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基于子午流注理論的擇時雷火灸聯合消脹貼穴位貼敷對子宮肌瘤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子宮肌瘤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50)和研究組(n=50)。兩組均給予術后常規護理,對照組給予消脹貼穴位貼敷治療干預4 d,研究組給予基于子午流注理論的擇時雷火灸聯合消脹貼穴位貼敷干預4 d。對比兩組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100量表(WHOQOL-100)評分及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胃腸蠕動恢復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進食時間)、惡心嘔吐癥狀情況、胃泌素水平。結果:干預后,研究組胃腸蠕動恢復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及進食時間均較對照組短(P<0.05)。研究組惡心嘔吐Ⅰ、Ⅱ、Ⅲ度發生比例均較對照組低(P<0.05)。干預后,研究組胃泌素水平及生活質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基于子午流注理論的擇時雷火灸聯合消脹貼穴位貼敷應用于子宮肌瘤術后患者中,可以促進患者胃功能恢復,減少患者術后惡心嘔吐發生率,提升患者胃泌素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子午流注理論 擇時雷火灸 消脹貼穴位貼敷 子宮肌瘤
Effect of Time-choosing Thunder-fire Moxibustion Based on Midnight-noon Ebb-flow Theory Combined with Xiaozhang Plaster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LIU Haiping, WANG Liting, HUANG Lianming, LIN Jing, CHEN Li’e.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24): -1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ime-choosing thunder-fire moxibus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idnight-noon ebb-flow combined with Xiaozhang Plaster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Method: A total of 100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admitted to the Third 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n=50) and a study group (n=50)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fter opera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iaozhang Plaster acupoint application for 4 days,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ime-choosing thunder-fire moxibus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idnight-noon ebb-flow combined with Xiaozhang Plaster acupoint application for 4 day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100 (WHOQOL-100) scores,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gastrointestinal peristalsis recovery time, exhaust time, defecation time, eating time), nausea and vomiting symptoms, and gastrin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After intervention, the 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peristalsis, exhaust time, defecation time and eating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roportions of nausea and vomiting degree Ⅰ, Ⅱ and Ⅲ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gastrin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ime-choosing thunder-fire moxibus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idnight-noon ebb-flow combined with Xiaozhang Plaster acupoint application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gastric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promote the level of gastri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Theory of midnight-noon ebb-flow Time-choosing thunder-fire moxibustion Xiaozhang Plaster acupoint application Hysteromyoma
