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經濟新常態是必然出現的產物,新常態意味著經濟正從高速發展階段逐漸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進行轉變。在此背景下,作為將生產和消費連接在一起的關鍵環節,商貿流通的經濟轉型對于經濟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還有利于提升經濟韌性和優化產業結構。本文首先探討了商貿流通經濟轉型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商貿流通模式及經濟新常態所帶來的影響,最后研究了商貿流通經濟轉型的策略,希望能夠為商貿流通經濟轉型帶來一些參考和啟發,從而有效促進商貿流通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商貿流通;經濟轉型;商業發展;企業轉型
中圖分類號:F1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9(a)--04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在商貿流通經濟模式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出現了更多的線上購物平臺,從而對實體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實體經濟除了存在流失消費者的情況之外,還需要和網絡購物平臺之間進行價格上的競爭。面對這種情況,實體經濟如何在競爭中獲得優勢是當前人們所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經濟新常態下,需要及時調整實體經濟經營業務內容,這樣才能夠進一步促進企業良好發展。在日常的經營過程中,可能會受到盈利模式差異所帶來的影響,所以從實體經濟的角度來看,應該結合具體情況來選擇更為合理的經營模式,從而推動自身的發展,以便更好地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因此,本文對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商貿流通經濟轉型進行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商貿流通經濟轉型的重要價值闡述
商貿流通經濟和國民經濟發展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商貿流通經濟通過升級和轉型商品消費模式,推動了線上和線下的信息交流。在國民經濟系統當中商貿流通經濟轉型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一方面,當前的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對于國家的經濟體系進行了升級,并提升了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從而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整體效益。另一方面,經濟增長也會逐漸朝著高質量發展階段進行轉變,從而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趨勢。
2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商貿流通模式分析
消費者在對生活資源進行購買的過程中,一直以來都是以實體經濟為主,其中所應用的營銷模式主要包括代銷和聯營兩種。所謂聯營,主要指的是供應商和實體經濟兩者所進行的合作,實體經濟結合具體的情況來返點,從而獲得盈利的目標,而供應商則主要負責供貨、儲存等部分內容。代銷也可以被稱作聯銷,具體指的是將商品提供給實體商超,并有經濟主體來實施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所應用的結算方式為實銷實結。除此之外,租賃也是其中的一種模式,主要是指實體經濟與供應商之間所產生的租約,其中的經營位置主要由實體經濟負責,供應商則支付租金,并要承擔耗材以及水電等方面的費用。這些模式并不是獨立的,可以選擇多個模式融合的方法來獲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同時,其中的一些模式也可能存在一些困難,例如自營和連鎖等方式需要自行聯系和銷售貨源,所面臨的壓力較大。雖然租賃和聯營的方式不包括這些內容,但可能會因為合同協議方面的問題而產生糾紛。商超的發展與其采用怎么樣的經營模式有著重要關聯,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幾大電商平臺已經逐步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商品價格更加實惠之外,運輸也更為便利,能夠有效減少購物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但網絡購物平臺無法真正取代實體經濟,所以需要實體經濟能夠積極構建自身的經營平臺,充分發揮出價值和特點,這對于行業長期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3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商貿流通經濟所受到的影響
3.1 產業性質影響
傳統商貿流通產業的性質為勞動密集型,主要依靠的是人工,但這種產業性質存在結構和產銷方式單一的問題,無法有效的滿足市場需求,甚至存在資源浪費的情況。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資源,就會增加運營成本,從而影響整體效益,不利于商貿流通的穩定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行業都十分重視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在銷售領域中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來獲得了更多的渠道,從而大大提升整體的效率。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人們有著更加豐富的需求,商貿流通經濟必須及時的調整自身,并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對信息技術的融入,把勞動力和信息技術有效結合在一起,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使得商貿流通模式更為符合時代發展。通過合理的調整,來減輕產業對人工的依賴性,轉而依賴相關的技術,從而更好的利用資源,使得產業運營效率獲得提高。
