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時代,媒體深度融合已成為電視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發展是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中之重。深入研究電視新聞采編的特點和創新發展趨勢,可以更好地滿足大眾多樣化、個性化的信息需求。
基于此,文章采用統計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等方法,分析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發展的必要性,指出創新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提升電視新聞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同時,文章論述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采編的特點,包括新聞內容更加豐富、新聞傳播載體更為多元、互動空間不斷拓寬、新聞業務流程不斷整合、新聞采編方式發生變化等。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電視新聞采編創新發展策略:豐富新聞內容,實現電視新聞信息數量與質量雙提升;創新采編方式,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提升新聞品質,打造特色化的新聞產品與品牌;完善監督機制,實現內部與外部聯合監督管理等。
關鍵詞:媒體深度融合;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特點;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G2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13-0101-04
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深刻改變了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社會的整體面貌。新媒體沖擊之下,傳統媒體式微,媒體融合成為無處不在、影響深遠的媒體現象、社會現象。
傳統電視媒體面臨來自媒體的巨大沖擊,傳統電視新聞采編模式和業務流程已難以適應信息化時代的需求。
面對新媒體的挑戰,傳統電視媒體要積極創新,不斷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以在競爭激烈的傳媒市場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因此,深入探究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采編創新發展策略,對于指導電視新聞行業轉型升級,提升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適應時代發展與受眾需求變化
信息化時代,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和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傳統電視新聞雖然仍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受到新媒體的巨大沖擊影響力變弱,觀眾大量流失。電視新聞采編需要與時俱進,適應全新的時代發展要求。電視新聞有時段、編排、線性播放等方面的限制,已難以滿足受眾對個性化、多樣化和互動性新聞的需求[1]。
為此,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轉變傳統思維,創新采編方式,進一步拓展信息傳播渠道和形式,更好地滿足受眾的新聞需求。只有堅持與時俱進,創新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才能贏得受眾青睞。
(二)增強新聞媒體的市場競爭力
當前,傳媒市場的激烈競爭使電視新聞面臨多方挑戰。不斷涌現的新媒體正逐步侵蝕傳統電視新聞的市場份額,增強電視新聞的市場競爭力成為當務之急[2]。通過創新采編方式、豐富節目內容、拓展報道深度等,可以有效提升電視新聞的影響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只有不斷創新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使新聞工作與媒體深度融合的環境相適應,電視新聞媒體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創新發展的目標[3]。
(三)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這要求電視新聞采編積極順應媒體深度融合潮流,與新媒體良性互動。在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媒體通過與新媒體融合發展,能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的需求,提高自身的傳播效能和影響力[4]。對電視新聞媒體而言,媒體深度融合既是一種趨勢sHoCrUbJ/MPhkxuNVruTd3JTa/w9nNUts6Nd931VJzQ=,又是一種機遇,只有積極主動地融入這一潮流,才能不斷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一是內容豐富。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傳統意義上,電視新聞聚焦于政治、經濟等話題。隨著媒體形式的多元化和用戶需求的個性化,電視新聞的內容范圍逐漸擴展,包括社會民生、文化娛樂、科技創新等方面。此外,電視新聞不僅關注國內外重要事件,還涉及各個領域的深度報道和人物專訪,能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實現內容呈現的全面性和多樣性[5]。
二是載體多元。互聯網技術迭代進步背景下新媒體業態快速發展,傳統電視的主流媒體地位受到沖擊。除了傳統的電視頻道,網絡視頻平臺和移動應用不斷涌現,這些新興媒體形式為電視新聞的傳播提供更加靈活多樣的渠道[6],受眾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隨時隨地獲取新聞信息,電視新聞的傳播更加便捷、高效。
三是互動性強。在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與受眾互動的空間不斷擴大。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通常是單向傳播,受眾只能被動接收信息。但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和互動平臺的發展,受眾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與電視新聞節目互動,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甚至參與新聞報道的過程,賦予電視新聞更多的可能性,提高新聞的參與度和可信度[7]。
四是業務整合。在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新聞業務流程逐漸趨向整合和協同。傳統新聞媒體往往采取采編分離制度,導致信息傳遞效率低下和資源浪費。而現在,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新聞業務流程得以整合,不同環節之間可以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從而增強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也為電視新聞創新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8]。
