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聚焦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網絡版權保護,旨在為文化創意產業健康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文章借助已有研究與公開數據,分析文化創意產業網絡版權保護現狀:從盜版到侵權、從信息泄露到虛假宣傳,種種問題阻礙著文化創意產業穩定發展,迫切需要有效的網絡版權保護機制。分析網絡版權保護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間的緊密關聯:版權保護不僅是對創作者勞動成果的尊重,還是推動創意產業持續創新的動力源泉,加強版權保護對文化創意產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文章探討網絡版權保護迭代革新途徑,包括技術迭代革新與法律法規迭代革新。技術的進步為版權保護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如數字水印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的應用,極大地增強了版權保護的有效性;法律法規的完善為版權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持,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侵權成本等,有助于構建更加健全的網絡版權保護體系。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網絡版權保護;革新;關聯性;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9;G1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13-0216-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江西省知識產權保護軟科學研究項目“網絡版權問題治理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3-42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成為許多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網絡媒體的崛起為文化創意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1],使內容創作者能夠以更加靈活、創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創意,但也帶來了網絡版權保護的挑戰。在網絡空間,信息傳播速度和范圍遠遠超出傳統媒體[2],網絡版權侵權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和普遍,這對企業、社會以及個人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創作者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創作的作品被非法復制、傳播,導致其經濟利益受到損失,并且會打擊他們的創作熱情和積極性。網絡侵權行為還會破壞市場秩序,導致正版內容的價值被削弱,市場上出現大量低成本甚至免費的侵權作品,這不僅會擾亂正常的商業運作,還會使正版作品的市場競爭力下降,進而影響整個行業健康發展,削弱公眾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信心。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新文化創意產業網絡版權保護機制尤為重要,有效的網絡版權保護不僅關乎創作者的權益,還能促進整個文化創意產業健康發展。
本文旨在深入探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網絡版權保護的迭代革新,通過對現有網絡版權保護機制的分析和評估,結合法律、技術、市場等多方面因素,提出網絡版權保護革新途徑。
(一)網絡版權保護的現實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費需求的增加,文化創意產業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3]。文化創意產業涵蓋音樂、游戲、出版等多個領域,吸引了大量人才和投資者參與其中,并反過來推動該產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盡管文化創意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但其面臨的網絡版權保護問題日益突出,盜版、侵權等愈發猖獗,嚴重阻礙文化創意產業良性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網絡版權保護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只有通過有效的法律制度、技術手段和市場監管,才能保障創作者的合法權益,維護文化創意產業的優質生態[4]。
(二)文化創意產業網絡版權保護面臨的挑戰
文化創意產業網絡版權保護面臨諸多挑戰,阻礙其健康發展。首先,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匿名性導致版權侵權行為難以追蹤和打擊,非法轉載、網絡剽竊等層出不窮,導致消費者追逐劣品,給版權持有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也削弱了創作積極性[5]。其次,現有的版權法律法規在網絡環境下的執行力度不足,導致侵權行為不斷,同時版權保護面臨跨境執法難度大、司法效率低等問題,這往往使侵權者可以逍遙法外。最后,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虛擬人物、AI創作等新型創意涌現,版權界定變得更加復雜[6],傳統的版權保護體系往往無法適應這些新形式,導致版權糾紛頻發,創作者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及時保護,打擊其創作積極性。
(一)文化創意產業與網絡版權保護的關聯
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有效的網絡版權保護。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意成果需要得到保護,如此才能推動產業繁榮發展[7]。在此過程中,網絡版權保護起著關鍵作用,其通過保護原創作品的版權,確保創作者能夠獲得合法權益,進而增強其創作動力。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文化創意產業正經歷數字化轉型,數字內容的傳播和分享依賴網絡平臺[8]。然而,數字化轉型增加了網絡版權保護的難度,這是因為數字內容易于復制和傳播,易被侵權。因此,應更加重視網絡版權保護研究,探索有效的保護措施和機制,并針對性地實施[9],保障創作者的權益,這對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維護產業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強網絡版權保護的作用
加強網絡版權保護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不僅可以為創作者提供更可靠的保護機制,還能為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10]。
首先,加強網絡版權保護是促進文化創意產業持續創新和發展的關鍵。通過建立健全版權保護機制,可以確保創作者的作品得到有效保護,并獲得應有的回報。這種保護機制能夠激勵創作者更加積極地探索新的領域,創作出更多優秀的文化產品。同時,投資者和資助機構更樂意加入這個行業,從而為文化創意產業注入更多資金和資源,推動整個行業持續發展。由此可知,加強網絡版權保護不僅能夠保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還能夠激發更多的創新活力,為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其次,加強網絡版權保護對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國際市場上,擁有完善的版權保護制度的文化創意企業更具競爭優勢;企業持續更新和完善網絡版權保護措施,能夠更好地保護自身的知識產權,有效遏制盜版和侵權行為,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信譽和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和合作機會。這樣一來,企業能夠更加自信地開展國際合作,擴大市場份額,實現國際化發展[11]。