3.2 競爭方式影響
社會經濟發展雖然能夠對商貿流通發展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商貿流通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經營方式上都需要加強改善和優化,傳統的競爭模式相對比較分散,不利于商貿流通經濟的良好發展。在經濟新常態下,需要商貿流通經濟進行合理轉型,目前已經不再是以產業鏈當中的中間商為主導,而是將流通作為其中的主導,并對生產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由此可見,經濟新常態下,傳統的競爭模式逐步被改變為企業合作,從而更好地推動了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
4 商貿流通經濟轉型的策略研究
4.1 貿易業態模式的創新
首先,為了可以更好的滿足多元市場需求,需要在維持原有趨勢的前提下獲得優勢互補的效果,實現合理化的布局,避免出現資源長期閑置的情況,使得經濟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此基礎上來獲得小店鋪大流通的效果,實現特色化和精細化的轉變,實現對生存空間的拓展。同時,通過網絡和物流的融合,可進一步提升整體的流通效率,對傳統的訂單模式進行改變,讓運力與實際需求之間能夠變得更加匹配。以優化資源為前提來對物流效率進行有效提高,使得服務信息化獲得增強。另外,需要對C2M和C2B模式的構建給予足夠的重視,提升整體的智能化水平,這樣才能夠對整體的配送效率進行提高,為未來的進步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利用農戶與超市相互對接的方式來促進各方之間的良好合作,從而更加充分的體現出該體系的價值和優勢。其次,要重視貿易新業態的創造,真正實現其中的內生性增長。如果想要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重視先進技術的應用,例如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等,使得消費需求能夠獲得充分的滿足。與此同時,也要重視新型商業模式的發展,創造一個新的業態。除了提升效率之外,也能夠獲得更好的服務效果。在建設商業流通模式中需要對網絡+流通這一形式進行合理應用,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使得流通業和人工智能兩者之間能夠實現有效結合,從而達到線上線下良好合作的效果。最后,要進行消費模式的創新,除了要重視知名品牌的引入之外,也需要對整體的體驗感進行增強,通過多方面的融合來提升互動性,為人們帶來更為互動性和多元性更強的消費體驗。與此同時,還需要將商貿流通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建立產銷一體化渠道,通過統籌規劃來對經濟合作的積極性進行提高,促進可持續發展。
4.2 重視轉型人才培養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商貿流通經濟需要結合社會的發展形勢來進行轉型,并要以未來的戰略發展規劃為基礎來進行產業建設,實現對產業內人才的正確引導,升級商貿流通經濟管理制度,對產業經營效率和質量進行優化。在這個過程中,轉型人才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商貿流通經濟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現代化的商貿流通模式來培養人才的轉型理念和思想,同時也要在這個過程中重視對現代管理理念的運用,采用精細化管理的方式。與此同時,管理人員也需要對先進的管理知識進行積極學習,從而實現知識的升級,同時也有利于完善現有的知識庫,將他們所學的理論知識切實應用到商貿流通經濟轉型中。除此之外,在人才隊伍培養過程中,應該做好部門協調溝通工作,構建現代管理模式,重視培養產業內部人員的綜合能力,確保商貿流通經濟轉型中能夠運用更為先進的理論,并能夠實現良性競爭,從而有效地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在培養轉型人才的過程中,需要重視積累相關的實踐經驗,并以相關的理論為基礎,除了要進行系統性的理論教育,也需要為商貿流通領域的人才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讓其在實踐過程中進行總結和摸索,從而逐步提升其問題解決能力。另外,也應注重對他們的視野進行拓展,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商貿流通已經不再僅僅是某一個地區的“自留地”,而是成為全球經濟緊密關聯的紐帶。所以要求轉型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開闊的國際視野,對國際商貿流通規則和趨勢進行熟悉和了解,以便于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好的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從而更好推動我國商貿流通經濟的良好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轉型人才的培養工作,為他們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幫助他們成長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4.3 轉變管理思維