五是采編變革。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采編方式不斷變革。傳統的電視新聞采編往往注重畫面的制作和報道的客觀性,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用戶需求的變化,電視新聞采編越來越重視內容的個性化和多樣化。采編人員會根據不同受眾和平臺的特點,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呈現新聞內容,如直播、短視頻、互動游戲等形式,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增強新聞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9]。
(一)豐富新聞內容,實現電視新聞信息數量與質量雙提升
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媒體加大新聞采訪報道力度,采用多樣化的報道形式和技術手段,深入挖掘和整理新聞素材,可以有效豐富新聞內容,提升信息質量和時效性,滿足受眾多樣化的需求,從而實現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發展目標[10]。
其一,為豐富電視新聞內容,并提升信息質量,要加大新聞采訪報道力度。電視新聞媒體要增加采訪團隊和資源投入,深入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發掘更多容易引發社會關注和話題性的報道素材。例如,通過建立更多的采訪基地、拓展采訪渠道、加強與各領域專家學者合作等方式,全面覆蓋各類新聞事件,持續豐富新聞內容,增強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其二,采用多樣化的報道形式和技術手段,增強新聞報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除傳統的文字報道外,電視新聞采編人員還應結合圖像、音頻、視頻等,生動直觀地呈現新聞現場情況,增強報道的真實感和感染力。
其三,加強對新聞素材的挖掘和整理,充分利用數據分析、大數據挖掘等技術手段,深入分析各類新聞事件背后的邏輯和關聯,從而提供更豐富和更有深度的新聞報道。同時,新聞采編人員應持續跟蹤和深入調查新聞事件,及時更新報道內容,增強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權威性,提高新聞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二)創新采編方式,融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方式
在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創新電視新聞采編方式,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可以更好地適應媒體行業發展趨勢,增強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推動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發展。
其一,借助新媒體,創新和傳播電視新聞內容。例如,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電視新聞精彩片段,吸引年輕受眾關注,增強新聞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同時,利用移動端應用程序或電視節目官方網站等渠道,提供更加便捷和個性化的新聞服務,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11]。
其二,加強與新媒體合作,實現內容共享和資源整合。例如,與熱門視頻網站、社交媒體平臺等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制作和推廣電視新聞節目,實現內容共享和互通有無,拓展受眾群體。同時,利用新媒體平臺的技術優勢和用戶資源,深入挖掘和個性化推薦電視新聞內容,提升用戶的閱讀體驗,提升用戶對電視新聞的關注度。
其三,創新節目形式和內容表達方式,增強電視新聞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例如,新聞采編人員可以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打造更加生動、直觀的新聞報道形式,增強受眾的參與感,讓受眾獲得沉浸式體驗。
(三)提升新聞品質,打造特色化的新聞產品與品牌
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要不斷提升新聞品質,打造特色化的新聞產品與品牌,增強電視新聞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其一,建立健全新聞采編質量評估體系,嚴格審核和評估新聞報道。具體而言,電視新聞媒體應構建詳細的質量評估標準和流程,明確責任人和審核程序,確保嚴格審核和評估新聞報道[12]。此外,可引入多方參與機制,包括主編、編輯、記者以及專業的評審團隊,確保報道的準確性、客觀性和權威性。
其二,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聞產品和品牌。新聞采編人員應根據受眾需求和市場趨勢,明確新聞產品的定位和特色,形成獨具一格的報道風格,增強電視媒體的影響力。例如,選取獨特的新聞主題或深度報道,突出新聞產品的獨特性和價值,吸引更多受眾關注。
其三,注重樹立良好的媒體形象。電視新聞媒體應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公共事務,傳播正能量和正確的價值觀。通過這些形式,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媒體形象和品牌形象,提高公眾對媒體的信任度和認可度。例如,電視新聞媒體可定期開展新聞宣傳活動和品牌推廣活動,提高新聞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四)注重互動交流,推進電視新聞傳播數字化進程
在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媒體要不斷創新和實踐,積極構建多元化的互動平臺,加強主題討論和互動活動,利用社交媒體加強與受眾互動,應用數字化技術優化新聞傳播方式,從而增強電視新聞傳播的互動性、參與性和影響力。
其一,搭建多元化的互動平臺。電視新聞媒體可以通過建立在線直播平臺、開設官方網站、研發移動應用程序等方式,為受眾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樣化的互動渠道。這些互動渠道主要涉及互動討論區、受眾評論區、在線投票等功能,使受眾能夠參與新聞報道,順暢表達觀點和相互交流[13]。
其二,開展主題討論和互動活動。電視新聞媒體可以組織各類主題討論會、專題研討會以及線上互動活動,深入探討熱點話題和社會問題。這些活動可以依托電視直播、網絡直播等形式開展,吸引更多受眾參與,引導公眾深入了解和思考新聞事件。
其三,加強社交媒體互動。新聞采編人員應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建立活躍的賬號和社群,與受眾進行更加直接和頻繁的互動。通過發布新聞資訊、精彩片段、互動話題等方式,加強與受眾的互動交流,增強粉絲黏性,強化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
其四,注重應用數字技術。電視新聞媒體要借助先進的數字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深入分析受眾的偏好和行為,精準把握受眾需求。同時,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優化新聞內容的生產和傳播方式,實現個性化推薦、定制化服務。
其五,加強與受眾的溝通和互動。在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建立受眾和電視新聞媒體之間密切聯系和良好溝通機制至關重要。電視新聞媒體應緊跟時代潮流,通過定期舉辦公眾聽證會、在線問答活動、媒體沙龍等形式,與受眾深入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意見,及時調整新聞報道的內容和方式,提升受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14]。
(五)完善監督機制,實現內部與外部聯合監督管理
