[J].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5):43-63+191-192.
Kee, H. L., and H. Tang. Domestic Value Added in Exports: Theory and Firm Evidence from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6,106(6):1402-1436.
Escaith, H., Inomata, S. Geometry of Global Value Chains in East Asia: The Role of Industrial Networks and Trade Policies[C]//Elms, D.K., Low, P.Global Value Chains in a Changing World. WTO Secretariat, 2013:135-159.
倪紅福. 全球價值鏈中產業“微笑曲線”存在嗎: 基于增加值平均傳遞步長方法[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6,33(11):111-126+161.
Antràs, P., and D. Chor. Global Value Chains. In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edited by G. Gopinath, E. Helpman and K. Rogoff: Elsevier, 2022,297-376.
倪紅福,王海成. 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及其結構變化[J]. 經濟研究,2022,57(2):107-124.
戴翔,劉夢,張為付. 本土市場規模擴張如何引領價值鏈攀升[J]. 世界經濟,2017,40(9):27-50.
李宏,董梓梅. 市場規模優勢對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的影響[J]. 商業研究,2022(4):21-28.
吳瑩. 數字化轉型對企業價值鏈升級的影響[J].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5(5):97-103.
吳代龍,劉利平.數字化轉型升級促進了全球價值鏈地位攀升嗎: 來自中國上市企業的微觀證據[J].產業經濟研究,2022(5):56-71.
何宇,陳珍珍,張建華.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與全球價值鏈競爭[J]. 中國工業經濟,2021(10):117-135.
周洺竹,綦建紅,張志彤. 人工智能對全球價值鏈分工位置的雙重影響[J]. 財經研究,2022,48(10):34-48+93.
周懿,鄧峰,卓乘風. 人口紅利消退阻礙我國制造業價值鏈攀升了嗎?[J]. 經濟問題探索,2020(4):13-26.
陽立高,韓峰. 人力資本何以成為紅利: 來自企業出口價值攀升視角的證據[J]. 中國軟科學,2022(5):123-133.
石思威,文建東. 包容性金融、數字服務貿易與價值鏈地位[J]. 經濟問題探索,2022(9):148-165.
金祥義,張文菲. 數字金融發展能夠促進企業出口國內附加值提升嗎[J]. 國際貿易問題,2022(3):16-34.
毛其淋,許家云. 外資進入如何影響了本土企業出口國內附加值?[J]. 經濟學(季刊),2018,17(4):1453-1488.
葛順奇,李川川,林樂. 外資退出與中國價值鏈關聯:基于外資來源地的研究[J]. 世界經濟,2021,44(8):179-202.
王聰,林桂軍.“雙反”調查與上市公司全球價值鏈參與: 來自美國對華“雙反”調查的經驗證據[J].國際金融研究,2019(12):85-93.
李宏,吳東松,曹清峰. 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的影響[J]. 財貿研究,2020,31(7):50-60.
Bloom N. The Impact of Uncertainty Shocks[J]. Econometrica, 2009,77(3): 623-685.
Baker S. R., N. Bloom, S. J. Davis. Measuring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6, 131(4):1593-1636.
鄭淑芳,謝會強,劉冬冬.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中國制造業價值鏈嵌入的影響研究[J]. 國際貿易問題,2020(4):6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