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也在不斷地變化和提高。作為向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的職業院校,要讓學生在學好基礎文化課程的同時提高自身專業技能,需要科學合理地整合教學資源,建立有效、可行、共享的教學資源平臺,同時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雙師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并且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主要通過分析“雙師型”教學模式的內涵、優點,以及“雙師型”教師應具備的能力,探討如何培養“雙師型”教師,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專業化成長;實踐探索
目前,在數控專業的技能教學上,教師面對面教學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程度和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學生對數控技術的學習、理解和應用。因此,學校應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另一方面,也為學校教學發展作出了貢獻。筆者就如何培養數控專業“雙師型”教師,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索。
“雙師型”教師,指的是具備兩種或兩種以上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師。這些知識和技能可能來自同一學科的不同領域,也可能來自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雙師型”教學模式強調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機結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共同培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能夠學到系統的理論知識,還能夠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實踐能力。“雙師型”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還應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一定的操作技能,能夠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深入的教學服務。“雙師型”教學模式具有以下五個優點。
(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雙師型”教學模式將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有機結合,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科知識點和技能點。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理論教學和技能實訓課程往往被分割成兩個獨立的部分,而“雙師型”教學模式則將這兩者融為一體。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然后立即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在理論學習中明確實踐的方向。
(二)有效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雙師型”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親身參與、親手操作,從而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相較于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更喜歡參與實踐,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學習和掌握知識。這種模式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學習。
(三)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雙師型”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實踐,可以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思維、溝通能力等。這些能力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能夠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雙師型”教學模式培養出的學生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具備一定的社會適應性和競爭能力,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五)有效促進教師的職業發展
“雙師型”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職業發展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這種模式下,教師需要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指導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同時,由于教師需要同時擔任兩種角色,因此他們需要具備更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這些能力的提升不僅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也有助于他們的職業發展。
“雙師型”教師需要同時具備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他們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還要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為了勝任這一角色,他們需要具備以下五個關鍵能力。
(一)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
“雙師型”教師首先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包括本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論體系等。只有掌握了這些理論知識,教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深入淺出、旁征博引,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同時,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也是教師進行實踐教學的基礎,只有理解了相關原理,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時,才能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效結合,更好地傳授知識和技能。
(二)較強的實踐能力
除了專業理論知識外,“雙師型”教師還應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和實踐技能水平,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教師不僅要會“說”,更要會“做”,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增強實訓教學的生動性和實用性,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參與實驗、項目、社會實踐等方式積累實踐經驗,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技能水平。同時,教師還應關注相關行業企業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不斷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保持與時俱進。
(三)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
“雙師型”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包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制訂合適的教學計劃;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確保教學質量。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
“雙師型”教師需要具備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教師需要與其他教師、學生、家長等多方進行溝通與合作。因此,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和團隊協作能力,能夠有效地與各方進行溝通、開展協作,共同推動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教師還應注重與同行的交流和學習,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五)自我發展與學習能力
“雙師型”教師需要具備自我發展與學習能力。教育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技能水平,以適應新的教育需求和技術發展。教師要具備自我驅動的學習能力,能夠主動尋求學習機會和資源,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同時,教師還應關注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趨勢,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具有創新精神。
(一)加強教師培訓
為教師組織持續和定期的培訓活動,邀請相關教育專家、優秀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培訓內容應包括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技能技術應用等方面,以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同時,還可以設置針對性的培訓課程,幫助教師提升學科專業知識,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求。另外也可以為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如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訪學、深造等。通過進修,教師可以開闊視野,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二)建立激勵機制
通過設立獎勵機制,對教學成果、學科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進行表彰和獎勵等,這可以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他們的專業化成長。為教師職稱晉升提供機會,同時對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現提供支持和幫助,增強教師的職業歸屬感和成就感。
(三)加強校與校、校與企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一是鼓勵“雙師型”教師參與校與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活動,分享教育教學經驗、教學資源和教學成果,開闊視野,增強教師的合作意識。同時,還可以通過學校間合作開展課題研究、共建教學資源庫等方式,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質量。二是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為教師提供參與企業實踐的機會。制定有效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企業實踐,這樣可以使教師更加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將實踐經驗融入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四)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為“雙師型”教師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包括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配備先進的教學設備等。這有助于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創新精神,促進他們的專業化成長。
(五)鼓勵教師自我發展
鼓勵“雙師型”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注重自我發展和自我提升。同時,學校可以為教師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如提供學習資源、搭建學習平臺等,幫助教師實現自我成長和進步。
“雙師型”教師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以及自我發展與學習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的提升不僅有助于教師的個人發展,更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使“雙師型”教師能夠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培養高素質人才作出貢獻,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和競爭力。
通過加強在職培訓、建立激勵機制、加強校際合作與交流、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以及鼓勵教師自我發展等具體措施,可以有效推動“雙師型”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讓更多教師具備“雙師型”教師的能力,這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促進“雙師型”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學校和相關部門也應加大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引進力度,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1]楊東方.黃漠.論“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的改進策略[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8(7).
[2]張曉麗.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8(14).
[3]于舒.淺談擴寬“雙師型”教師培養途徑加強中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J].時代教育,2017(13).
[4]郎琳.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內容與培養途徑研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7,30(5).
[5]王江.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實踐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0(12).
[作者:李春江,安徽金寨技師學院(安徽金寨職業學校)講師]