完善監督機制需要電視新聞媒體與相關監管部門協同合作,建立健全內部審核制度,加強外部監督,建立舉報和監督平臺,共同推動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規范化開展。為了更好地開展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要完善內外聯合監督機制,實現全面監督與管理。
其一,制定內部審核制度。電視新聞媒體應在內部建立獨立的新聞審核部門或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監督新聞報道,保證報道內容客觀真實。該部門或相關委員會應主要由資深編輯、記者和專業人士組成,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較強的審查能力,從內部制度層面保障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其二,完善外部監督機制。建立與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第三方評估機構等外部組織的合作機制,共同做好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監管部門可以制定相關規范,明確新聞報道的準則和標準,行業協會可以發布自律公約和行業規范,第三方評估機構可以評估和監督電視新聞媒體,提供獨立的評價和建議。
其三,建立舉報和監督平臺。電視新聞媒體應開通舉報電話、網絡投訴平臺等,接受并及時處理和回應社會公眾的監督舉報。另外,加強對受眾意見和建議的反饋,積極改進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增強公眾對電視新聞媒體的信任和認可。通過構建完善的內外聯合監督機制,新聞采編人員可以第一時間發現采編工作中的問題,并及時反思與總結,高質量地開展電視新聞采編工作[15]。
(六)加強人才培養,提升新聞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
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提升新聞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需要構建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注重培養新聞采編人員的實踐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建立激勵機制,促進人才成長和發展,從而為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與此同時,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與時俱進,主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創新意識和媒體深度融合意識,充分借鑒和利用多樣化的媒體傳播方式,創新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形式。
為提升新聞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電視新聞媒體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其一,構建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電視新聞媒體應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新聞采編人員,建立相應的培訓計劃和課程體系,包括基礎知識培訓、專業技能提升、創新意識培養等內容。可以采用多樣化的培訓形式,包括課堂授課、案例分析、實地考察、研討會等,確保培訓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其二,注重實踐能力培養。電視新聞媒體應當注重培養新聞采編人員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可以通過實習實訓、模擬采訪、項目實踐等方式,讓他們在工作中學以致用,增強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的能力。另外,要通過搭建學習平臺、開展學習活動、組織學習討論等方式,激發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和不斷進步。
其三,建立健全激勵機制,促進人才成長和發展。通過評優表彰、晉升加薪等方式,激勵表現突出、業績優異的電視新聞采編人員,增強其工作的積極性和歸屬感,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隊和氛圍,保持電視新聞采編隊伍的穩定和發展。
面對新的發展形勢,需要創新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方式,積極融入新的觀念,將實際工作與媒體融合發展的特點有機結合,妥善解決當前工作中的問題,并積極應對新的挑戰,進而從整體上提升新聞采編工作質量,保障新聞采編工作有序開展。在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采編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從豐富新聞內容、創新采編方式、提升新聞品質、注重互動交流、加強人才培養等方面著手實現創新發展,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初艷.媒體融合視域下新聞采編路徑實踐探究[J].中國報業,2023(23):204-205.
[2] 鄧含浩.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的編輯意識及提升策略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23,44(22):207-210.
[3] 李繼君.媒體融合下的新聞出版創新發展之路[J].采寫編,2023(11):122-124.
[4] 羅美嬌.融媒體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研究[J].中國報業,2023(20):126-128.
[5] 曹帥東.媒體融合下新聞采編方式創新策略研究[J].中國報業,2023(20):214-215.
[6] 聶曉彬.媒體融合背景下的紙媒新聞采編技巧創新[J].記者搖籃,2023(10):72-74.
[7] 張碧晶.融媒體時代地方廣播電視臺提高新聞采編工作質量的策略[J].今傳媒,2023,31(10):49-52.
[8] 祖秀芹.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創新路徑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18):130-132.
[9] 孟令全.淺析融媒體時代下如何提高新聞采編能力[J].廣播電視信息,2023,30(9):49-51.
[10] 李萍.媒體融合背景下報紙新聞采編創新策略[J].中國報業,2023(17):40-41.
[11] 郗雅鋒.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策劃研究[J].中國報業,2023(16):196-197.
[12] 郭蓓蓓.融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策劃新亮點[J].文化產業,2023(23):99-101.
[13] 牛汝云.媒體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創新路徑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15):152-154.
[14] 阿梅.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策略探討[J].新聞傳播,2023(14):87-89.
[15] 周媛婷.融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研究[J].中國報業,2023(13):36-37.
作者簡介 劉雅清,編輯,研究方向: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