最后,加強網絡版權保護能夠有效助力文化創意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數字內容的生產和傳播已經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主流,不斷革新的網絡版權保護技術可以為數字內容的版權保護提供更有效的方案[12]。例如,先進的智能識別技術可以精準地檢測與識別侵權行為,而區塊鏈技術則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確保版權信息的透明和不可篡改,最終推動版權保護效率與可靠性的提升,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持續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促進整個行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一)技術迭代革新
網絡版權保護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技術迭代革新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13]。技術迭代革新是基于對數字內容的監測、識別和追蹤,以及對版權信息的加密和管理。
在文化創意產業網絡版權保護技術迭代革新中,有三個重要方向值得關注。首先,智能化與自動化是關鍵。建立智能識別系統,以自動監測和識別版權內容,這有助于減少人力成本,提高版權保護效率,更有效地應對網絡版權侵權問題,保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其次,多模態數據融合極其必要。除文字和圖像外,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內容也將成為版權保護的對象。技術的迭代革新將集成多種數據處理技術,實現對多模態內容的全面保護。這種多模態數據融合的方式能夠更好地保護作品版權,為創作者提供更全面的保護。最后,跨界合作與制定標準至關重要。考慮到網絡版權保護的跨界特點,各行業、各領域的技術企業、版權機構等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網絡版權保護技術迭代革新與應用,而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政策法規能夠為網絡版權保護營造更加有利的環境,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技術加速迭代的當下,已經發展出幾種典型的技術保護途徑(見表1)。盡管成效顯著,但仍存在種種限制,需要與其他途徑相結合,以取得更好的網絡版權保護效果。

(二)法律法規迭代革新
針對網絡版權保護面臨的挑戰和問題,相關部門不斷探索和推出新的法律法規,以加強對版權的保護。
一是加大網絡版權執法力度。為應對網絡版權侵權行為,政府加大了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相關執法機制。2023年中央網信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的指導意見》,有效增強了網絡版權保護的實效性。2018年,某網絡音樂平臺因未獲得版權授權傳播音樂作品,被法院判決賠償數千萬元版權損失,這一案例彰顯了對侵權行為的打擊之嚴。
二是制定網絡版權保護技術標準。為加強網絡版權保護技術的應用和規范,我國積極推動制定網絡版權保護技術標準,通過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促進網絡版權保護技術迭代革新和應用[14]。例如,《數字版權管理技術標準》明確了數字版權管理技術的基本要求和標準規范,推進數字版權管理技術發展和應用,為網絡版權保護提供了技術支撐。
三是推動跨界合作與信息共享。針對網絡版權保護跨界的特點,政府積極推動跨界合作與信息共享,建立起多部門、多領域的合作機制,通過加強政府、版權機構、互聯網企業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動網絡版權保護工作高效開展[15]。例如,國家版權局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建立了版權保護合作機制,通過共享信息、聯合打擊侵權行為等方式,加大了網絡版權保護力度,有力遏制了網絡版權侵權行為。
深入研究網絡版權保護的背景和現狀可以發現,網絡版權保護已經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技術迭代革新和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是保護網絡版權的重要途徑。技術方面,包括智能化技術、區塊鏈技術等在內的技術革新,為版權保護提供了更加先進精準的解決方案;法律法規方面,建立全面的網絡版權保護法律體系,規范數字內容的生產和傳播,不僅能提供法律保障,還能形成強有力的威懾作用。技術與法律的雙重保障能夠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更加有效的保護,助力其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姬長友.文化創意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現狀與問題分析研究[J].大眾文藝,2024(3):214-216.
[2] 董晴晴. IP介入地方文化創意領域的途徑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36(11):154-156.
[3] 熊忠輝,劉麗霞.融合創新: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J].聲屏世界,2023(22):9-12.
[4] 段宏鳴.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路徑探究[J].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39(5):24-26.
[5] 沈小虎.新時代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研究[J].市場周刊,2023,36(10):52-55.
[6] 朱晶晶.區塊鏈技術在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應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3(22):27-29.
[7] 邵爭艷,張鳴鳴.我國文化創意企業競爭力評價及差異研究[J].商業會計,2023(4):52-55.
[8] 楊玉柱.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的問題及優化策略研究[J].化纖與紡織技術,2023,52(1):178-181.
[9] 張亞敏.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創意人才培養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2(24):60-62.
[10] 杜亞.論文化創意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22,38(10):75-78.
[11] 林方,鄭思為.元宇宙時代科技賦能文化創意產業的內在機理與行動路徑[J].產業迭代革新研究,2023(19):84-86.
[12] 劉永亮.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中的迭代革新策略探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68-75,98.
[13] 陳思佳.智聯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路徑研究[J].大眾文藝,2023(8):223-225.
[14] 殷明君.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的保護現狀及對策研究:以網絡游戲的版權保護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10):85-86.
[15] 萬艾宓.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以網絡游戲的侵權和保護為視角[J].鎮江高專學報,2016,29(3):83-86.
作者簡介 熊佳瑩,副編審,研究方向:網絡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