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敢于擔當,善于作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提高“政治三力”,是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實現新時代新征程各項目標任務的必然要求。作為縣區干部,要自覺把錘煉“政治三力”貫穿到政治能力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進一步把“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落實在具體工作和實際行動上,使講政治的要求從外部要求更好地轉化為內在主動,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地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奮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沭陽新實踐。
一、提高政治判斷力,必須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把握大局大勢中增強對信仰至真的政治自覺
政治上的主動是最有利的主動,政治上的被動是最危險的被動。政治判斷力作為“政治三力”之首,是政治實踐的重要前提,決定著行動的方向,是黨員干部必備的首要能力。縣區干部處于推動發展、維護穩定、服務群眾的第一線,必須善于從政治上認識大局、把握形勢、辨別是非、處理問題。
在深學篤行中緊跟核心。核心的引領,是最有力的引領;思想的主動,是最徹底的主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和層出不窮的風險挑戰,我們必須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定不移地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
在對標對表中把準方向。理論上的追隨是最內在的追隨,思想上的看齊是最根本的看齊。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和根本遵循,要把“六個必須堅持”的立場觀點方法作為指導一切工作的“指南針”、破解一切難題的“金鑰匙”、保證事業行穩致遠的“定盤星”,經常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時刻保持頭腦清醒、眼睛明亮,以準確的判斷力從一般事務中發現政治問題,從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中發現政治端倪,從錯綜復雜的矛盾關系中把握政治邏輯,時刻把糧食安全、生態文明建設等“國之大者”放在心中,抓在手上,認真辦好。
在牢記宗旨中站穩人民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黨員干部要善于從人民立場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把“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想明白,把“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研究透,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把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標準,判斷是非以人民群眾的態度為標準,判斷得失以人民群眾的要求作依據,判斷進退以人民群眾的向往當準則,大力踐行“四下基層”優良作風,扎扎實實辦好一件件民生實事,踏踏實實解決好一個個“急難愁盼”,盡心盡力做大“收入”蛋糕,讓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在應對風險中增強斗爭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一系列重大風險考驗。勝利實現我們黨確定的目標任務,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我們在提高政治判斷力的過程中,要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特別是要增強見微知著的敏銳性、居安思危的前瞻性、明察秋毫的預見性、防患未然的主動性,把握好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問題,堅定政治立場,明確政治態度,在大是大非、重大原則問題上時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提高防范和抵御政治風險的能力,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牢牢掌握維護政治安全的主動權。
二、提高政治領悟力,必須持續加強理論武裝,錘煉過硬看家本領,在堅持學思踐悟中增強對使命至誠的發展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講政治必須提高政治領悟力。這是對黨員領導干部提高政治能力的明確要求。所謂政治領悟力,就是從政治的高度領會、體悟黨中央精神的能力。政治領悟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長期政治實踐中淬煉而成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學習—思考—實踐—再學習—再思考—再實踐的循環往復中悟深悟透,融會貫通。
以遠大的理想信念為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政治領悟力的底色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黨員干部,我們必須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對黨忠誠的“根”和“源”,堅持理想先行、信念領航,更加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追求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真正把講政治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在主動,始終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以良好的理論基礎為前提。理論修養是干部綜合素質的核心,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從一定意義上說,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提高政治領悟力,必須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首要的、根本的任務就是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堅持“第一時間”“第一議題”學習制度,系統掌握貫穿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能力,不斷增強自身履職盡責、推動發展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以深度的思考研究為保障。不謀全局,不足謀一域。要自覺融入大局、主動服務大局,做到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基層領導干部是各項政策的一線執行者,必須時刻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么、強調什么,深刻領會什么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把“兩個大局”作為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全面透徹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結合地方實際,堅持問題導向,把思考貫穿于學習全過程,做到在研究的狀態下工作,善于從個別中發現一般,從現象中抓住本質,注意發現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和規律,有效地指導拼經濟、促發展、惠民生、保安全、護穩定等各項工作開展。
以不斷的實踐檢驗為標準。政治領悟力強,看問題就會更準,辦事效率就會更高,工作就會做得更好。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堅持用理論指導實踐,也要堅持把實踐作為檢驗各項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標準,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身先士卒帶頭落實,以上率下帶動落實,始終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真正沉下身子,走進基層,深入群眾,增強看問題的眼力、謀事情的腦力、察民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親力親為,一抓到底,努力把落實“國之大者”的實際成效體現到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的具體成果上來,真正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
三、提高政治執行力,必須扎扎實實踏踏實實,主動作為敢為善為,在履行職責使命中增強對責任至重的擔當自覺
政治判斷力是前提,政治領悟力是關鍵,政治執行力是根本。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最終要落腳到政治執行力上。政治執行力體現的是“怎么干”,必須堅持敢字當頭、干字為先,以“釘釘子”的精神實打實干,才能更好地將戰略意圖、決策部署變成現實。
把“不折不扣執行”作為基本要求。政治執行力不是一般的具體工作能力,而是領會政治意圖、落實政治要求、達成政治目標的實際能力。政治執行力強不強,關鍵看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及時不及時、堅決不堅決、徹底不徹底。我們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始終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善于把縣域的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棋局,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必須聞令而動,令行禁止,緊密結合沭陽實際,堅定堅決、不偏不倚地貫徹落實到位,決不能象征性執行,選擇性執行,低水平執行,切實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把“走在前、做示范”作為不懈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四次到江蘇考察調研,三次參加全國人代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明確要求江蘇“著力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沭陽作為全省陸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域,必須爭先、領先、先人一步,真干、快干、干到最好,要錨定“蘇北全面領先”奮斗目標,以干部之為、地方之闖、企業之干、群眾之首創,扎扎實實厚植工業、服務業、農業等特色優勢,踏踏實實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等底線任務,確保各項工作都交出匹配沭陽地位的完美答卷,努力為全省“走在前、做示范”多作沭陽貢獻。
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沭陽必須搶抓機遇,深刻理解把握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三大要素”,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立足“3+3”主導產業體系和17條重點產業鏈,加快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統籌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有選擇地打好“特色牌”,走好“創新路”,奮力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縣域陣地。
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要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全黨開展的黨紀學習教育,對黨員干部既是督促,也是警示。我們要在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上下功夫,見成效,更加自覺將政治紀律等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使學習黨紀的過程成為增強紀律意識、提高黨性修養的過程。要堅持用黨規黨紀校正思想和行動,持續加強重點領域、重要崗位、關鍵環節廉政風險防控和治理,嚴防“七個有之”,堅決做到“五個必須、五個決不允許”,確保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讓黨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沭陽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責任編輯:梁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