創新改革是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在創新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將市場機制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來,找到其中的關鍵點來進一步升級企業技術。企業要重視全渠道思維的創建,包括線下以及線上的渠道,產業轉型與消費需求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在經濟管理中除了要重視產品質量之外,也要重視個性化發展,使得服務消費獲得有效的提升。在開展經營活動的過程中,除了要落實經營理念,也要使用更為合理的服務模式,跟上時代的發展,從多個層面來引導消費者,優化整體結構的同時,也需要深入的挖掘自身的潛力。構建線上線下平臺,使得用戶的黏性獲得增強。首先,通過應用零售加體驗的方式來充分發揮出實體店的優勢,更好的滿足發展需求,并保持足夠的創新性。除此之外,也要建立品牌,使得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能夠獲得提升,還要將連鎖經營在管理、融資等方面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其次,要對綠色流通觀念進行強化,對流通運輸效率進行提高,并要在這個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上游和下游之間的關系來確保供應鏈具備足夠的協同性,同時也要能夠匹配市場需求,避免出現浪費或者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提升整體的服務質量。最后,應以綠色環保為基礎來降低環境污染,減少運輸時間,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以客戶的實際需求為主要導向來實現技術升級和變革。
4.4 892ad8288158656f2ae4cae30e54a20e7169c9f52bffab5584f1ba23cdf715a6加強制度建設和完善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商貿流通經濟轉型需要重視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對傳統商貿流通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對現代化管理體系和制度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和完善,從而對各部門的工作內容進行合理協調。在商貿流通產業體系當中,明確員工職責、細化制度內容、落實崗位職責、做好技術控制是其中的關鍵環節,在對商貿管理制度的執行當中會面臨較為復雜的環境,需要進一步細化管理,要求各崗位工作人員能夠對自身所應該承擔的職責進行充分明確,并了解商貿流通管理的具體要求,在監管工作中應用現代管理制度,實現對管理體系的完善,保證管理制度能夠得到落實。此外,商貿流通管理制度的構建需要考慮到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市場環境情況,以此為基礎來對管理制度進行調整,構建更為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確保能夠有效的落實相關的制度,并要對自身的職責進行履行,促進監管和經營的結合,從而為商貿流通創建一個更為理想的環境。
4.5 提升產品附加值
在商貿流通過程中進行科技賦能的目的在于避免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從而為人們創造更好的服務,并讓價值鏈獲得升級,以新價值為導向來建設相關的服務內容,從而獲得更好的個性化發展,除了獲得資金延伸之外,也獲得了更多的附加值。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將商貿流通經濟所具備的銜接特點充分發揮出來,通過價值鏈之間的協作來獲得創新效果,最終向著盈利模式進行轉變。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流通企業方面應該與制造商之間一起來進行生產并進行價值創造,在服務當中需要重視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并通過信息技術來進行平臺的搭建,以平臺為基礎來設定多個層次的價值,從而獲得消費轉化的目標,達到產業惡意轉型的效果,更讓其符合現實發展需求。除了對消費熱點進行關注外,也需要對商業網點進行完善,這樣才可以在價值鏈當中融入這些功能,進一步提升服務價值,利用合理規劃統籌來滿足轉型需求。其次,要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因為是在國際層面上進行競爭,所以需要在考慮城市消費觀念的同時進行國際商業圈的構建,從而進一步提升地域知名度。同時,也要對產品的個性化給予足夠的關注,對消費者進行合理的定位,找到其中的共性,從而使其特征能夠變得更加鮮明。另外,也要將品牌作為基礎來進行積極創新,增加消費者的情感認同。在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滿足的情況下,使得購買力度獲得增加,充分的發揮出市場洞察力,使得品牌價值獲得有效提升。最后,需要對各級平臺進行有效的對接,并將其與發展戰略相結合,使得內外貿能夠實現融合發展,促進資源的整合。
4.6 信息系統的構建
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消費者與商戶之間的距離逐漸被拉近,所以需要重視分析人們的消費需求,并以此為基礎來建立更為合理的理念,從而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在分析現代流通發展中,需要采用多個不同的視角,進一步促進消費升級。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要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給予足夠的重視,進一步推動信息化建設。從當前情況來看,商貿流通需要進行信息化和網點建設的結合,保證信息具備足夠的流通性,合理配置各項資源,以MIS系統和EPR系統為支持來實現數據整合,并以此為基礎來對各項服務進行優化,實現對供應鏈的有效管控,達到協同化運行的目標。與此同時,在運用電商平臺時,應該盡量降低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同時應對互動平臺的運用給與足夠的重視,從中獲得反饋信息,從而實現對消費者的準確定位,為人們帶來更好的服務。其次,要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傳統的商貿流通方式難以達到當前的發展要求,要精確把控市場需求,深入了解消費者的情況,提升大數據應用水平,從而有效的創新流通方式。