First-author's address: Gynecology Department, the Third 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inhou 3501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24.023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在所有女性生殖系統良性腫瘤中的占比約51.87%,常見于女性的子宮壁內或外,其癥狀包括月經不調、盆腔疼痛和不孕等,近年來其發病率不斷上升[1]。手術是治療子宮肌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術后患者常面臨著胃腸道功能紊亂的問題,術后患者會產生惡心、嘔吐、腹脹、便秘等不適癥狀,進一步延長康復時間,增加醫療負擔[2]。近年來,基于中醫理論的輔助治療方法在治療胃腸道功能紊亂方面備受關注。子午流注理論是強調人體的生物節律和能量流動,該理論認為,白天陽氣盛行,人體經絡中的氣血運行更為充足,因此在這個時候進行治療能夠更好地促進疾病的康復[3]。擇時雷火灸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其核心理念是根據人體經絡系統的運行規律和陰陽五行的變化,選擇合適的時間和部位進行針灸治療,強調對患者體內陰陽平衡狀態的調整,以達到促進氣血順暢、調和陰陽的治療效果[4]。消脹貼穴位貼敷是通過在特定的穴位貼敷藥物,以促進經絡的暢通,調整氣血的流動,達到調節人體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5]。兩者結合既有利于緩解局部癥狀,又能整體改善胃腸道功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探討基于子午流注理論的擇時雷火灸聯合消脹貼穴位貼敷對子宮肌瘤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子宮肌瘤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文獻[6]《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中子宮肌瘤診斷標準;(2)經超聲等確診為子宮肌瘤;(3)治療前48 h內未服用促進胃腸蠕動的藥物;(4)均為符合氣管插管全麻下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指征并行該術。排除標準:(1)存在腹部手術史;(2)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3)既往有胃腸道疾病;(4)穴位及其周圍皮膚有破損;(5)術中有大出血及術后存在嚴重并發癥。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50)和研究組(n=50),兩組臨床資料完備,患者及家屬均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經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術后常規護理。包括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尿量及切口情況。術后6 h執行低流量吸氧及心電監護,術后6 h拔除導尿管,并協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動等。
對照組給予消脹貼穴位貼敷治療,在術后6 h內,使用帶有圈的膠貼,尺寸為6.5 cm×7.0 cm(內徑約2.0 cm),將消脹貼貼敷于患者的神闕和胃俞、膈俞及雙側脾俞5個穴位,貼敷時間持續1 h,共使用4 d,組方:白芥子和延胡索,按照1︰1的比例研成粉末,再以水調成糊狀,分成約2.5 g/份的藥膏備用。觀察期間要密切關注貼敷局部是否出現皮膚瘙癢、灼熱、潮紅、水皰、滲液等過敏癥狀,如有出現即刻去除貼敷藥物,并進行對癥治療。本次實施消脹貼穴位貼敷的操作人員經過專業中醫適宜技術培訓。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基于子午流注理論的擇時雷火灸。根據子午流注理論,胃經最旺之時為白日中辰時,即晨7:00—9:00,于此時進行胃腸疾病治療可以達到最佳效果。雷火灸(生產廠家:重慶市渝中區趙氏雷火灸傳統醫藥研究所,規格:25 g/支)首次治療時間為術后的第6小時,其余每日治療時間安排在早上7:00—9:00。選取的主要的穴位包括子宮、中極、關元和氣海,輔以足三里和三陰交。雷火灸的操作方式:準備好艾灸條并將其點燃,將點燃的艾灸條放置在專用的灸盒中,放置在患者相應的穴位上。為了防止燃燒時產生的煙霧外泄,在灸盒上方覆蓋一塊棉質浴巾。不僅可以保護患者的皮膚,還能減少煙霧的刺激。每次治療選擇4個穴位進行灸療,每個穴位的治療時間一般為20~30 min,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和具體情況,治療時間可以進行適當調整,連續4 d。在進行的治療期間,需要特別注意避免皮膚燙傷和水皰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如果出現小水皰,無須進行處理,等待其自然愈合。若出現大水皰,進行及時進行處理。水皰處理過程:將水皰內的液體排出,并進行局部消毒。然后,用紗布覆蓋水皰處,以保持局部干燥,預防感染的發生。本次實施雷火灸的操作人員經過專業中醫適宜技術培訓。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觀察并記錄兩組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包括胃腸蠕動恢復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和進食時間。(2)惡心嘔吐癥狀情況。按WHO標準,對惡心嘔吐癥狀進行分級,共分為5度。0度:沒有任何惡心嘔吐反應;Ⅰ度:僅出現惡心,對正常飲食和生活沒有造成影響;Ⅱ度:嘔吐能夠自行控制,對飲食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Ⅲ度:嘔吐需要治療,且對飲食和正常生活造成了明顯的影響;Ⅳ度:會頻繁嘔吐,難以控制,已經無法正常進食[7]。(3)胃泌素水平。于干預前后,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5 mL,3 000 r/min速率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胃泌素水平。(4)生活質量。干預前后,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100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100,WHOQOL-100)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生理、社會關系、環境和心理領域等24個方面,采用5級計分法,總分100分[8],Cronbach's α系數為0.93,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 20.0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研究組胃腸蠕動恢復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及進食時間均較對照組短(P<0.05),見表2。
