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防曬衣成為不少人必備的防曬“利器”。那么,防曬衣的防曬原理是什么?為何穿了防曬衣還是會被曬黑?
防曬主要防的就是紫外線。到達地球的紫外線主要包括波長320~400納米的長波紫外線(UVA)和波長275~320納米的中波紫外線(UVB),其中UVA占比超90%,是讓人曬黑的“真兇”。
服裝對防止人體受到紫外線傷害起到了重要作用。人們日常穿著的服裝通常都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線功能,只是日常服裝對紫外線的防護效果有限,所以當長時間暴露在強烈陽光下時,我們還是需要具有較強紫外線防護功能的衣物。
防曬衣由防紫外線紡織品制成,它通過將照射到服裝的紫外線以反射、散射、吸收等方式耗散掉,從而減少人體皮膚受到的傷害,以此來達到防曬的目的。
紫外線防護系數(UPF)和UVA透過率是評價織物防曬性能的指標。UPF值越高、UVA透過率越小,紡織品的防紫外線性能就越好。根據我國相關行業規定,防紫外線紡織品的UPF值必須大于40,UVA透過率則要小于5%。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的防曬衣起不到良好的防曬作用。
那么,我們該如何科學選購防曬衣呢?
防曬衣的防曬效果與紡織品的纖維材料種類、織造結構緊密度、織物厚重度、顏色深淺等因素密切相關。例如,在天然纖維中,棉和絲的防曬效果一般,毛稍好,亞麻最好;在化學纖維中,聚酯纖維即滌綸的防曬效果最好。另外,面料的織造結構緊密度越高、透孔率越低,越厚重,防曬效果越好。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防曬衣面料是滌綸,其次是錦綸,或是由滌綸和錦綸交織而成的面料。消費者在購買時,盡量選擇深色系的防曬衣,如黑色、藏青色、深藍色、深紫色、紅色等,其中紅色防曬衣的防曬效果最佳。另外,防曬衣老舊、頻繁洗滌或者經常在潮濕的環境下穿著,都可能導致其防曬效果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在清洗防曬衣時,要避免使勁揉搓破壞面料的防曬效果,如果防曬衣面料出現了明顯的透光,或織物結構出現松弛現象,就應該考慮更換了。
(摘編自《科技日報》 作者:羅朝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