通過平臺的合理化應用來規范整個運營流程,為日后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4.7 優化財務管理模式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進行商貿流通經濟轉型,需要對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針對規模和類型有所不同的企業,需要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優化,考慮到自身的情況及其他部門的現狀來進行管理模式的創建,從而更好的適應商貿流通經濟轉型,并可有效的提升財務管理模式的預期水平。考慮到企業方面的財務管理需求,結合企業的預期目標,需要將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引入其中,并對預期管理目標進行實時調整,為管理人員更好的理解資金應用情況創造便利條件,確保后續管理工作能夠獲得有序的開展。商貿流通財務管理需要考慮到日常管理工作的情況,針對不同領域及業務的資金應用來提出相應的管理方式,并要求各部門能夠積極的參與其中,確保商貿流通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得到順利的開展,從而達到預期的目標。商貿流通產業轉型中,好的財務管理能夠提前預警可能存在的風險,從而避免企業在運營中發生風險偏差,確保轉型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執行。為了達到預期的目標,商貿流通企業需要構建商貿流通財務管理平臺,通過該平臺的構建來實現對經營利潤、產品銷售以及物資等方面的全面管控,除了要合理應用資金之外,也可以對未來的發展空間進行有效拓展。
4.8 物流供應鏈體系的完善
商貿流通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出交通的優勢,有效地推動交通商貿區域的進步和發展,同時也應該構建宏觀理念,從而為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工作人員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敢于克服困難,加強技術變革,從而實現對物流供應鏈體系的完善和優化。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企業要對物流網點規劃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進一步提升物流工作的效率。同時,也要明確消費和生產兩者之間存在的契合點,在對接資源的過程中更好的發揮出網點優勢,實現一體化發展,在配置物流基地的同時也需要建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良好關系,并加強技術上的創新,從而獲得更加理想的發展成效。除此之外,也應該注重建立物流營銷格局,融合技術和品牌等多方面資源,從而達到內容優化的效果,除了拓展渠道之外,也能夠將區域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其次,企業要對管理供應鏈的水平進行提高,并重新構造價值網,以發展內容為前提來加強上游和下游的戰略發展建設,并要形成相互之間的合力,從而更好的滿足管理建設要求,實現全程統籌和優化,確保能夠實現各項信息之間的順利流通和共享。與此同時,也要以內部鏈接管理系統為基礎來進行配送制度的構建,并在這個過程中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從而推動創新發展,利用信息建設來為企業之間打造更多的盈利點。最后,企業要以信息互通為基礎來確保各個環節內容能夠得到落實,通過數據分析來對生產策略進行調整,使得整體的產品質量獲得提高。通過對行業進行細分來使得專業化能力獲得提高,從而構建一個更為公平的競爭環境。
5 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新常態下,越來越多的產業開始注重對經濟結構的調整,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商貿流通經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在進行轉型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產業的特征,從而加快轉型升級和思維轉變,使得商貿流通效率能夠獲得有效提高。未來,商貿流通經濟將會繼續發揮自身的重要作用和價值,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所以需要對商貿流通經濟轉型給予足夠的重視,利用合理的措施來推動其朝著綠色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從而保證商貿流通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吳海蘭,劉玉強.數字金融發展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 以商貿流通業上市公司為例[J].河南科學, 2023, 41(2):292-298.
何蘭紅.數字經濟賦能商貿流通企業數字化轉型分析[J].商業觀察, 2023(33):61-64.
陳湘.數字經濟對城市商貿流通業的影響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 2022(6):4.
方剛.農村電商扶貧內涵及作用機理研究[J].普洱學院學報, 2019, 35(1):3.
劉垠.數字經濟賦能企業轉型升級[J].刊授黨校, 2018(12):1.
陳玉嬋.數字經濟賦能商貿流通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J].全國流通經濟, 2023(2):4-7.
梁琴.網絡經濟賦能商貿流通企業數字化轉型價值鏈創新升級研究[J].商場現代化, 2022(15):1-5.
葉悅青,王東.數字經濟賦能區域商貿流通業發展效率提升的作用機制: 基于浙江省的經驗[J].商業時代, 2021(14):18-22.
黃雪寧,黃河.數字經濟賦能區域商貿流通業發展研究: 以梧州市為例[J].現代營銷(學苑版), 2021(11):106-107.
李俊,段沛佑,尹起新.數字化商貿發展研究: 以青島市為例[J].中國市場, 2022(17):179-181.
段聰.新常態下商業流通經濟的轉型創新路徑分析[J].中國商論,2023(10):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