2.3 兩組惡心嘔吐癥狀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惡心嘔吐Ⅰ、Ⅱ、Ⅲ度發生比例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胃泌素水平及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兩組胃泌素水平及生活質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胃泌素水平及生活質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手術治療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患者的病痛困擾。然而,術后患者常常面臨著胃腸道功能障礙的困擾,胃腸道功能的紊亂可能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癥狀,給患者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甚至加重了身心的負擔,這不僅給患者的疾病康復帶來挑戰,也影響了其生活質量與心理健康[9]。尋找有效的護理措施非常重要。有效的護理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的癥狀,提升其生活質量,更可以促進其康復進程,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近年來,中醫護理在術后康復中顯示出獨特的優勢,通過應用傳統中醫療法,可以有效改善胃腸道功能紊亂的問題,幫助患者更好地調節身體狀態,促進康復。
本次研究將基于子午流注理論的擇時雷火灸聯合消脹貼穴位貼敷應用于子宮肌瘤術后患者中,其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胃腸蠕動恢復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及進食時間均較對照組短(P<0.05),這與王帥等[10]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分析其原因在于:基于子午流注理論的擇時雷火灸和穴位貼敷通過調節氣血流動,促進身體的氣血循環,從而改善胃部的供血和營養狀態,進而加速胃功能的恢復[11]。穴位貼敷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調理臟腑功能的有效手段,通過選擇合適的穴位,有助于調理胃功能[12]。子午流注理論基于“人與天地相應”的觀點,根據人體氣血運行、臟腑興衰與時間周期變化規律因時制宜,基于該理論選擇治療時間患者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擇時雷火灸可能有助于祛痰化瘀,消除術后可能出現的氣滯血瘀、痰濕等病理因素對胃功能的不利影響[13]。情緒壓力和身體不適是術后患者常見的問題,而雷火灸和穴位貼敷則能夠通過舒緩情緒、放松身體,間接影響胃的功能。此外,穴位貼敷和雷火灸還能通過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改善局部微循環等方式,促進組織的修復和再生,有利于術后胃部組織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復。
研究組惡心嘔吐Ⅰ、Ⅱ、Ⅲ度發生比例均較對照組低(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基于子午流注理論的擇時雷火灸與穴位貼敷通過調節胃腸功能起到關鍵作用,聯合療法有望平衡消化系統的運行,減少胃腸道不適[14]。其次,子宮肌瘤手術會導致機體產生應激反應,而擇時雷火灸和穴位貼敷能通過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減輕術后身體的應激反應,進而降低惡心嘔吐的發生率。根據子午流注理論,治療惡心、嘔吐應選擇在胃經開穴的辰時(7:00—9:00),這能促進氣血循環,提高穴位的主治功能,從而增強降逆止嘔的治療效果[15]。因此,本次研究選擇于早上7:00—9:00進行雷火灸,有助于調節氣血流通,維持體內氣血的平衡,進而減少術后惡心嘔吐的風險。術后患者常伴有痰濕癥狀,而擇時雷火灸可能有助于祛痰化濕,減輕胃腸道的不適,進而降低惡心嘔吐的發生率[16]。擇時雷火灸聯合消脹貼穴位貼敷的綜合治療方案,以其多種機制可能減少了術后惡心嘔吐的發生率,為子宮肌瘤術后患者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選擇。
干預后,研究組胃泌素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雷火灸和穴位貼敷能夠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功能,通過刺激相應穴位,影響體內神經遞質的釋放,從而調節胃泌素的分泌水平[17]。該療法還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胃部供血情況,刺激胃黏膜細胞產生更多的胃泌素。其次,雷火灸和穴位貼敷具有鎮痛和舒緩作用,有助于減輕術后患者的疼痛和不適,降低應激反應,進而提高胃泌素的分泌水平[18]。此外,還可以調整胃腸道功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和分泌,增加胃泌素的釋放。最后,情緒狀態的波動會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作,而擇時雷火灸和穴位貼敷能夠舒緩情緒,減輕焦慮和緊張,有助于維持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平衡,進而影響胃泌素的分泌。
干預后,研究組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基于子午流注理論的擇時雷火灸和穴位貼敷被廣泛認為具有鎮痛和舒緩作用,能夠緩解術后患者的疼痛和不適,提升患者的舒適度。其次聯合療法有助于促進術后患者的身體恢復,使其更快地恢復正常生活[19]。此兩者聯合治療方法能夠通過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舒緩情緒,減輕焦慮和抑郁,從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為其提供更良好的生活體驗[20]。良好的睡眠對身體恢復和心理健康至關重要,而聯合治療方案有助于改善睡眠質量[21]。最后聯合療法還有助于增強患者的自我調節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術后的各種不適和挑戰。總之,兩者聯合方案通過多種機制,有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其康復和健康帶來全面支持。
綜上所述,將基于子午流注理論的擇時雷火灸聯合消脹貼穴位貼敷應用于子宮肌瘤術后患者中,可以促進患者胃功能恢復,減少患者術后惡心嘔吐發生率,提升患者胃泌素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DANIELS J,MIDDLETON L J,CHEED V,et al.Uterine artery embolisation versus myomectomy for premenopausal women with uterine fibroids wishing to avoid hysterectomy: the FEMME RCT[J].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Winchester, England),2022,26(22):1-74.
[2]何娟,陳雯,馬玲.腹腔鏡子宮肌瘤剝除術對患者胃腸狀態、創傷后成長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22,19(36):29-33.
[3]伍京,鄧英蓮,廖娟紅.基于子午流注理論的擇時五音療法配合穴位貼敷對更年期抑郁癥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23,20(18):112-116.
[4]何天鳳,李礪,韓葉芬,等.子午流注擇時雷火灸對腹腔鏡異位妊娠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的影響[J].內科,2023,18(6):526-530.
[5]秦偉,高玲,呂桂芹.康復體操結合消脹貼穴位貼敷對子宮脫垂手術患者術后康復、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四川中醫,2022,40(1):171-173.
[6]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專家組.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7,52(12):793-800.
[7]韓辰燕,劉曉芯,董昀,等.加味香砂六君子湯對食管癌新輔助放化療患者胃腸道副作用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23,36(1):4-7.
[8]段曉靜,張品,王艷靜,等.基于Snyder希望理論的心理干預對卵巢癌患者心理彈性的影響[J].癌癥進展,2022,20(22):2349-2352.
[9]鄧麗勇,葉清蘭.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聯合子宮動脈阻斷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23,21(10):142-146.
[10]王帥,劉曉哲,王泳明,等.消脹貼穴位貼敷對子宮肌瘤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的作用[J].中國醫藥,2020,15(5):769-772.
[11]胡嘉濱,金瑞環,葉方益.穴位貼敷聯合雷火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及其對血清PGⅠ、PGⅡ、G-17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9,26(5):706-708.
[12]童銀枝,徐云仙,張玉榮.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應用穴位貼敷聯合針刺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23,39(11):2229-2231.
[13]趙嘉寧,李礪,韓葉芬,等.子午流注擇時雷火灸對子宮肌瘤術后患者胃腸功能及腹脹腹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3,20(8):1214-1218.
[14]張芳芳.吳茱萸穴位貼敷聯合子午流注穴位按摩對子宮肌瘤患者術后康復及心理彈性水平的影響[J].中醫外治雜志,2023,32(6):69-71.
[15]畢翠,楊秀梅,劉洋,等.中藥穴位貼敷聯合推拿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氣虛血瘀證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23,36(9):124-127.
[16]溫慶芬,戚華均,陳麗華,等.雷火灸聯合黃芪建中湯對脾胃虛寒型胃痛患者的療效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0,20(8):63-65.
[17]朱木娣,廖素才,陳江敏.穴位貼敷配合奧美拉唑治療寒凝氣滯型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效果及對胃泌素水平的影響[J].智慧健康,2022,8(26):49-52.
[18]陳玲,唐雷,徐派的,等.木香順氣散聯合恒溫雷火灸對萎縮性胃炎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的影響[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9(9):1133-1137.
[19]彭秀華,李礪,韓葉芬,等.子午流注擇時雷火灸對婦科惡性腫瘤病人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 全科護理,2023,21(28):3944-3948.
[20]王春暉,王海華,朱茜.王不留行耳穴埋豆聯合雷火灸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23,30(21):110-113.
[21]屠丹丹,陳萍,王巧巧,等.高強度聚焦超聲聯合中藥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23,30(3):530-532.
(收稿日期:2024-07-01) (本文編輯:白雅茹)
*基金項目: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22J01888)
①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婦科 福建 閩侯 350100
②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外科 福建 閩侯 350100
③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 福建 閩侯 350100
④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經典病房 福建 閩侯 350100
通信作者:陳麗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